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岛当兵的日子里(连载3)
作者:梁才
(上接连载2)
三、工伤致残不言悔!
1970年11月28号,是我一生中的痛,那是我负伤的日子。
前一天中午接到营里陈副政委电话:“明天营里要对“国防粮库”浇筑任务,缺一位负责保障施工照明的熟手,你这几天没事,来帮一下,已替你向张主任请过假了。你回来时,再请示报告一下。”已抽出“支左”的我,营里召唤,我必须回。
急急忙忙到菜园镇码头等待上船,开始风浪不大,不一会儿西北风来凶,有6~7级,迎着船头啪来,往常到海对面的金鸡岛的小岙码头,小渡船半个多钟头,多在一个钟头多些就能到,摆了一辈子渡的老船工阿三自语道:“今个怕要三个钟头”!而这一渡就我一客,老汉交待我,“不要怕,背包外面包上雨衣,人要坐牢,相信阿拉,没事的!”船帆扯上了,但船行的线路图上来就是N个的“之”字形,每一次“之”字打弯,都是陡转,离上一次“之”字起点垂直距离大约也就二十米,船体完全侧立了起来,不吉利的话不敢说,也不敢想,话说间阿三又调一樯,我冷不防从船仓的一边硬生生地掼到了另一边,阿三急了,往我直瞪眼,要骂我,我连连自责,“怪阿拉走神了”!他喝令我紧紧抓住船上抓手,每一次船要调樯,他就大喊我“抓牢靠伊”,平素对岸望得见,就这么远点的海,左一个调樯,右一个调樯,嗦过来,嗦过去的,从不晕船的我,胃里开始翻江倒海……,吐的那种难受没法描述,但只好挨着,先吐的是饭食,几再樯一调,吐完饭食吐黄胆苦水,接着是带血絲的痰水。挨着,再挨着!心里默默念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一下船就踉踉跄跄向营卫生所摸,医助见状给我来支镇静剂。副政委见我,说明天一早有一船水泥要运来,你跟登陆艇来不是很平稳吗……我只能责怪自己性急了,但登陆艇我又不知道联系,也没联系其他相关首长的办法。冥冥之中,也许这是个不祥之兆!
模模糊糊睡了一夜,起身号一响,一骨碌爬起,全体参加地下粮库浇筑人员饭后集合,分布任务,岗位,我分在坑道的北一边,带四位战友,任务是保证坑道内施工照明,并协助木工班递递模板。
因当年秋冬季节雨水多,山体内含水量高,甚至有大小不等的山内蓄水汪塘。不慎传递砼土的三角支架两爪钉不牢,一根竹子翘起,滑脱直接捣在防水层的侧墙上,侧墙是已做过三层油毛粘沥青防水层,最里边是沥青贴上沙浆粉平,基础是乱石先壘的部分未带水泥沙浆砌,被这么根竹子一捣,塌了一段,我正在这个位置下面接施工手灯电线,灯还没接好,坍塌的这段泥水裹着乱石挤压住我,想挣脱扒开,越扒越摊的多,已身不由己,幸好里边是模板,如果埋得再高点,超过我心口,我可能就“长期守海岛”了。战友马小华发现我在下面,防水灯又不亮,喊我,我还知道答应,只觉得头脑发涨发沉,但心里有数,话想说又说不出来……待我有知觉时,已被抬出坑道,马小华发现我大便都下来了,医助,卫生员帮我扒去衣裤,急送马关医院。只听医生说:“受伤人员昏迷过,还大小便失禁……给他转院。”刚好,当天有船开上海,医助、卫生员陪我转上海长征陆军医院,经查,脊柱第三第四腰椎轻度骨裂,伴腰肌,尖突骨韧带撕裂伤,左小腿上端骨折,左胸第五根肋骨骨折,其余都是软组织挤压伤,形成肋骨向下,膝关节向上大面积整体性紫癜。为防止双下肢萎缩,双脚倒吊在病床上,要大小便时放下歇会,再吊上,准备吊两个星期的“保守疗法”,我实在吃不消,就减少不到一天,脏了擦擦,每天上午一针(100CC奴夫卡因加消炎药)下午一针筒的局部封闭针,辅以扎穴位银针,按摩器具按摩揉揉,大膏药小膏药处处贴,十几天后,痒得难受,皮肤抓白了,紫癜开始脱皮,缩小,主治医师李柏,大问题已不会有了,但仍然要“保守治疗”方案。三个月再转你军113医院。那个年代,每天一个煮鸡蛋,一个苹果的重病号加营养待遇,是奢侈享受。88天!主治医师告诉我,你这大小便失禁,根据传统病例,年老时会复发的,这是国内外医学书籍上,是世界性难题,有很多案例的。
转院到大巨岛的“军113医院”,每天加营养待遇免了,但病号饭鸡蛋面条还有。那时并不知道骨伤疗程要三个多月,古人说“跌打损伤100天”还是有来处的!
残情不轻,但那时病友大伙对“残废等级”极其敏感,恐惧,不谈,不问,不敢要,主要是怕:退伍影响安排工作和娶老婆。但113医院给我出具了书面证件,伤残鉴定等级为二等乙级!转到师马关医院时,我要求回营卫生所,陈副政委代表营党委找我谈话,大致精神有,你要好好休养,要正确面对,组织上会对你负责。有组织上的承诺,我无话可说,“小车不倒只管推”,又到金平公社支渔、支左,协助公社革委员会,党委考察三位党团员转为国家正式干部。想来可笑,自己一个小兵,一个平民百姓,还考察人家转为国家干部?
退伍前,师里派到连队的退伍工作组组长,是师直工科李科长,他找我谈话,重点是医药费补助要给我是100元。他透底说,这次到你们连,主要就是为你来的,一是残废军人证,二是医药费补助。前一个别人想要,没有,你不要;第二个别人不要,行,你梁才不要医疗费补助,不行!僵持了两天,李科长还未走,又找我谈了二个多小时,我无奈,说少拿点行不行,比如拿一半?他说:不行!你最少要拿80元以上,我只得免强答应那就拿80元!当时为什么要那样,倒不是说我思想有多崇高伟大,主要是前面讲过的“两怕”,一怕成家难,拿着“残废证”,到哪找对象!二怕原单位不要我,找不到工作!我是先工作后当兵的人员。
宣布退伍命令,摘去帽徽领章那一刻,我五味杂陈,热泪奔流……
退伍后,我不知道如何找组织,而是请在盐城地区工作的老干部舅舅出面,找他的老部下,时任滨海县文教局局长的周克仁,才定下作复员安置,到五汛公社青龙桥小学,因县里没有公办教师名额,档案里又找不到当兵前我的人员性质属性,便先上岗工作,拖了三个月,文教局才下达个民办教师待遇通知!月薪公助18元,民助9元。民办教师一直干到1996年,凭积分转正,我积分53.5分,县里觉得这个分数上报,县政府就有责任了,便硬砍到38分上报,结果还是全市“积分第一”,最后盐城市政府批复是以“梁才等437名同志转为公办教师”文件下达的。
退伍后的第一次旧伤复发是1977年,那时我在正红公社友爱中学,活动课时,打了几拍羽毛球,听腰部“咯吱”一下,就当瘫掼倒,一动也不能动,天渐晚了,没法转运,大队(村)卫生室医生处理不了,次日老师校长挑十二个人,床当担架,抬我去公社卫生院,才想起要去部队补领“伤残证”。当年寒假,从滨海去了部队,马关部队师卫生科副科长为我查档,长征医院病历就一出院小结,113医院的残情鉴定为:1970年11月在浙江省嵊泗县国防施工中遇塌方压伤腰部,脊柱及韧带受损,引起坐骨N痛。伤残等级:二等乙级。
多少年的伤病折磨,数不清的治疗报销奔波……但青春献给国防,无怨无悔!
(全文完结)

作者简介:
梁才,六九年入伍在嵊泗当兵,退伍复员为民办教师,自学“中国农业大学”函授毕业,小学高级教师,任校长廿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