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溪海澄 有'迁界之殇'
郑亚水/文
近日,有石码先贤郑湘杰微信回复友人,提到一个平和人,叫黄梧。就是这个先是明朝进士,后又屈膝投清,得令据守海澄,郑成功反清登陆时投降郑成功,不久又投靠清庭助守漳州城,郑成功破城之后只好将其斩首焚尸,他的乳母不忍,在刑场收下了一个手指,黄梧故有'一指海澄公'外号……其实,正是他和漳州知府弟弟房星曜……一起向清庭奏请《迁界令》,闽南、粤东百姓为此流离失所、人丁锐减……且看郑湘杰先生的短文
源.闲居(香港)读关于《石码发现绿眼剑狮像传或与郑成功收复台湾有关……》一文】的个人见解与看法:
这种事的可能性比较大,闽南一带民风剽悍,与地理环境有关,讨海不易,谋生使然。明郑有一段时间以海澄为基地,石码应该也是它的附庸,因为那个海澄公黄梧先曾宰海澄,投降郑成功后守海澄一段时间,后来又投清。守将变节的城池一般保持较好,民生不受影响。郑成功得势时,就是靠沿海地区的征饷来保证军队的供给,黄梧深得其奥,他向清朝提出的平海五策,刀刀见血,其中迁界最致命,海民全部内迁三十里,以致郑成功如鱼失水,不得不另向台湾发展以觅生计。从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兼并闽潮一带海寇,取得制海权时开始,郑家旋取东海制海权,并与日本取得联系,巨资存于日本,用以供军饷。而剑狮之形象或是 当时民俗的象征。
迁界也叫迁海,是清初清廷为断绝沿海民众对郑成功复国运动而实施的惨酷暴政。《辞源.迁海》记载,这一暴政是由平和人黄梧献策,清廷采纳后由明朝另一个著名叛将、晋江人施琅执行的,霎时,闽南、粤东沿海城邑毁毁成墟,居民仓皇出逃,背井离乡,死亡荐籍于道路数十万人。旧地方志慑于当朝权威绝少记载。虽然在《市志.诗选与文选》收南靖人陈常夏《触目书所见》一诗,痛述清兵对海滩小儿随意杀戮表示愤慨,并收了李达可《迁界复过铜山》诗一首,痛陈被毁的东山居民穷困情况,有'极目望郊原,悠悠灌莽间。尔见漳潮地,山原生荆杞。'之语。诗可以言志,亦可以陈史。虽然迁界,到了施琅收复台湾后解禁始复,仍掩不住残破凄凉的悲惨,当时石码、海澄等地,十室九焚,烬为废土残垣,至今仍然少有明朝年间的古代建筑!
'迁界'背景如下:
《广东新语.迁海》文中说'粤东滨海,其民多居水乡,十余里辄有万家之村,千家之砦。自唐宋以来,田户丘墓,子孙世守之勿替。鱼盐蜃蛤之利。岁壬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二月,忽有迁民之令,满州科尔坤、介山二大人者亲行边缴,令滨海民悉徒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析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弃资携家,仓卒奔逃,野外露栖,死亡载道者以数十万计。明年癸卯,华大人来巡边界,再迁其民。其八月伊占二大人复来巡界,明年甲辰三月特大人又来巡界,遑遑然以海防为事,民未尽空为虑,皆以台湾未平故也。先是人民以为不久即归,尚不忍舍离骨肉,至是飘零日久,养生无计,于是父子夫妻相弃,痛哭分携,斗粟一儿,百钱一女,豪民大贾至有不损锱铢,不须粒米而得人全室以归者。其丁壮者去为兵,老弱者辗转沟壑或合家饮毒或尽孥投河,有司视如蝼蚁,无安检之恩,亲戚视如泥沙,无周全之谊。于是八郡之民死者又以数十万计。民既尽,于是毁屋庐以作长城,掘故茔以为深堑,五里一墩,十里一台,东起大虎门,西迄甲方城,民有误出墙外死者又不知几何万矣。自粤东以来,生灵之竭,莫惨于此。'
当年,有一个广东番禺读书人,名叫屈大均,字介子,明灭后到粤东出家当和尚……目睹其时悲惨,著诗《哭顾亭林处士》曰'雁门相送后,秋色满边城。白日惟知暮,寒天讵肯明。不分南北路,便有死生情。皓首悲难得,黄河忽已清。'馨竹难书,诗情慷慨……同样遭受《迁界令》之劫的闽南海澄、石码,可能更悲惨残酷,甚至连一个出家读书人都没有哼唧一声……悲歌当下,也许'哀莫大于心死',连写首请的心境都不存存,'迁界'已经塗炭成灰,连一个人影都不复存在……幸好,我的祖先,是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早先几年,从石码大埕迁居漳州东郊梧桥社,其第二十代裔孙梧闽返居石码祖地,适逢改革开放四十年盛世,闲居留心记之……和平与发展,真不容易,且行且珍惜吧!
作者简介
郑亚水,笔名梧闽,福建省漳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文学荣誉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15年春,经中瑞两国相关部门批准,被授予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称号;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林前也有苦山桃》入围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大奖展播;《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