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赢得生前身后名
文/云蒙山人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辛弃疾自北而来,流离南方,欲以一己之力复兴时代。然而,从青葱少年到沧桑中年再到白发暮年,他都没能实现金戈铁马、沙场点兵的梦想。 辛弃疾,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生于金宋乱世之中,年少时就加人抗金义军,追击,手刃叛徒。归宋后,他一心抗战,力主收复中原,并献上良策,随时准备马革裹尸而还。但因为与当政派政见不合,屡次遭到调任、弹幼,最终退隐山居,作词寄怀。他的词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既有家国大爱,又有儿女情长;既有豪情万丈,又有柔肠百结;既有凌云之志,又有生活意趣。他以武起身,却终成文业,与苏轼并称“苏辛”,被誉为“词中之龙”。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高高庙堂上,栖居着他的理想,而这栖息寄居之地,终究不是他的归宿。梦想丰腴,现实寒瘦。繁华褪尽,一切不过是虚无缥缈的烟云,一吹便散。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在朝中投降派的排挤与打压中,始终站不到舞台中央。看到支离破碎的山河与流离失所的百姓,他却无能为力,激愤之情实在是难以平息。 幸而,这从未被打捞起的月亮,慢慢地将琥珀色的光一寸寸渗到海底,他的慷慨悲凉恰恰成全了他的不朽诗词。正如清人陈廷焯在《云韶集》中所云:“词至稼轩,纵横博大,痛快淋漓,风雨分飞,鱼龙百变,真词坛飞将军也。”
又是一个难眠之夜,想到边疆的战士还在征战沙场,却连连遭遇败仗,朝堂之上却是日日歌舞升平,稼轩心中不由得燃起怒火。陈亮离开之后、家国之殇、友情之悲,常常轻易戳中他的死穴。借着酒劲,他拿起那把日日擦洗、磨得明光可鉴的宝剑,在灯下细细端详。眼前的宝剑寒气逼人,若用它来杀敌,一定所向披靡。可惜,这样一把好剑,却连出鞘的机会也没有!一腔报国热血无处挥洒,积郁的情愫终化成了词章,传唱千年——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在距离梦想最近的时刻,却与它擦肩而过。对于辛弃疾而言,金戈铁马的梦,依旧是海中那轮月亮,打捞了一生,也没能揽入怀中。他终究只是人世间的一个过客,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开禧三年(1207年)10月3日,辛弃疾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一程,临终之时,嘴里还在喊着:“杀贼!杀贼!” 辛弃疾虽然被流年辜负,历经了失败、打压、挫折、寂寞、痛楚,但他的身上具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敢于在沧桑的尘世中一如既往,不改初心,就如同那柄日日擦洗,一直明光可鉴、寒气逼人的宝剑,随时等待着出鞘的那一刻。千年之后的今天,史书中的南宋那一页已经泛黄,而辛弃疾词中的字句,却变得越来越清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题字嘉宾】王敏,陕西洛南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自号慎思堂主。好读书,不求甚解,喜书法,追慕鲁公。古典诗词,寻章摘句,喜好中国传统文化。
嘉宾电话:18702975816
联系地址:洛南县石门镇河西南苑

【作者简介】萧军,家居陕西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本职教坛耕耘,身兼文史责任,愿结识更多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