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赤子240
240:陈建华无罪释放
修造厂烟消云散
不知是改革的阵痛,还是改革的无奈……敦煌县的人民法院,判陈建华挪用公款罪五年……陈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到地区法院,二审裁判,陈建华同志无罪,应立即释放并陪偿损失……一时间,陈案成为敦煌政法部门的一大笑话!
一
事出有因。纪委书记王维善当年在粮食局陈正基局长手下当办事员。在陈局长的栽培下,从办事员升任副科级。在扶正时,陈局没有签字,从此两人结下梁子,这是老一辈人在工作一过程中结下的恶果……谁知就这件祸事类及晚辈,在陈建华身上应验了……!一下子,纪委对陈建华“三开”,并由纪委起诉,建议判了五年有期徒刑。
地区人民法院重新审理陈案。据陈建华供述,那辆报废的进口小车,他一开始就是给修造厂单位购置的生活用车,还没有修好,也没作价,怎么记帐?原来是这样,案情真像大白
厂长(企业的法人代表,)用公款给企业买车,错在何处,罪在那方……!地区中级法院,立即裁决,撒销敦煌法院的一审判决。立即释放陈建华同志。取消“三开”决定,恢复党籍,恢复公职,恢复名誉,补发工资,妥善按排
工作……改革开放的带头人陈建华,座了十四个月的大牢,出狱后被重新分配到了沙州镇劳动服务公司当了经理(副科级单位)。
二
修造厂的岗位没有了,那辆小车先后花了三万多元,报过发票。给陈建华又退了两万多,加上以前承包押金八万,补发工资一万过。总之,陈建华由修造厂退回现金十三万。陈建华的改革之路,就这样画了个不圆的句号而匆匆结束了……。在处理陈案的过程中,有人问了一句。“柳军军咋办”时。王书记隨口回了一句“取消党籍!”就这句模能两可的话,柳军军的党籍,成了一个秘密,到现在到那儿也问不响了……
三
徐厂长上任后,赶上国营企业迫卖的机遇,一个敦煌的龙头企业,被徐世清用两个百万就买到个人手中了……46000平方米的黄金地段,南边距县政府所在地不足500米,由徐把这块区域划分一成若干块,分别出售给房地产开放商,……一夜之间,徐厂长摇身一变,成了远近文明的千万富翁……修造厂的200余名下岗职工联名上访,徐厂长在县委县政府调解下,以每人不足2000元一次性买断工令,40余万元就解决了问题,摆平了这件上访事件。……厂部的厂房,设备,都由徐厂长分别出售,又一次获利千万元……仅陈建华为厂部购买的小面包,他以26万元出售,从中获利23万余元……。
四
一个在酒泉地区都名列前矛,敦煌县的龙头企业。就这样在改革开放的欢呼声中,烟硝云散了……。 ——46000平方米的场地上,建起了一排排高楼大厦,变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摇钱树……改开的带头人,徐世清厂长,卷了敦煌人民的二三千万巨款,前往东南沿海从事房地产开发商业务去了……小个子县长徐清波,两年后光荣离休,安全着陆,带着妻儿老小,在海南岛养老去了……也不知老红军厂长王建国同志,看到修造厂的现状,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