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村头,孤零零地站着一棵树。
这棵树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可它总是长不高,这是因为树脖子弯曲着,树头老不能往起抬的缘故,就像无形当中有只大手把脑袋按了下去,又怎么可能会长高呢?
村子里没有谁去注意这棵树,尽管离得这么近,到了村口只要一抬眼就能看见它,想躲都躲不开。不过它似乎又离得那么的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根本就搭不上边儿。况且它又是那么的丑陋,没一丁点可爱之处,又有谁会用正眼去看它呢?
这会儿,还真就有人用正眼来看它了。这人就是马罗锅。和这棵树一样,也没有人用正眼看过马罗锅,尽管他是名门之后。他的先人马周,可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在唐朝时当过宰相,辅佐过唐太宗李世民。马周是个孤儿,可他勤奋好学,为人刚直不阿,三番五次向唐太宗谏言,多被接纳。后人对马周无不敬仰,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马罗锅手里拎着一根拇指粗细的绳子,他这是来作自我了断的。好在这棵树矮,这就等于帮了他的大忙。翘着脚,把手中的绳头往树上扔了几次,总算挂在了枝杈上,往下使劲儿拉一把绳子,挺结实的,吊他这一百来斤应该没问题。把绳头索好了,另一头耷拉着,马罗锅开始做套子。他的手抖得很厉害,呼吸声也越来越大,就跟拉风匣似的。浪费了不少时间,这才做成了套子,看上去很像一个数字6。他又搬过来一块石头,放到下面,当做垫脚石。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只要把脑袋往套子里一伸,再一脚踢开石头,就可以一了百了了。死,对一个人来说,其实是再简单不过了。由于过度紧张,又出了许多汗,他有些虚脱,觉得四肢软得不行,别说去上吊,就连喘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马罗锅顺势躺在了地上,他想先恢复一下体力,然后再去死也不迟。躺下看,这棵树就比原先高大了许多。在马罗锅眼里,谁都比他高大,只有他才是最矮小的。在村里,谁都有资格取笑他,就连六七岁的小小子都有胆量拍打他后背的大包,叫他罗锅子。能正眼看他的,也就二丫一个人。这是因为,他救过二丫的命!
也是在这棵树下,那根绳子就像现在这个数字6,随风摆动。二丫正准备把脑袋伸进0里去,被路过的马罗锅一眼瞧见了。天哪,这还了得?你别乱来,千万别乱来!他边喊边往树下跑。在奔跑的过程中,他一连摔了俩跟头,脸都抢破皮了。二丫见有人过来救她,反而不再犹豫,脑袋直接就插入了0。他连滚带爬地跑到树下,抱住二丫的双腿把她给卸下来了,说,你这是干啥么?二丫说,我不想活了,我没脸活了,我怀了那人的孩子,却让人家给甩了,你说这让我咋活么?
二丫进城找了个开公司的小老板,俩人认识没几天就住在了一起,这件事村里无人不晓。马罗锅说,那你也不能死,你的命又不是咸盐换来的,咋这么不值钱?再说了,你也不想想,你死了,你爹你娘咋整?你还想不想让他们活了呀?
二丫听了这话,突然嚎啕大哭。哭够了,二丫抹了把眼泪说,我不死了。我想好了,要把这孩子生下来,把他抚养成人!二丫又说,孩子不能没有爹,你就给这孩子当爹吧!一听这话,把马罗锅的脸都给吓白了,连忙摆手说,不行不行,这万万使不得!二丫正眼看着他,问了句,这么说你也嫌弃我?马罗锅哪敢嫌弃呀,他是觉得自己配不上人家。二丫又说,你如果不答应,那我还接着上吊,我今天非死不可,我不活了!
马罗锅没办法,只好同意。几个月过去,二丫生了个儿子。为了养活二丫母子俩,马罗锅经常骑台破旧的自行车,去外边给人家磨刀磨剪子,有时也修理气管子。
刚开始,二丫对他还算不错。可不到一年,二丫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还掐半拉眼珠儿看不上他。马罗锅还发现,每次回村,总有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的。
这一天,他比往常回来的要早些。推门进去,他就看到了不应该看到的一幕。男人跑了,二丫边穿衣服边没好气地说,这么早你死回来干啥?你不是全看见了吗?看够了没有?没看够明天接着看!
马罗锅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哭了起来,哭的言不得语不得的。这么多年来,别的什么委屈他都可以忍受,就这个不行。二丫撇了撇嘴说,你哭啥?我要不嫁给你,你这辈子还指望娶媳妇呀?知足吧。那嘎嘎叫的大老爷们儿,还戴绿帽子呢,更别说你了。想让我跟你过,你就不能管我这事儿。我嫁你这罗锅子图啥呀,还不就是大姑娘梳歪桃——图个随便。他说,可我是人哪!二丫用鼻子哼了声,也不撒泼尿照照,还真把自己个当人看了。
二丫的话像刀子,把马罗锅的心割得七零八碎的了。既然没人把他当人看,那还真就不如死了的好。活着,也只能给先人的脸上抹黑。我是谁?我是马周的后代!马周的后代,就活出你这熊样儿?马罗锅忽地从地上站起来,瞅了眼树岔上悬挂的6,决定完成最后一道工序。
目光又一次落到了这棵树上,他的眼睛不觉有些湿润了——在这棵树下,他救了一个人,不成想这人却把他自己送上了绞首架。人呢,咋能这么无情呢?
一阵风吹过来,树就发出了呜呜的叫声。马罗锅一激灵,因为他听到了树的怒吼!他活的已经够不幸的了,难道说这棵树就活得轻松吗?不,比他还要艰难。可是,它还在顽强地生存,根已深深地扎入泥土,不管以何种姿态站立,绝不倒下去,这就是一棵树的精神!马罗锅被感动了,也不知从哪儿来的一股子力量,他几下就把绳套解开了,然后跪在地上,给这棵树磕了个响头。
二丫见他回来,问道,你干啥去了?
他说,我去看那棵树!
二丫吃了一惊,说,看它干啥?
他没理这茬儿,只说了一句话,我要离婚!
作者简介:孙兆贵,大学文化,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当代小说》《四川文学》《百花园》《小说月刊》《天池小小说》等发表小说多篇,获过奖。有作品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并入选全国小说年选、精选、排行榜和全国初、高中语文考试模拟试题。
在村头,孤零零地站着一棵树。
这棵树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可它总是长不高,这是因为树脖子弯曲着,树头老不能往起抬的缘故,就像无形当中有只大手把脑袋按了下去,又怎么可能会长高呢?
村子里没有谁去注意这棵树,尽管离得这么近,到了村口只要一抬眼就能看见它,想躲都躲不开。不过它似乎又离得那么的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根本就搭不上边儿。况且它又是那么的丑陋,没一丁点可爱之处,又有谁会用正眼去看它呢?
这会儿,还真就有人用正眼来看它了。这人就是马罗锅。和这棵树一样,也没有人用正眼看过马罗锅,尽管他是名门之后。他的先人马周,可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在唐朝时当过宰相,辅佐过唐太宗李世民。马周是个孤儿,可他勤奋好学,为人刚直不阿,三番五次向唐太宗谏言,多被接纳。后人对马周无不敬仰,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马罗锅手里拎着一根拇指粗细的绳子,他这是来作自我了断的。好在这棵树矮,这就等于帮了他的大忙。翘着脚,把手中的绳头往树上扔了几次,总算挂在了枝杈上,往下使劲儿拉一把绳子,挺结实的,吊他这一百来斤应该没问题。把绳头索好了,另一头耷拉着,马罗锅开始做套子。他的手抖得很厉害,呼吸声也越来越大,就跟拉风匣似的。浪费了不少时间,这才做成了套子,看上去很像一个数字6。他又搬过来一块石头,放到下面,当做垫脚石。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只要把脑袋往套子里一伸,再一脚踢开石头,就可以一了百了了。死,对一个人来说,其实是再简单不过了。由于过度紧张,又出了许多汗,他有些虚脱,觉得四肢软得不行,别说去上吊,就连喘气的力气都没有了。
马罗锅顺势躺在了地上,他想先恢复一下体力,然后再去死也不迟。躺下看,这棵树就比原先高大了许多。在马罗锅眼里,谁都比他高大,只有他才是最矮小的。在村里,谁都有资格取笑他,就连六七岁的小小子都有胆量拍打他后背的大包,叫他罗锅子。能正眼看他的,也就二丫一个人。这是因为,他救过二丫的命!
也是在这棵树下,那根绳子就像现在这个数字6,随风摆动。二丫正准备把脑袋伸进0里去,被路过的马罗锅一眼瞧见了。天哪,这还了得?你别乱来,千万别乱来!他边喊边往树下跑。在奔跑的过程中,他一连摔了俩跟头,脸都抢破皮了。二丫见有人过来救她,反而不再犹豫,脑袋直接就插入了0。他连滚带爬地跑到树下,抱住二丫的双腿把她给卸下来了,说,你这是干啥么?二丫说,我不想活了,我没脸活了,我怀了那人的孩子,却让人家给甩了,你说这让我咋活么?
二丫进城找了个开公司的小老板,俩人认识没几天就住在了一起,这件事村里无人不晓。马罗锅说,那你也不能死,你的命又不是咸盐换来的,咋这么不值钱?再说了,你也不想想,你死了,你爹你娘咋整?你还想不想让他们活了呀?
二丫听了这话,突然嚎啕大哭。哭够了,二丫抹了把眼泪说,我不死了。我想好了,要把这孩子生下来,把他抚养成人!二丫又说,孩子不能没有爹,你就给这孩子当爹吧!一听这话,把马罗锅的脸都给吓白了,连忙摆手说,不行不行,这万万使不得!二丫正眼看着他,问了句,这么说你也嫌弃我?马罗锅哪敢嫌弃呀,他是觉得自己配不上人家。二丫又说,你如果不答应,那我还接着上吊,我今天非死不可,我不活了!
马罗锅没办法,只好同意。几个月过去,二丫生了个儿子。为了养活二丫母子俩,马罗锅经常骑台破旧的自行车,去外边给人家磨刀磨剪子,有时也修理气管子。
刚开始,二丫对他还算不错。可不到一年,二丫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还掐半拉眼珠儿看不上他。马罗锅还发现,每次回村,总有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的。
这一天,他比往常回来的要早些。推门进去,他就看到了不应该看到的一幕。男人跑了,二丫边穿衣服边没好气地说,这么早你死回来干啥?你不是全看见了吗?看够了没有?没看够明天接着看!
马罗锅双手抱头,蹲在地上哭了起来,哭的言不得语不得的。这么多年来,别的什么委屈他都可以忍受,就这个不行。二丫撇了撇嘴说,你哭啥?我要不嫁给你,你这辈子还指望娶媳妇呀?知足吧。那嘎嘎叫的大老爷们儿,还戴绿帽子呢,更别说你了。想让我跟你过,你就不能管我这事儿。我嫁你这罗锅子图啥呀,还不就是大姑娘梳歪桃——图个随便。他说,可我是人哪!二丫用鼻子哼了声,也不撒泼尿照照,还真把自己个当人看了。
二丫的话像刀子,把马罗锅的心割得七零八碎的了。既然没人把他当人看,那还真就不如死了的好。活着,也只能给先人的脸上抹黑。我是谁?我是马周的后代!马周的后代,就活出你这熊样儿?马罗锅忽地从地上站起来,瞅了眼树岔上悬挂的6,决定完成最后一道工序。
目光又一次落到了这棵树上,他的眼睛不觉有些湿润了——在这棵树下,他救了一个人,不成想这人却把他自己送上了绞首架。人呢,咋能这么无情呢?
一阵风吹过来,树就发出了呜呜的叫声。马罗锅一激灵,因为他听到了树的怒吼!他活的已经够不幸的了,难道说这棵树就活得轻松吗?不,比他还要艰难。可是,它还在顽强地生存,根已深深地扎入泥土,不管以何种姿态站立,绝不倒下去,这就是一棵树的精神!马罗锅被感动了,也不知从哪儿来的一股子力量,他几下就把绳套解开了,然后跪在地上,给这棵树磕了个响头。
二丫见他回来,问道,你干啥去了?
他说,我去看那棵树!
二丫吃了一惊,说,看它干啥?
他没理这茬儿,只说了一句话,我要离婚!

作者简介:孙兆贵,大学文化,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当代小说》《四川文学》《百花园》《小说月刊》《天池小小说》等发表小说多篇,获过奖。有作品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并入选全国小说年选、精选、排行榜和全国初、高中语文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