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介朵媚和依诺妹视频点评的点评
赵月明
介朵媚和依诺妹的视频内容,主要是展示她们是如何扛大木、挖地瓜、背地瓜、栽树苗和扛水泥、扎钢筋的劳动场面和生活情景的。十分引人注目,十分感动人心。网友相争观看点评和分享传播,这当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因人们的三观不同,点评的语言,也不相同。这些都是无可非议的,也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极少数人在点评时,采用脏话和骂人的语言,却是极其错误和道德败坏的。当然,不包括那些:"娶人家、爱人家,心疼人家,嫁给我吧……"等等善美的评议。
总的来说,大多数人的点评,都是点赞的,送花的,真诚的,友好的。
我认为,作为一位优秀的网民,在点评他人的帖子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文明。有许多人和事,都是城里的人想也想不到的,见也见不到的事。不要总是以自己的想像来抹黑事物的真象,来扭曲别人的帖子。
退一万步来说,就是假的、或做秀、拍视频、发抖音⋯我们这些做观众的,也要珍惜人家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以及制作的辛苦,也要做一个正能量的点评人,一个理智的点评人。不要去做一个千人讨厌万人烦,低级下流的点评人。要么,你别看;要么,你别点评。千万别用你的卑劣点评语,来恶心其它的网友。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繁重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机器人、电器化、现代化、机械化让我们离重体力劳动越来越远,但并不是没有了或消灭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有的不少偏辟边远的地区,特殊的地方,还是少不了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的。
只不过有许多人无知,经历少,见识少,年龄小和那些不懂得吃苦人和人在特定的环境下的生存和劳作壮况而已(工程兵、铁道兵、基建工程兵当年吃的那些苦,受的那些罪)。
五十年前,我就扛三袋水泥上山盖房建塔,我们就抬过水泥电线杆翻山越岭,我们就扛过大木头、麻袋、钢筋、钢轨,装卸过汽车和火车皮等等。那时的我也能吃,一顿饭就吃过二十二个馒头(四个一斤的)。证明人,大都是都是当年的官兵,现在还有几百人健,也同样干过同样繁重的体力劳动。我们的战友们在群中常常谈起这些事儿。当然,你可能不信,但信不信由你!
(欢迎传播转发,写于2022年11月15日零点15分)

作者简介:赵月明。山东滕州人。曾任滕州市文艺创作室主任、出版诗集十五部。曾在80302当兵22年,副团中校军衔。曾参加过中国诗歌协会、中华诗词学会、国际诗词协会、作家协会、集报协会、收藏家协会。曾在国家级和中央级报刊《中国纪检监察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人民政协报》《团结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诗刊》未名诗人版和《诗刊》青年诗人版等发表过近千首诗歌。(不含星星诗刊、台湾中华日报、香港大公报等等,以及各省级级别以下的报刊等等刊登过的作品)。2005年10月荣获创作发表诗歌作品12500首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16年5月荣获搜集报刊刊头80217枚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通联: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2098弄80号搂302室赵月明
通联:山东省滕州市金河湾A区12号楼2805
赵月明 手机15589269827(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