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家夏牧作品
云南纪行之四•石林之奇
文‖夏牧
我曾泛舟千岛湖,那露水而立的座座岛峰,如一抹抹缥缈孤鸿展翅;我曾从重庆乘船过三峡,那西陵峡谷外的江滩奇峰兀立如林莽;我曾在恒山悬空寺上看石峰,林林总总似峰林……这一切都铭刻脑海而难忘。当我走进云南石林,被其更磅礴的气势所震撼。
石林,故名思义石峰之林立。而石林之奇不虚此名。
高原的夏日并不炎热,清晨更是凉爽宜人。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迎着霞光从昆明出发,前往名闻遐迩的石林风景区。打开车窗,凉风习习,彻心透肺。视野所及,是一路的阔叶芭蕉和远山黛岭,以及民族特色的飞檐村居和散落竹楼。
行走在晴天丽日的风景线上,耳边似响起一首久违的老歌:“马儿啊,你慢些走,我要把这迷人的景色看个够……。”这首诞生于五十年前的老歌,写的唱的就是云南风光。愉快的行程总是很短。回味马玉涛的悠扬歌声,睃掠奇异风景过程中,不知不觉车到石林了。

石林位于昆明市郊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市区仅约七八十公里。石林以天造奇观、万峰林立而著称,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全景式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奇峰博物馆”的美誉。石林因此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桂林山水和长城齐名,号称国家和世界原生态地质公园,是为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
游历石林过程中,我一直好奇地想象石林这奇特风貌的成因。回程后查阅《辞海》大字典得知,石林系石灰岩地貌,是亿万年沧桑巨变的结果。
世间,岁月是最好的嬗变大师。远在数亿年之前,此处还曾是汪洋大海。海水的长期盐酸性,将海底蜓类、珊瑚等动植物腐蚀分化的同时,沉积起数百米厚的碳酸盐岩石。漫长的岁月又将海水由深渐浅于崭露,最终因地壳的运动将这片嶙峋海底抬升为陆地,沉积的碳酸盐岩层袒露出林立褶皱和断裂的狰狞面貌。奇特的地貌历经数千万年的风化剥蚀,并在降水和流水的作用下发生岩溶作用,渐次形成了今天这千奇百怪的巉峰石林。

石林石峰多系青灰色泽,有种深黛浑厚的气质。石峰多姿,形态各异,但都呈笔直之状,几乎是统一向上,峰峰林立,剑指蓝天。石峰拥立的模样,有一主多仆峰,有单剑兀立峰。有多峰紧挨状,有对峰互视状。峰间曲折迂回,犹如天然八卦般布阵,真乃鬼斧神工。
我曾揖舟划浆我家乡大纵湖的芦苇八卦洲,走进那人造的迂回曲折中,便有眩目难辨东西南北方向的感觉,而行走奇峰林立的石林,更是如坠云里雾里找不着北。如果没有导游图和导游引路,多半会迷失方向,难以找回原路停车处。

行走峰林间,导游笑着问我看过电影《阿诗玛》吗?没等我回答,她便指着前方一座顶上貌似女人头像的山峰介绍说,那是传说中的阿诗玛峰。电影《阿诗玛》中许多镜头就取景于石林,歌中提及的长湖水就在石林附近,也是阿诗玛的故乡。我还真喜欢《阿诗玛》的电影,想不到竟然不知不觉中置身于阿诗玛的故乡。仰望石峰林立的磅礴,仿佛石林藏有许多古老的传说。
提到阿诗玛,便想起一个微信群中《作家故事》云南分社社长杨丽花女士。这位擅长撰写云南民族风情和民间故事的女作家,最近在其分社平台发表了一篇叙事新作《阿诗玛的传说》,洋洋洒洒数千言。与电影《阿诗玛》不同的是,作者用最翔实生动的民间传说,细捋详叙了阿诗玛的出生和成长,以及幸与不幸的人生,及至最后化作石林中的一座山峰,名为阿诗玛峰,也叫爱神峰。

旧时的石林是风景,也是穷苦人家的不幸见证。据该文考证,阿诗玛的原型就是石林附近一户彝族人家美少女,她是石林的女儿,最终栖归石林,成为石林的一个美丽石峰。欣赏作家故事,回望风景石林,倍感石林的传奇和美妙。
导游介绍说,石林之奇不是一处,而是有三个层级、400多平方公里的大石林风景区。景区内与石林共容相生的溶丘、溶洞、暗河、蚀湖和天生桥、断崖瀑布、锥状山峰等等,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观异景,不花上两三天绝对玩不完。
是的,大千世界,永无穷尽时。大巴载着游客,驶离石林,喧嚣远去。导游不再说话,我们也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