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图片选自百度
效谷城下的胡杨林
李森泉
古效谷城,位于敦煌市黄渠镇戴家墩村丁家台附近,是汉设置的效谷城遗址。距古效谷城东南有一片胡杨林,今叫戴家墩梧桐林。就是这一片千年梧桐林,曾演绎了一段传奇故事,留下两千年前霍去病大将率兵修筑的效谷城遗址。
据古《沙州都督府图经》记载,西汉末年设置效谷县,在州东北30里,是汉效谷县。本是渔泽障,桑钦说:“汉武帝元封六年,济南催不意为渔泽尉,教人为田,以勤效得谷,因立为县名焉,这是有关效谷设县最早的史记。但在民间至今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说修筑古效谷城和霍去病将军征击匈奴时来到现黄渠的古胡杨林,发生了一次悲壮的征战后,率将士夯土为墙,修筑了辉煌千年的效谷城。
民间传说,汉大将霍去病第一次征西在祁连山一带打败匈奴人,斩首万余,获牛羊马匹数万头,得匈奴在天之山上的祭天真人后,庆功酒泉,得胜回朝。不久后,匈奴人卷土重来,又占领了河西大片土地和草场,霍去病又率兵西征。过镇金山,渡过讨赖河,越过黑山,追击匈奴,在古瓜洲白虎关一带打败匈奴人的骑兵,匈奴人畏惧西遁。为了彻底打击匈奴人,直捣匈奴人的老巢,霍去病求胜心切,犯了兵家大忌,率领万人铁骑孤军深入,向漠北挺进。而匈奴人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霍去病不知中计,星夜追赶匈奴人先头部队,渡过葫芦河,兵出东沙门,看到在沙漠腹地有大片树林,快马加鞭率将士冲进了树林。这时天已黑,兵马到树林深处又迷失了方向;就在这时,从树林周围传来了胡笳声。诺大的树林被匈奴人包围,胡人举着火把,敲着牛皮鼓,呐喊声震耳欲聋;这时霍去病大将军才知中了敌人之计,命令弓弩手丛林中骑着快马,杀开一条血路突围。匈奴人的援兵赶来,紧紧包围着树林。林外四周匈奴人点燃千堆篝火,士兵烧烤羊肉跳着胡旋舞助威;而霍家军经几天几夜奋战,已弹尽粮绝,仍没能冲出胡兵的包围圈。话说征击匈奴的汉家军得知霍去病大将率兵孤军深入漠北后,沿疏勒河一路杀来接应先头部队,来到五圣宫时,发现夜晚匈奴人点燃的千堆篝火,又听到匈奴人吹着胡笳声,牛皮鼓声震天动地。探子回报,霍去病的铁骑被匈奴兵包围在古木参天的树林中。得知这一消息后,汉家军横扫千军如卷席冲杀而来。霍去病得知汉兵援军已到,鼓舞士气,吹向牛角号,发起冲锋,里应外合,杀得匈奴人四处逃窜,冲出了包围圈和汉家大军汇合。
霍去病率大军征西消灭匈奴,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敦煌已几月有余,粮草供应艰难,到这次兵出酒泉,在丁家台一带杀退胡兵,几乎到了兵困马乏、粮草断绝的程度。霍去病站在古木参天的胡杨树下,仰天大笑,挥剑向胡杨木砍去,没想到就在这大笑声中,一剑砍去时,眼前的叶片纷纷落地,化为一片金灿灿的麦谷地。将士们目瞪口呆,欢呼声四起,称赞霍去病为神将,手中的剑为神剑。从此,把这片胡杨林叫笑谷林。霍去病取其谐音,率兵在这块风水宝地修筑效谷城。以示后人,勤效得谷,秋收冬藏。
建好效谷城,汉朝移民实边,屯垦守边,派兵又修筑河仓城,编柳笆囤粮,深挖洞,广积粮,效谷城下麦浪滔天,金黄一片,五谷丰登,在庄稼丰收似波浪的庄浪湖边修建庄浪庙,纪念征西打败匈奴的霍去病将军,在马圈滩、马家堡、马圈湾一带养马备战,至今马圈滩留下霍去病的拴马桩、饮马槽,在芭子场留下编笆红柳滩、红柳笆围的养马场,在马家堡遗留下霍家军当年的马桩、马鞍、点将台。匈奴人民歌哀怨的唱到:
胡儿、胡儿莫要啼,霍家军来了要杀头,掠我牛羊占牧场,胡杨叶落秋风凄,使吾妇女泪洗面;胡儿、胡儿不须啼,长大牧羊莫与汉人动干戈。
至今在丁家台东的湖滩上留下“死娃娃”湖遗址。民间说,这片湖因当年霍家兵杀的匈奴人流血成湖而得名,当地百姓取名“死娃娃”湖,至今湖水呈血红色。
效谷城下的胡杨林,因霍去病挥剑生谷而留名。这片千年胡杨林因霍去病挥剑而千年不倒、千年不死、千年不朽。至今在效谷城下林木茂盛,五谷丰登;每逢金秋,胡杨叶金灿灿一片,似金凤凰栖落枝头,守望着霍去病征战的大地。
我站在效谷城遗址废墟上,深深鞠躬怀念着征西的霍去病将军,在古效谷城献上用胡杨枝叶编织的花环;在庄浪庙遗址前寻找霍家军当年的影子,似听到金戈铁马的杀喊声,似闻铁马冰河入梦来,汉家将士骑着汗血宝马奔腾而来,似听到曾经悠长的胡笳羌笛声,还有牛皮鼓声,和从玉门关走来的驼铃叮当声。仿佛霍去病挥剑河西的高大身影浮现在眼前,他挥剑砍胡杨落下的叶片化为金谷满地的场面又在我眼前复活。丝绸之路上的马队、驼队、商人、旅人走过效谷城下的梧桐林,回首望故乡,年年岁岁犹忆霍将军。在芭子场古丝绸之路上,行走着牛车、马车赶往玉门关、河仓城运送粮草、柳笆、芨芨囤,为边关将士送去了自酿的谷米酒、麦麸小米醋、食盐,还有御寒的棉衣。从玉门关而来的商人满载着西域的胡桃、胡萝卜、胡麻、西瓜、葡萄,马车上装着晒干的苜蓿草朝效谷城下走来。
我来到霍去病被困的胡杨林中,漫步徘徊,和千年前的大将对话,共话桑麻。千年前的胡杨林依在,不朽的古木在林中似向后来者诉说当年的往事。我抚摸着高大的胡杨林,在树下沉思怀古,忆起千年的乡愁,深深怀念霍将军。
站在古迹丁家台上,眺望消灭匈奴兵的古战场,眼前似有千万的胡人在泣声哀歌,他们当年葬身的地方“死娃娃”湖,流着他们的血水,沉淀在千年的湖底,化为亡魂在暗夜哭泣游走。上了年纪有些迷信的长者说,夜晚“死娃娃”湖上常出现“鬼灯”,那是被杀的胡人亡魂不死,当年点燃的篝火还冒着火星,阴魂不散啊!还传说每到鸡鸣时,就能听到湖中传来的胡笳羌笛哀怨音,这哀音是当年葬身湖边的匈奴人吹奏的哀乐。“死娃娃”湖是一个历史的缩影,也书写着千年的民族史,成永远的历史。
效谷城下的胡杨林,传说着千年前的传奇故事,谱写了曾经的辉煌,让这片大地留下了历史的丰碑,留下了千古的霍去病的效谷城,也让这片土地继续眷写着历史的华章。而今古效谷城下成开发的热土,建起了集镇,土坯房改造成了崭新的民居区,效谷文化广场莺歌燕舞,效谷酒楼、效谷人家土菜馆红红火火,一派欣欣向荣。美丽乡村游在这儿崛起,千亩向日葵基地、千亩蜜瓜产业基地、万亩种棉基地在这儿兴起,古效谷城下的人民安居乐业,这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勤效得谷,农耕文化谱新曲,凤鸣效谷杏花苑。金色的胡杨林辉映古效谷城,高标准农田提升项目将把这儿建成瓜果飘香的新家园,胡杨林里唱新歌,栽下梧桐引凤凰,金凤飞来落户效谷城,效谷城下胡杨林明天会更好。
作者简介
李森泉(笔名:山木),甘肃敦煌,国际诗词协会会员,《首都文学》编委,华人文学杂志社签约作者,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党政管理本科班,长期在基层从事文化、宣传、司法等工作,多次受到省市表彰。业余时间长期坚持诗歌、散文、小说、新闻等创作,在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上千篇,作品获得有关部门表彰奖励。在国际诗词协会、国际诗歌网、《见证中国崛起》组委会,组织的诗文大赛中获得银奖、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作家文学成就奖。在中国民俗文化诗文大赛中获二等奖,获第四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