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诗絮文化中心》
今日文摘
刊发
用太行精神
激励青年奋发向上
作者:朱志岩
图片音乐合成
总编 尘缘
~~~~~~~~~
用太行精神
激励青年奋发向上
文//朱志岩//河南
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一百年非凡的斗争历程,忘不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人民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无数先烈、忘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家园那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
革命战争年代所形成的“太行精神”,与“井冈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抗美援朝精神等等……”,中国人民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安康、奋发向上的一幕幕绚丽画面。勿庸置疑,伟大的奉献精神,注定成为我们奋进新时代的里程碑与耀眼灯塔,其力量无与伦比,不可估量。

曾记否?在那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在那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在那硝烟弥漫、炮灭纷飞的战场,杰出的太行人民“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正是由于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万众一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有力助推了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帝封官三座大山进程,为建立和建设崭新的红色共和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不完全统计,仅以太行一个战区的“129”师为例,伤亡的将士将近5万,加上在整个战区死伤的军民多达17万人。尽管抗日斗争如此血腥,但从没吓到太行儿女。当时只有13.5万人的武乡县,就有1万余人参加了各类抗日救国团体,其中1万4千多名青壮年加入了八路军的决死队。这只是一个师、一个区和一个县为国参战、为国捐躯、为国伤残的数据,如果加上整个太行山根据地所付出的牺牲,更是不计其数。这足以说明太行人民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若问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团结拼搏奉献的精神;这是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精神;这是全民族奋起独立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必定载入史册;必定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生根、开花。也必定照耀和哺育一代又一代人,在前行国富民强长征途中,发出时代的最强音。
曾记否?新中国成立的六十年代初期,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太行人民,在中共林县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为摆脱“十年九旱”和“吃了上碗没下碗”的苦难生活,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千难万险,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开始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伟大创举。
自1960年2月至1969年7月,差不多奋斗了十个春秋,凭着“太行精神”的指引,不惧万仞壁立、千峰如削,先后搬走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2座渡槽。并以伤亡480多名干部、民工的沉重代价下,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启了一条长约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巜红旗渠》,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畜饮水和灌溉困难。有人曾这样计算过,假如把凿砌巜红旗渠》的石头筑起2米宽、3米高的墙加在一起,足以能把哈尔滨到广州漫漫长路连接起来。

难怪当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自豪的告诉参观的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巜红旗渠》“。由此可见,在1974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联合大会时,所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大型纪录片巜红旗渠》时。“太行精神”下的《红旗渠》这一面面猎猎红旗一夜之间就风糜全国、就震惊了世界……
毫不夸张的说,红旗渠精神就是太行精神延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把人民的美好向往牢记心上。
难怪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不久,刚产生的新的中央领导班子成员,就风风火火地赶赴红色教育基地太行山地区考察。领袖语重心长的告诉身边同志:“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这不仅使林县人民倍感光荣,倍感亲切;更让全国人民倍受鼓舞愈发激情振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广大青年要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生生不息的教科书。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才能传好、用好太行精神的接力棒,让它千秋万代永放光芒!
“你们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当前,在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之时,我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把理想落到实处。把对党忠诚化作冲破荆棘、乘风破浪的“利剑”;化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法宝”,用热血沸腾的青春,谱写成“请党放心、报国有我”的绚丽华章!
作于2022-11-12
~~~~~~~~~

作者简介:
朱志岩,河南新乡人。《江南诗絮文化中心》副总社长、《北美瀚苑文学社》常务社长。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为人诚信,求事认真;热爱公益,善交良师益友。毕生宗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江南诗絮团队名单》
名誉总社长 桑恒昌
顾问 金建民 冰清
诗歌总监 维港泊人
(现代诗文)
一分社社长 博远
二分社社长 岳利平
三分社社长 向日葵
(古韵诗词)
社长 一箭寒梅
朗诵主任 荆棘
英文翻译 尘缘
诗评部部长 曲士文
总督导 伊人溪部
副总编 苏生
副总社长 朱志岩
总社长 乌拉那拉菲儿
总编 尘缘
《投稿事项-须知》
1:插图和音频来自网络。
2:对平台作品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核实后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回复或修正。
3:作者发布在诗社中的作品,均视为授权江南诗絮文化中心发布,若不同意者,切勿投稿。
4:谢绝抄袭、一稿多投,取缔违反政府相关政策的不当言论。
5:零容忍反党,反社会主义,防范黄赌毒传播,严禁各式商业广告与各式非法活动链接。
6:文责自负。如作者侵犯他人著作权,侵害他人肖像权与名誉权各种行为,均与本文化中心无关,应由作者本人自行承担相关法律与经济赔偿等相关责任。
7:以上条款,敬请各位作者必须知晓与严格遵守。
8:《江南诗絮文化中心》投稿热线
13386246069
联系人 尘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