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师友王国钦,是位让“科技”与“诗词”比翼双飞的诗人学者,笔名好雨,号知时斋主人,微信昵称好雨当春。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第二、三、四届常务理事暨“科创诗词工委”副主任,中国李杜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黄河诗社副社长,杜甫文化推广大使。羽帆诗社、嵩岳诗社社长。

王国钦创办的《嵩岳诗社》,其中包括“专题专辑”“五谷丰登”“大河嘤鸣”“五岳拾翠”“创新之窗”五个系列。创办至今已推出86期,在各地诗友之间产生了很好的交流作用与广泛的积极影响。

2022年6月18日,作为中华诗词学会第18个专业委员会,“科技与文创诗词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科创诗词工委”)正式成立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在新冠疫情肆虐之下,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子;在新时代背景之下,却又是一个必将为历史所记忆的重要日子。科学技术是古往今来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当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中华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主要的文学形式,也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进步的主要文学力量之一。而今,将“科技”与“诗词”两种力量合二为一,让二者相辅相成、比翼齐飞,无疑将从“科创诗词工委”的成立正式开始。王国钦坚定地认为:如果说“科技”代表国家硬实力、“诗词”代表民族软实力的话,那么“文创”就是将“硬实力”与“软实力”结合起来进行融合发展的一座文化桥梁。因此,在我国科技大发展、诗词大繁荣、迈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之下,“科创诗词工委”的成立无疑就是中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我们伟大的科学家,正是我国14亿人民的最优秀代表。作为当代的诗人词家,我们不仅要牢记“双百”方针与“二为”方向,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去践行,去讴歌无数科学家们所创造的伟大成果与科学精神。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王国钦将其改为“文章合为国而著,歌诗合为民而作”。让二者携起手来,为早日形成当代诗词一个崭新的“科技诗词”流派而扬帆远航。他身体力行,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影响巨大。
王国钦诗赋三首
中华诗词学会“科创诗词工委”成立志贺 :
猎猎旌旗舞碧穹,千门万户日曈曈。
岁更虎气添牛气,雨化春风作国风。
一片初心朝北斗,百年大任仰维嵩。
别裁古韵成新月,德水楼前忆雪鸿。

“天下黄河根亲林”敬赋
夫天下者,黎元之天下也。若黄河者,文明之黄河也。自天下开辟、鸿蒙肇始、河润九州,炎黄子孙莫不鸿延于史、膜拜于行、感恩于心。文脉推溯,则渊源于河洛。吾黄河文明,滋养兆民,孕育中华,乃世界文明之唯一生生不息者也。仰黄帝为父,尊以人文之祖也。拜黄河若母,敬以自然之祖也。承瓞继瓜,披荆筚路,中华德厚矣千秋不断;开枝散叶,拓土遐邦,赤子云腾兮万里犹长。君不见坤牛垦荒、凤凰涅槃,皆魂系于天下之中也。曾记否“得中原者得天下”,可知否“治天下者治黄河”,信之否“懂黄河者懂中华”?夫中华参天秀木,其本根雄厚,泰然而生;其枝干刚挺,昂然而立;其华叶葳蕤,森然而郁。会当叶落兮归根,莫非根亲乎中原。迄自山河卓然一色、人民当家作主,大黄河始得以乱流敛衽、安澜向东也。 天下华人本一家,两岸同胞骨肉亲。其两岸者,盖谓之大河南北、海峡东西、大洋彼此也。虽则形分乎两岸,然却心往者归一。归去来兮,好看故乡今夜月;赋颂歌矣,我引黄河心上流。壬寅初春,“天下黄河根亲林”奠基于郑州北郊、邙山脚下。想炎黄俯瞰在上,华夏子孙鸿归,尤为八方赤子精神所托、本根所寄、灵魂所向也。凡虔敬来此者,手植琪树一棵,护棵棵茁壮成林;慰留瑶情一段,化段段斑斓似锦;崇礼夙愿一回,祈回回血脉相通。料待以日,岂非天下根亲文化之又一大观也?
“我师”说
孔子者,至圣先师也。其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后来者尊崇膜拜之首也。先师有至理名言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诗友将微信名之曰:“两人行,必有我师焉。”时空交错,两千余年一字之差,则见出“我师”精义之递嬗进步也。 何谓“我师”?即个人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明师也。男女长幼、初识旧友、名公黎庶、坐贾行商,凡能启迪于我、劝教于我、导引于我者,皆可“我师”之也。杨时不惑,雪立程门,乃诚心求教;项橐七龄,妙答孔子,则引以为师。汉明帝继承大位,犹尊桓荣以师礼;白居易感咏乐府,每向翁妪求解诗。革命成功,毛泽东依然敬重徐特立;功夫未到,福楼拜悉心指点莫泊桑。尊“我师”而恭敬之,古今中外例不胜数也。“我师”者,千里马之伯乐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公此言,昭然之伯乐品行矣。相马识马,伯乐之眼力;知马爱马,伯乐之勉力也;饲马饮马,伯乐之勤力;驭马训马,伯乐之智力也;牧马赛马,伯乐之心力;纵马跃马,伯乐魄力也。如此言之,千里马常有,皆缘于伯乐之常有也。韩公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我师”者,传道、解惑却未必授业也。真正授业于黉堂者,岂非承教者当春之好雨、酷旱之云霓?呀呀学语、垂髫启蒙,情寄于托儿所、幼儿园也;总角明智、诗文开笔,渐称之小学生、中学生也。是后其入本、读硕、升博,与业师之导引密略相关也。由是观之,凡业师皆“我师”也。有教而无类,先师之慧德也。樊迟问仁于先师,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仲弓问仁于先师,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于先师,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答司马牛问仁,先师则曰:“仁者,其言也讱。”四位皆门徒也,缘何问仁而答案各异?因材而施教也。先师者,真贤智之“我师”也。不耻下问,圣人为师之表、学问之本也;悬梁刺骨,孙敬进步之愿、成就之根也;凿壁偷光,匡衡拼搏之心、达智之由也;闻鸡起舞,祖逖励志之举、报国之情也。知否德门贤徒,“我师”之终生牵挂也?其学有所成,“我师”容光焕发;其术有所得,“我师”喜不自禁也;其名有所就,“我师”心花怒放;其家有所归,“我师”情适寝安也。设若千里马终能登堂入室、功在国家,“我师”必逢人说项、舞之蹈之也。壬寅之秋,中学喜逢六十校庆者何?郑州市五十一中也。六十年勋臣踵接,倚仗其历任校长多强手也;六十年风雨兼程,仰赖其教职员工多秀彦也;六十年春华秋实,应笑其芝兰桃李满天下也。呕心沥血,可歌可泣,张玉华玉叶凋零乎讲台三尺;壮志凌云,当啸当歌,赵素萍素光绽放在华豫之春。范军、刘潇、余音、刘少鹏、刘亦谦、刘亦贤,骐骥之代表也。赵玉霞、刘思一、李宝虹等等,伯乐之榜样也。某愧不才,尝语友曰:“三人行,人人我师焉。”卓然矣,凡天下之伯乐、千里马,得不更引为“我师”也?!噫,吾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