
饮水要思源
——品读梧闽《我心永恒》有感
翁得禄/文
灵感的闪现,犹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这句话对每一位文学创作者来说都不陌生。但是,它却在梧闽的精神世界里达到了巅峰。最初,就如梧闽自我比喻的“三五”创作,即五天内创作了五篇散文和五篇小说。
我说:“灵感这东西想让她来,她却姗姗来迟,有时干脆不来了。倘若一到,也需要创作者的善于捕捉,及时利用,一旦让它如流沙般溜走,那便无法挽回了!”
他说:“够了,这样就好,白天上班,晚上还要抽空创作,累啊!”
可灵感是一种随机的思维活动,不管你是吃饭饮酒,还是行车沐浴,它都会不分场合的有意无意的出现。似有玄机奥妙之感,又有点扑朔迷离。有学者曾这样概括:灵感,不是心血来潮、灵机一动的产物。只有当自己完全被沉思占有时,才可能有灵感。
是的,近来与梧闽闲聊,才晓得最近他因家人身体不适,在其身旁照料,闲来无事,在把弄手机之余开始了这一系列的创作。十数天下来,共创作了小说六篇,散文八篇,杂文两篇的佳绩,题材之广,字数之宏,我相信,令谁也无法做到!
其中,有一篇《我心永恒》的散文,品读之后感触极深!梧闽在文章的开头这样写到“ 我能够对文学产生兴趣爱好,算起来启蒙老师不多不少恰好有4位,这是我一生一世都要永远感激、感恩和感谢的人。”我没有梧闽的幸运,但却无比的幸运,因为我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导师”——金庸。我曾在2012年出版的《翁墨宸笔下的历史故事》中将“我的‘导师’是金庸”一文作为该书的序言,文中详细描述了金庸老先生成为我的“导师”的种种因缘。 或许有人会说我攀高枝,说我大树底下好乘凉。可是,我却要坚定地说,没有金庸老先生,就没有现在“码字”的我!
在梧闽的这篇文章中,他前后描述了四位老师对他的影响,其中不乏人生的智慧和启迪。首先是一位女性老师洪老师,她给于了年少的小梧闽鼓励和信心;另一位林斌龙老师,也同样给了梧闽文学创作上的极大鼓舞。另外的两位老师郑老师和林老师,则是给梧闽讲述了人生的智慧,尤其是文中的第四段,梧闽写到林老师的一篇微信文章“对于真正高情商的人,心里装着他人,是一种日常,像清水流过河床,河床边的一切都被自然而然地照料过了,而不是要用这个人的时候,才心心念念,嘘寒问暖,后者总有刻意之嫌,其实谁的智商都没有欠费。”梧闽在读到这篇文章后,感触颇深,他想起了“眼前人给我最信任的依赖,但愿你被温柔对待!”这句歌词。“情商高的人,心里总是装着别人,任何场合他或她总能照顾到方方面面,尤其被冷落和较内向的人,尤其是饭局上地位最低的人,其实不管是生活中的普通场合,还是职场中的沟通,乃至生意往来,成功人士往往独具魅力,慧眼识珠,同时平等,谦卑的待人。心里装着别人的人,往往被别人慎重的供在心里……你不必是伟人不必是富人不必是知识渊博的人,你只需要心里装着别人!”梧闽说的没错,我便是他所说的,不善沟通,性格内向的人。好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梧闽都给予了照顾,我深表感激!
人,一定要饮水思源,不要口不渴就忘了挖井的人!记得有一次朋友聚会,朋友调侃性地问我:“翁,得禄否?”
我说:“没有!”
禄,带有俸禄之意。"得禄"之名,是家人对我日后能够“登朝入士”的期许,可我却让他们很失望。N年前,我也时常抱怨自己未能遇到一位慧眼识珠的伯乐或者知音,直到一树的出现。其中的因缘,仅仅是我为一树“码”了一次稿件。就这样,一树成为了我“入士”的掘井人。也是一树,我有幸认识了一直仰慕已久的梧闽。
梧闽,这个名字可以说我很早就认识了。从他的《白云深处》到《月泊龙江》我都曾拜读过,甚至收藏。由于当时收入低微,手头上比较紧张,好几次在书店徘徊翻阅此书,却就是舍不得买。直到某天晚上,大概八、九点左右,我去梧闽上班的单位。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我总觉得领导都是高高在上的,不可一世的。没想到刚一到他的办公室,梧闽的脸上堆满了微笑,很亲切地邀请我喝茶。闲谈之间,梧闽的身上未散发一点官架子的气息。临别之时,他还特意翻箱倒柜地找了一本他的著作赠送于我,并在书上洋洋洒洒地题词签赠。这本书便是《月泊龙江》了。就在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他,就是我仰慕已久的梧闽……
之后的接触就多了,梧闽可以说是我人生的导师,他不仅惜才爱才,也对我照顾有加。在他的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明白了很多事情。如果说一树是我前程的掘井人,而梧闽便是我人生的照明灯。就如梧闽在《我心永恒》中写到“我这一生的‘好运’,都是好父母,好老师,好领导,好妻儿,好同事,好朋友…给我的,‘我心永恒’一定铭记‘天地君亲师’的所有恩典,好好活着,活着就好!”
我不善言词,并不代表我没有一颗感恩的心!我在08年出版的自传散文集之所以会取名为《禄遥知马力》,便蕴含了这层深意!
作者简介:
翁得禄,笔名翁墨宸,1996年开始文学创作,至今已创作文学作品200余万字,2001年至今先后于国内各种杂志报刊发表散文、小说、诗歌、论文近百篇,荣获征文大赛奖项10余个,文章先后被各类文学专辑收录。2012年荣登新浪博客“文化新人榜”榜首;2016年连载长篇网络小说《精武梦》点击破百万,并荣获“天涯明月刀•武侠新秀奖”。目前系中国文艺家协会、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中国通俗小说家协会会员,漳州市作家协会理事、龙海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参与编辑《漳州海丝》、《龙海文学》、《月港船舶文化》、《映象桑梓——龙海历史文化遗存摄影集萃》、《三秩华章——龙海市博物馆建馆三十周年成果积翠》、《夏洛克历险记——第1季:探秘骷髅村》等书籍杂志,已出版《禄遥知马力》、《翁墨宸笔下的历史故事》、《月港迹忆》、《精武风暴》、《十三太保》、《精武梦》、《锦城剑侠》、《鸳鸯狐蝶梦》共八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