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合拢口 看看红树林
郑亚水/文
春天已经远去,秋天到了,盛夏的季节,有一个感觉就是烦燥,龟缩在家里、车上或办公室,尽量找有冷气的地方避暑,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人,每天都为了生计而奔忙,远去了传统的'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经历,已然对春夏秋冬的自然季节失去了敏感。甚至不能产生'春天是诗人的季节,秋天是哲人的季节'这种觉悟…城里人的眼帘,或许只有来往的车流、上司与同事人群的嘴脸、各种形态的钢筋水泥结构楼房,有点休息时间,也只是对着电视与电脑,甚至连做爱的动作也都是单调的老把式…心中没有绿色植物,更没有天空多彩变幻的流云,没有星光灿烂的夜色或'天阶夜色凉如水'的身意,城里人的心仅仅局限于一种集约化的小小片断,在这种狭窄的时空呆久了,心灵怎能不生疾病呢?更谈不上啥成功与幸福…
'夏虫不可以语冰',庄子老先生在《秋水》篇中把人类的视野与兴趣,进行放大与专注··通过河伯与神兽的对话,从潺潺的细流到汪洋大海···让人类在渺小望见壮观,又从无限时空中去窥探'夏虫'的生命短促···与之'语冰'是无用的…人的感受,无不受特定的环境限制,也局限在自身的宿命…此刻的城里人,不妨走出去,到九龙江东西南北溪的交汇处,古称'泗水归塘'的甘文合拢口走走,遥望一下江海双胜,领略一下红树林的壮观与中观微信··
秋天,来到了紫泥甘文合拢口··
可以感受到一种'置'身大自然的'大块气场',江河万古东逝水,大海浩瀚潮汐涌。东边高桥西绿洲,几声篙棹鸭母船。大气息大视野大风景···'落露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眼前的红树林滩涂,又是几千种湿地或海洋生物的栖息繁衍地…可以在大块气象中显著见微…这热带或亚热带的生物多样性…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从宏观而言,生老病死似乎很短渐一瞬间,而每天重复的出出入入又让人臆想到人生有痛苦,不但漫长而且无聊…走出'围城',徜徉于天地间的一个'合拢口',去寻觅一下自然界的人文故事,或者在不远的村庄野地,回味那个曾经的乡愁,寻找离壳的灵魂…找回一种新时代的'活着',不亦乐乎!
作者简介
郑亚水,笔名梧闽,福建省漳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文学荣誉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15年春,经中瑞两国相关部门批准,被授予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称号;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林前也有苦山桃》入围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大奖展播;《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