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后,突然想换个活法。有人问我想换成什么样的活法,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
是啊!换成什么样的活法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换个活法,应该就是不再迷惑、不再只顾埋头拉车、不再活的那么累,而是要活的知足、活的阳光、活的豁达、活的明明白白、活出人生活着的意义。
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两千年过去了,我依然不敢跟圣人相比,三十未立,四十依然迷惑,但五十却知了天命。天命之年,我常常回忆过往,往事如烟,有时烟消云散,有时又烟锁重楼。
也曾争强好胜,也曾年少轻狂,也曾壮志满怀、豪情万丈,也曾想鲜衣怒马、仗剑天涯。不管以前怎样,过去的终究过去了。没来得及认真的年轻,如今一定要学会优雅的老去。
换个活法,不要再天天熬夜,泡酒吧,泡歌厅。白酒当啤酒,啤酒当漱口,一醉方休、不醉不归的“英雄”豪气已经不属于天命之年的我们。我们毕竟已不再年轻,体力精力已经不能和三十岁时相比。记忆力减退了,体力恢复得慢了,所以应饮食有度,起居有节。拥有了健康才会拥有一切,有个好身体才能尽享人间的美好。也不必总用五音不全的嗓子歇斯底里地去吼:“
换个活法,从牌桌上走下来,从酒桌上走出来,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远离带有功利性的喝酒打牌、钓鱼旅游,删繁就简,颐养身心。多陪陪父母陪陪家人,日后少一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少一点没陪妻儿的愧疚。毕竟最亲莫过于父母,最近莫过于夫妻,最爱莫过于子女。走向茶桌,走向书桌,泡一杯飘雪,捧一本喜欢的散文,闻着袅袅茶香,读着经典美文,岂不也很惬意很享受?
换个活法,不用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你,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总是那么忙那么累。人到中年,我们该做一下真实的自己。我就是我,本真率直的我。生就的小指身,又何必学着长成拇指的模样。其实人活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之处,不管过得怎样,总会有人给你唱赞歌,也总有人给你抽底火。杨绛先生在《百岁感言》里说“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深以为然。
换个活法,可以学着悟道,不一定学的精通,但毕竟可以悟出点什么。抽个闲暇不妨一个人坐在河边,不用刻意去想什么、去做什么,只需要静静地坐在那里,漫无目的地看着缓缓流动的河水,看水里荡起的层层涟漪,听河水流动时发出的柔和而自然的声响。或者在绿荫步道慢腾腾地散步,不急不缓,四平八稳。散步就是散步,而不是有意锻炼,是随心所欲,是率性而为。让心回归自然,让人与自然合一。不去和无聊的人做些无谓的争辩、争论、争吵,宁和清楚人打架,不和糊涂人说话。如果说我说的不对,那么对的是你。
换个活法,遇事不慌,沉着冷静,淡定从容,更老成,更稳重。不妨学一学东坡的旷达:“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换个活法,不是不求进取,而是张弛有度。不是不辨是非,而是处事中庸。
换个活法,是去重新思考人生的真谛,思考拼搏奋斗的意义;是活的更乐观,更阳光,更知足;是心静、心安、心定;是学着放下、学着顺其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