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海 我在那里寻找
郑亚水/文
有一篇很励志的文章,叫做《龙海:一座'四分五裂'却倔强生长的城市!》,看了又看,感慨万千,作为龙文区出生的我,与生俱来的籍贯,我总是标注'龙海',可现在需要屈尊与割舍,改成一个新地标'龙文',原来龙海县的步文公社或步文乡,故乡离开了'龙海',可我的情愫,无法割舍龙海,小时候迩来听惯的'猫啊县人民广播站'(闽南语,猫啊县就是龙海县)。你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种无奈,需要撇清,哎!
有一个高中的同学,在北京中央单位工作,回老家时与我聊天,对我说'别人问我哪里人?以前说龙海,现在说漳州了……',感觉有点'壮大',岂不是一种'自我贡高'的提升,我云'越具体起生动……人、家、社、镇、区、市、省、国家,人的感情与关系,实际上是递减的,去美国定居的表哥,他回答最多的'哪里人',总是说中国……一个人老是囿于一个小地方,难免耿耿于怀呀!走出去走走吧……就象10年前,去山西的时候,导游问'你是哪里人?'我本来就想讲'漳州',可同行一位同事,替我回应了:'厦门',咋一听,我脸红了,心里咕嘀'厦门人',这好象对别人有欺骗,对自己却是炫耀……事后,那位同事说'对山西人负责,因为他脑子里没有漳州、龙海概念……说厦门,可以听了印象好些,对咱们服务周到一点……'嘿嘿,现在定期美国的表哥回来,如果说他是'美国人',我可跟他'鸡鸭,尿不到一个壶了'。
那一天,拜访老领导张亚清,他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多年,终于又从漳州市回归小石码一一他的出生地,有连家船的渔村新区。沈从文先生说过'一个战士,要么战死沙场;要么回到故乡!',张老亚清曾经在官场,也有点象沙场奋斗过,成功之后隐退故乡……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返璞,一种灵魂的回归!因为儿子读书七年,我去过北京多次……没留下多少感受,我想套用汪锋的《北京北京》音乐经典,叙说我的原乡,清初20代上祖郑思美公从石码迁界龙文梧桥,而这辈子工作及终老的心乡石码,有这同样的感受:'当我走在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我的心似乎从来不能平静;除了肉棕兄的吆喝,或者丈母娘的关爱;我似乎听到了烛骨般的心跳;太多的亲友一年又少去了几人;我在这里欢笑,也在这里哭泣;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里死去;我在这里祈祷,我在这里迷惘;我在这里寻找,我在这里失去……',石码也好,龙海也然……难于割舍,只是因为自己不想逃逸一份深情一一爱国始于乡土!
作者简介
郑亚水,笔名梧闽,福建省漳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文学荣誉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15年春,经中瑞两国相关部门批准,被授予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称号;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林前也有苦山桃》入围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大奖展播;《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