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与石楠老师花事寻美
作者/陶红
说好第二天陪石楠老师去小城云家庄月季园游园赏花,可是,天公不作美,半夜下起了雨一直持续到后半夜,天公没有停的意思,四点多,老师忍不住短信:不知道天亮能不能如约去赏花?所幸,天亮雨止,一切如老师所愿,雨后空气清新,微风不燥,驱车接上老师一同前往云家庄月季园。
石楠老师是在友人的朋友圈中看见云家庄的,九宫格里揣不住月季的明艳。一路上,老师向我们打听关于云家庄的一切。当我们介绍云家庄庄主网名叫“云烟”,文学大家的石楠老师禁不住联想:这应该是他庄园的写照吧?那该有多美啊,像云又像烟,所以叫云烟吧。我们不语,留一点神秘让老师实地去体验。因为一夜大雨,又因为时间尚早,游客并不多。今年85岁高龄的石楠老师虽然在朋友圈已经对云家庄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一脚踏进云家庄月季园还是被惊艳到了,暮春初夏交替,雨后的云家庄,真的如云似烟,满园春色,大概就是如此吧!各种盆栽绿植花草在脚下延伸,更有长得茂密的花枝撩拨着我们脚踝,似乎要引起我们的格外注意,要吸引我们驻足多看几眼。进门是一条主路和两条小岔道,哪一条道都是鲜花簇拥,石楠老师很为难不知道要从哪个道先进去观赏。正纠结之际,回头看见一个爬藤月季已经爬上拱门,兴奋之极,连忙转身要绕道回去。因为小路很窄,旁边有一汪池水,又是土路,上面只有几块能够杠脚走路的方砖,担心老师年事已高,建议远观,但她终究抵不过一树花开的诱惑,执意要过去,一边走一边急急掏出手机给我,叫我帮忙拍照。爱花不分年龄,与花儿相拥,银发繁花,石楠老师在云家庄月季园留下第一张花事照片。虽然一夜的雨,虽然月季生命力颇为顽强,但狂风暴雨之后,有些禁不住地微微弯曲在枝头,好在这会已雨后天晴,千万朵月季正在微风中奋力挺直腰杆,仰起花庞,努力向阳。老师看看这朵,又瞧瞧那朵,哪一朵都爱不释手。笑看花开是一种欣喜,以赏花的心情看人生,人生就是一次短暂的花开,一次百花的盛筵。如石楠老师,总有万千经历和磨难也笔耕不辍,坚持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和这个世界对话,与众生敞开心扉。庄主云烟老实木讷,远远看见石楠老师进了庄园,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是紧巴巴地站着,远远地看着,直到石楠老师听了我们介绍,主动和他招呼,拉着他的手,对他和他的庄园不吝溢美之辞,亲和而谦逊,这才稍许轻松些,向石楠老师介绍庄园起家和现在的规模,当云烟说从最初的十几个品种到现在的600多个品种,其中有很多还是名贵品种时,石楠老师更是连连称赞,称他这是一份创造美的事业。赏花之际还关切地问起云烟的投资,运营,技术支持等实际生计问题。声音如缓缓清流温润贴心,体现一位著名作家对基层大众生活的关心和惦念,这也是石楠老师的作品为什么能够走进大众的心里,被知名导演和国际巨星搬上银幕,再现文字的魅力。大家风范,人性之美,直抵人心。石楠老师七十七岁才开始学画画,八十岁那年与老伴程必先生举办书画联展,老师的画以花卉鸟语为主,色彩清朗,着色主调向暖,自然恬美,气韵雅致。看石楠老师笔下花卉造型逼真,用笔清晰,一朵花或者是一株草以运笔和色彩把自然万物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和她的文学作品纪实的手法遥相呼应。今日,在这月季园,石楠老师看得很仔细,遇见名贵的月季或者是不曾见的野花绿植都要找好角度拍下来,为日后的创作积累第一手素材。我们用拍照识图的软件去认识各种花草。第一次使用这个软件,老师很用心地看我操作,然后学着独立操作,看着高龄且功成名就的石楠老师虚心学习的模样,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呈现一种别样的美。
耄耋之年,石楠老师把一生的阅历和风景挥毫于水墨丹青中,生命像花一样开放,热烈奔放,醇厚朴实,抚慰人心。小憩时间,置身于庄园的玻璃房内,花香四溢,极目之处,各色花儿在阳光下娇艳挺立,庄主云烟热情邀请石楠老师品茗月季花茶。在这月季园里,专门圈了一块地,不做任何施肥,纯靠自然天成,不等花儿完全开放便采摘下来,清水洗净,然后放在烤箱里烘干便是月季花茶,取两朵烘干的月季沸水冲泡,未曾在蓝天日月下绽放的月季如今在这透明的玻璃杯里华美地舒展。花茶,花香是茶汤滋味之精神,第一遍有些许的苦涩,第二遍以后渐入佳味,甘甜自来,香味四溢。老师爱不释手,端起杯子细品慢饮,心生欢喜。
到云家庄别自带饮水,月季花茶,始苦终甜,品味一段美景如画的小时光,体会自然之美慢慢渗透我们的心里,其中的乐趣,妙不可言。说来也巧,石楠老师游园之日正值世界读书日,陪老师游园赏花,美在其中,乐在其中,悟在其中。憧憬期待老师别样风格的月季花作,每一件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心生感动的刹那间,心里面始终要有一颗美的种子,领悟一朵花,是领悟美的开始,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想起一位朋友这样评价石楠老师:先生是那么美的,总是令人沉醉。美不是体态,不是姿态,而是一种状态,一种谦和的,从容的,努力的,热爱的,热爱这世间万物的人生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