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秋
文/彭全邦
腾冲对于大部分人,即陌生也可能很熟悉,毕竟中学可能被考到人口分布线、地理分布线。我曾经在重庆待过四年,给人的感觉火辣辣的闷,一阵凉风袭面就已入冬了,似是没有秋。后又转辗到过成都,微风袭来刹是舒服,可秋雨也随之而来,灰朦的云把天压地很低,几场雨后也便入了冬。确是郁达夫所说,“南方也是有秋的,却太过细腻”。腾冲的秋也便是如此了,像其他南方城市一样没有过分的悲凉,不同的是腾冲的秋更惹人喜爱,可细细品可大口尝,是个任人打扮的姑娘。
南方的春是冰雪消融迎来暖风,腾冲却因位处云贵高原,山高风大却似无感;腾冲的夏更是没有想象中高原上的紫外线,位处南纬25度,整个夏天处于连绵阴雨之中,“姑娘们,你们买的漂亮裙子只能留到明年夏天了”。而冬天除了天高日爽之外,似乎也没有那份凄凉,印度洋暖流把那凉给冲散,横断山脉则把那份凄挡在了山外;唯独这秋来得格外动人,秋海棠红艳动人,黄金菊娇羞绽放,叶子花仰天常看,恰似春意盎然;雪松、樟树一排排的巍然耸立,到了日暮时分一阵阵凉风吹来却也能感受到一丝凄清悲凉;即使是在城市里,到了深夜,也能听到虫鸣生歌的那份宁静祥和。来一阵秋雨吧,让冰凉的雨水淋在我的身上,感受那春至的清爽,来一阵秋雨吧,让那雨后的阳光照耀我的喜悦。
在腾冲,最能让人细细品味的就是秋的天。天不是那一望无际的蓝,一朵朵一片片的厚重又纯白的云散落在各方,或凌驾于最高处随风飘荡,或枕在山巅似要落幕又好似要上扬,云很活泼,显得这天之蓝更为深邃,晒下来的阳光更为明丽了。到了傍晚,天的色彩最是丰富,浅蓝渐白,白至灰到暗,这是远处的色调。而山脊线却焕发出暗橘色的光,从下往上变得明亮,显得天格外沉闷。这天色倒是当把云作为主角,分外艳丽的红紫把纯白浸透,让人向往成为那多姿的云。日落夜临,站在大地上的人是感觉不到天空中的风的,云已散了开来,薄薄的棉絮般的铺在天空之上,应有80%透明度。云总是没天大,缝隙间可以看到星星,这星光来得格外舒服,这缕浅薄的昏黄终是要落幕的。
谈起秋天总是给人怅惋、凄清,诗人都喜欢秋,诗人们都是哀怨又彷徨的,却又不喜欢过分凄婉给人一种颓败。我给这些诗人的建议就是不妨来腾冲小住,看看这既有活力又有叹惋的秋,看看这能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看看我最喜爱的天空。
下午的时候,独自一人骑着的单车,沐浴着这夕照的阳光,一直骑到有水的地方。这一路能尽享秋色,可以看到一排排的屹立在路旁的樟树;看那在阴影中似乎不是很开心的海棠,散发着光芒的金菊;体会着微凉的秋风夹杂着路面升腾起的温热气息,一股股似为桂花芳香的舒适却看不见桂树的惘然;看这绿油油的秋却夹杂者金黄的银杏,直至来到水边。骑了这么一路,不用担心着凉,也不必担心汗浸衣衫,只管静静的享受这最美的天水相映。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拮 心森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