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诗意 奕奕入目

文/何俊锋

金秋十月,如打翻了调色板,嫣红、橘黄、苍绿…渲染着秋的肤色…秋,用时令的颜料,展示着秋之情怀…趁着秋色正浓,迎着时光清浅,风儿拉着我,走进浪漫的秋天。穿过路旁的林荫小道,踩着深深浅浅的落叶,踏着淡淡黄黄的细草,整个人都沉浸在秋景里:可以触摸秋色的静美,与婉约的秋如期邀约,在恬静的晚秋中沉醉…五彩缤纷的秋,给人一种视觉的美

回眸间,被秋染黄的银杏树,片片飘落,随风摇曳…明亮的秋色,以云做砚,以风研墨,晚秋,提笔临摹一季如诗的斑斓…秋晨,草叶间沾满了晶莹的露珠,随光闪烁,微风亲吻,羞涩抖动着…满满的秋,写意在硕果累累的枝头,绽放着,跳跃着,炫耀着…蒲公英举着花球,把秘密告诉了秋风,风带着它,飞过秋千,飞向远方,去那辽阔的地方,种下思念…驿动的秋,在低眉莞尔间,一笑而过…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秋的外衣,既炫美,又飒爽…我在佛经的梵语里,读懂了一抹秋色…在飘落一地诗意里,感悟到生命的凉薄…在平平仄仄的韵脚里,窥见了落寞的秋心…停泊在光阴的故事里…在一花一叶,一果一景中,在晨钟暮鼓里,秋色驮着我,随处可见的秋之美,涨满了秋池…秋的生机与迭新,充满了曼妙的活力…透过绚丽多姿的秋,婉约且怡人,娴静之美,秋色万千,奕奕入目…

半是红叶半是黄,细数流年染秋霜…一叶飘黄,忽然,时光就老了眉梢…叶子片片飞扬,如古典的音律,层层叠叠的、随风吟唱着咏叹调…流年堆积着岁月的痕迹,泛黄的日历,也在流浪的日子里,渐渐消瘦…秋高气爽,云淡风轻,陌上纵横交错的意景,铺满了千山秋韵,心有半亩花田,秋水长天,藏于世俗人间…迂回之间,是不是还在目送南飞的大雁?那一盏薄凉里的秋叶,是不是还在书写叶脉的文字。

人间的过客,葱茏了世间美好的时光…没有一个季节是平淡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时令有序,平分秋色,爱在深秋,这份爱,一半给了清风,一半给了流年…

从“扶风豪士”印中品扶风豪士

文/屈军强

扶风豪士是周礼文化普及交流的传播人
扶风豪士是法门晨钟扬善寄爱的大善人
扶风豪士是古代班固名扬边陲的有功人
扶风豪士是八景亮丽自豪骄傲的古今人
扶风豪士是诗人李白诗句壮丽的赞美人
扶风豪士是有言有行有功有赞的荣誉人
扶风豪士是四季勤劳秋天喜收的苦辛人
扶风豪士是敬老爱小幸福健康的快乐人
扶风豪士是为家争光为人添彩的有义人
扶风豪士是各项各业建功立业的先进人
扶风豪士是挥毫写意让人品味的高雅人
扶风豪士是不骄不傲潜心修炼的谦和人
扶风豪士是军营扬威保家卫国的守护人
扶风豪士是常年在外思念家乡的牵挂人
扶风豪士是敢恨敢爱对人真诚的直爽人
扶风豪士是济贫救人勇于担当的责任人
扶风豪士是耕读传家精神不倒的坚守人
扶风豪士是教人成长坚毅前行的领路人
扶风豪士是四面八方建设国家的重要人
扶风豪士是不忘父辈自己创业的争气人
扶风豪士是祈愿家乡平安繁荣的祝福人

红衣怒马

文/鸿翔(陕西)

少小无知,怀惴梦想奔跑,满脸狐凝,总在坎坷里成长。
老来悔恨,没有揪住青春的浮云,黄昏虽美,月升时节难耐清冷寒风。
留恋人生那段红衣怒马,尽情的纵横驰骋。曰升红运,繁花似锦,理想就在不远的地平。放歌纵酒,高谈阔论,美哉快意人生。
寒来暑往,百年一瞬,沉浮看人生,咬定青山独自攀登,希望的峰顶再开怀畅饮!
花开并非春,夜里有求光明,瞻前顾后与谁相从?珍惜光阴,春秋不等,耕耘必有收获,从来人间有真爱,上下求索渡平生。
红衣怒马,剪影人生,蜂蝶追花自成蜜,难处过后木秀林。
梦也罢,真难寻,红衣怒马慰一生,青春该有长翅膀,飞向九天过彩虹。
今也罢,明远行,不改初衷圆旧梦,曾经拼过,输了也光荣。
着丽装,骑骏马,浪迹天涯,人生之花开不败,何必在意,天地有安排!

一杯清茶,三味人生。

文/何俊锋

茶如人生,第一道茶苦如生命,第二道茶香如爱情,第三道茶淡如清风,一杯清茶,三味一生。一杯绿茶,看着茶叶在杯中翻腾,飘出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肺,看着茶叶在杯中浮沉,茶色的变化,喝一口,细细的品味着茶味的苦涩甘甜,体悟着人生的浮生得失、起伏,荣辱,品淡人世的苦乐、炎凉。人生犹如茶一样,或浓烈或者清淡,都要去细细的品味,人生在世,总想争个高低之分,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成与败,都是人生的滋味,功名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浮浮沉沉,一份淡泊,一份宁静,

深入细致的品茶,就像品味漫漫人生一样,酸甜苦辣。人生如茶,奔放、浓烈、刺激,茶喝得久了,看得久了,便慢慢地有所感悟。而茶,平中见滋味,淡里有幽香,苦中有甜,涩里有醇。
喝茶既是一种简单的行为,也蕴含了深深的哲理,在人们心目中的含义,早已不是一个动作那么简单,它已经成为一种意境,一种传播。
喝茶是一种享受,它让你心情舒畅,交流更加流利;有时候,喝茶是一种思考,在遐想中回到自我,也记得过去,纯真是人的本质,在茶叶那既苦又甜的滋味中,学会读懂人生的沉浮。

茶,它的色泽、香气和味道,不激烈,而是以缓缓浸润的方式浸延,给人无边的抚慰与感动。与其他饮品相比,茶最讲究,亦最家常,兼具知性与人性。它所给予我们的是含蓄、清新和妥贴;是淡淡的温暖和静静的私人空间,它给我们带来恬淡的心境。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沉默、一种忧伤、一种落寞。也可以说是记忆的收藏,在任何一季节里饮茶,每个人都宛若一片茶叶,或早或晚要融入这变化纷纭的大千世界。
在融会的过程中,社会不会刻意地留心每一个人,就像饮茶时很少有人在意杯中每一片茶叶一样。茶叶不会因融入清水不为人在意而无奈,照样只留清香在人间。

与谁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印文:耕云种月

文/屈军强

与积德行善人在一起,你会仁和修身
与身心健康人在一起,你会美意延年
与一生殷勤人在一起,你会彰显魅力
与虚心谦美人在一起,你会功成不居
与和善诚信人在一起,你会乐善好施
与知恩图报人在一起,你会感恩世界!
与爱好广泛人在一起,你会闲情悠然
与仁爱无疆人在一起,你会和谐温暖
与乐观豁达人在一起,你会胸怀若谷
与知足常乐人在一起,你会宠辱不惊
与吃苦吃亏人在一起,你会品尝甜果
与爱憎分明人在一起,你会明辩是非
与孝敬长辈人在一起,你会无微不至
与微笑洋溢人在一起,你会心情舒畅
与幽默直爽人在一起,你会不气不恼
与幸福快乐人在一起,你会福慧长寿

初冬,去观音禅寺看银杏

文/何俊锋

银杏,是中国人的菩提。听偈语,伴佛灯,它是一株有禅意的树。在长安的观音禅寺里,有一株几可参天的银杏树。初冬时节,正是它最美的时候,沉淀了一季的银杏叶,在初冬陡现出一袭金黄的风华。寺院里那积成一沓的厚厚银杏叶,在温暖的阳光下,更显得如经如卷,带着冬日的慈悲,带着皈依的禅意……冬日,来赏一株观音禅寺中银杏,看杏叶飞黄里的一点禅意。在这纷扰红尘中,它是难得的超脱。古银杏树,相传是中国的菩提树。秋冬日来长安,漫步观音云寺院里,你会发现这金黄的叶片俯拾皆是。拈来一看,看它柔润的叶缘,绢花一样的边沿儿如翻滚的波浪,柔软,典雅,像一个祈祷的手势。

古寺中的银杏,它是独一无二的,很特别。当它在枝头迎着阳光时,是翩跹振翅的蝴蝶;当它零落土地,成轴对折时,是静默合十的手掌。它们听惯了寺院清邃的钟声,也久闻得僧人吟诵的偈语。想必,银杏,是受了佛门的熏陶和教诲,才用叶叶合十去吟诵佛经,用青绿金黄去致敬轮回,每一叶的枯荣,都有一份含而不露的慈悲。那冬日飞黄的杏叶增添了庙宇的清明,人心得到了宁静和皈依。在那么一晌,洞破了世俗千头万绪的纠缠,人心得以从红尘的牵绊中抽身。手执一片银杏叶,心中宁静,若菩提盛开,告别尘俗。

古寺里的银杏,自顾自地茁壮生长,未曾止歇。也有过日夜未绝的经声,有过积年累月的香火……光阴的沉淀,已让它生成一棵数十人合抱都未能拢全的参天古木了,年年秋天,它都铺下一层金黄的地毯。面对无数的轮回,它不忧不惧。时间这回事,它并不畏惧。古银杏,兀自屹立,沾染上“霜侵雪蚀老不死”的佛家秉德,千年如一日的恒持,年年秋冬,金黄色的风华总是如约而至。僧人在它跟前参禅,自也不畏惧流年,也坦然接受因果。眉宇之间自有大平和,大通透与大超脱。

银杏不惧霜雪,不惧流年,它的来处比人更古老,它的去处比人更遥远。缘起,则相聚;缘灭,则相散。这被焚毁的古寺银杏,亦是如此道理。偶游古寺,挽一缕杏魂,体味一份值得敬畏的“缘”。银杏,向来是有秉性,更有慧根的树。如果你去看过十一月份的银杏树,你一定会满载而归的。看那一树一树流光溢彩的飞黄,寺院中本应有的澄明洞悟,会因为它而变得生动鲜明。银杏以它的智慧和灵犀,为世人洞破世俗的牵绊,体会到一晌宁静的皈依。凛凛初冬,正宜赏银杏,赏那高古雍容的遍地金黄中,一点微妙的禅意。

落叶成诗,微醺一段时光

文/何俊锋

走进初冬的风里,冷冷暖暖的色调挤满了眼帘。霜降过后,枫叶红了,红的耀眼,红的发紫,也有酡红……漫步晚秋的画廊,邂逅一树树翻飞的落叶,一蓬蓬诗意也随着落叶飞舞。旖旎在向晚的风里,沉醉在一树树秋色里,那一条条岁月赠予的褶皱和伤痛好似也随落叶凋落到风里,无比的平静从容。画面极美,我看不到自己有半点的伤痕。总好似,日子一直那么平淡且从容,仿佛总是那么恬淡与世无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眼前的夕阳,依然是那么美,余辉竟是如此的娴静,把朦胧的诗意同过往一同煮沸在清简的时光里,那热气腾腾的烟火味儿,把秋的冷清萧索一股脑儿全部赶走。
与暮色中揣一颗素心,轻拾一幅阑珊的秋意,把美好时光轻轻收集在珍贵的相册。唯此,方觉对得起上苍的馈赠,此时画面太美,不敢出一言赞美或者吟哦,唯恐惊扰了这人世间无两的风景。

快要冬至了,将秋风染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把心香点燃,轻拨108颗菩提,心,就如秋水洗涤一般清澈沉静起来。或轻描或浅画,人生,那摇摇晃晃曲曲折折的时光,就羞赧在风里,让人念念不忘。时光记忆,也被风雪染霜,倔强在枝头,一笑嫣然……此刻,忘记岁月悠长,忘记世间沧桑,忘记一些时光……余生不长,惟愿时光清寂,静默成舟;愿把变换的季节捻入羞涩的诗行,不慌不忙。披一身风霜,掬一捧菊香,拥一怀暖阳,微醺一段时光……

我的臊子无酱油

文/鸿翔




昨晚送儿去县城,
多美汇里把肉称。
三斤五花肉洗净,
切条成片要均匀。
温水再将异味去,
控干待用心不急。
锅内放糖少许水,
小火化开渐渐浓。
先起鱼眼泡泡亮,
由浅入深色棕红。
肉丁清油逐渐加,
边搅边看防粘糊。
臊子上色是关健,
大胆细心慢慢成。
八角桂皮及香料,
葱段姜米朝天椒。
再倒少许粗辣面,
料酒盐醋要适中。
醋乃秋末妻子做,
不用酱油糖色熬。
如今厨窗难辩认,
真假伪冒祸害多。
大火烧开小火熬,
香味早已满院飘。
月季频频点头笑,
菊花贪恋己弯腰。
蒸馍切块浇臊子,
九旬父母轻松嚼。
农家初冬平常日,
家常便饭福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