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 录 》
一 、 北 京 简 介
二 、 天安门广场
三 、 故 宫
四 、 恭 王 府
五 、 鸟 巢
六 、 长 城
七 、 颐 和 园
八 、 天 坛
九 、 凯 旋
《 完 》
引 子
我今年64岁了,由于年迈多病晕车,所以 几十年来一直都不敢远出。今年春节,儿子文超带我及全家人去了趟四川。经过这次大胆的尝试证明:尽管我走路走不远,但若带上药,还是可以远行的。今年“五一”,女儿文娟回来说:她想带我俩老人去北京看看,以实现我多年的梦想。文超、龙平也都支持去,仨孙子都正在上学,去年随文娟也都去过了。我略加推辞,便欣然应允。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北京之行,最为辛苦的是女儿文娟,经济支持最大的是儿子文超,(侄女晓娟也有所资助),我是最大的收获受益者。当然 离了李军、龙平和兴林的支持也是不成的。我心知肚明 将永铭心怀。
北游归来,余兴未尽。我自作多情,废寝忘食,边忆边査边录,撰写这篇游记的初衷是:若还曾去过北京的人看了此篇,即可勾起尘封心底的以往美好的回忆。若还没有去过的北京的人看了之后,也就可对北京能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此乃吾之愿也。(2017年夏)
第九集 - 凯 旋
文 / 武 稳 祥
北京西站的候车大厅,南来北往的旅客多如牛毛,熙熙攘攘,挤得水泄不通。所有的长连椅上 人都坐的满满的,还有许多人无奈 只好站着等车。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座位。娟去售票处排队,每人515元买了票后 就耐心等待着发车的时刻。到2点了 我们就随着拥挤的人流加入到排着“长龙”的队列。所有提包都要经过“安检”,通过了检票口,终于乘坐上了开往西安的G87高铁。
沿途的小站、高铁一律不停。火车上的情况要好一些,宽敞明亮、整洁舒适,还专门配备有象个大信封一样的厚纸垃圾袋。来北京逛了这几天,马上就快回到家了。坐在飞驰的火车上、我们都倍感轻松而愉快。娟借空拿出手机,她的手指在不停地划动着,荧屏上就连续不断地显示出:她在各个景点抢拍的好多照片,她这是让我们先睹为快么。我完全没料到,她竟然拍了这么多。
火车又快又稳地向南奔驰在冀中大平原上,我不禁暗自沉思 回忆遐想着:首都北京的名胜景点还很多,短时间根本看不完,‘知足常乐’吧!这几天,娟把每天的日程都安排的既紧凑有序、又合情合理。短短的几天,到几个主要景点都去转了转,都去看了看。虽然总是急急匆匆,走马观花,无暇细览。但能够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总算是:在我的有生之年,也去了一回北京,实现了我多少年的梦想啊!此行使我这个不太出门的农民,开阔了视野,大开了眼界,大长了见识。看到了好多从未见过的景物,知晓了许多前所未闻的事物。完全可以这么说:这次北京之行,不但丰富了我的才识狭隘的一面,而且还充实了我脑海中的几多空白和空虚感。使我练笔习写,有了新的素材 也有了新的目标。
在火车上,娟和超、李军都通了话。下午6:40火车平顺到达了西安北站。换乘新风号地铁,直奔韦曲南站。7:30到站了,李军、陶陶父子二人先到,随后,文超一家4口也都来了,为我们平安归来 接风洗尘。大家一同走进一家面馆,每人一碗扯面,还是家乡的面香 也实在。我看到几个欢蹦乱跳的孙子、尤为高兴。娃叫一声爷爷 我立即就被甜蜜陶醉了心田。全家人团聚一堂,其乐融融!饭毕,告别了娟一家,文超就开车拉着我一家老幼6人 平安回到了家乡。
5、30,端午节,娟一家上来追节。尤为重要的是 她带回了一本厚厚的大‘影集’。原来,她把这次去北京所拍的照片选着洗了近百张而组装。它真实记录着我们在北京的桩桩幕幕,它永远给我留下了这一个个美好而珍贵的纪念。
在当今太平盛世,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舒畅休闲的时候日益增多,旅游热潮风靡全国。当然 在这茫茫人海中,肯定会有人目睹名胜、触景生情,指点江山、言志抒怀,笔录游记,或许 还会有美文名篇流传于世。但大多数人在走南闯北 游东览西、观光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之后,随着时光的推移流逝、 也就慢慢淡忘了。闲聊时只会给别人说:‘我在啥时候 曾去过那里。’但并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甚为可惜!更有少数某些人完全是在追潮流 赶时髦 凑热闹。以致有人就戏谑地为他们编了几句顺口溜:“坐上车了就睡觉,停下车了就尿尿,到了景点就拍照。回来问今逛的啥,我咋啥也不知道!”岂不可怜? 岂不可叹?
北游归来,欣慰之余,浮想联翩:这一回 儿女们花了那么多的钱,鼓了那么大的劲,终于给我圆了几十年的梦,了了我的平生夙愿。又暗自思想:我决不随波逐流,就心热这一阵。我要倍加珍惜此行 若不把这次赴京之旅笔录下来,给以后留下个文字纪念。也以便把此行的所见所闻告知更多的人,借题抒发自己的几多感受。若不如此,实在都扪心有愧,实在都有负此行。也有负子女后辈们的孝心。
想法归想法,但诸事冗多繁杂,千头万续 无从下笔。思谋良久决定:就按照观光的先后次序,先拟一个提纲。写到哪里 就昼思夜想 只想这一个事,其它的事情一概暂时都不想,这一下才好了。就是如此这般地用这‘蚂蚁啃骨头’的精神,蚕食桑叶般的不懈努力,边忆边查边录。从烈日炎炎 碧荷玉立的盛夏,一直到朔寒凛凛 梅吐暗香的严冬。殚精竭虑 夙兴夜寐,终于可以收笔脱稿了。
正 是 :
漫 游 古 都 慷 慨 行,
细 品 京 韵 慰 平 生。
苍 天 不 负 有 心 人,
辛 勤 血 汗 育 花 红。
尽管我才疏学浅、文化水平有限,但我已经竭尽全力、倾心求善了。以后若能付梓铅印,它就是我今年收获的最大的硕果!也就是在年逾花甲的今天、 对我的文化才识的又一次检阅。至于别人看了将会如何评说,暂且不论。常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谬误纰漏、欠妥之处,在所难免。诚恳企盼 列位诸君,不吝赐教。我定当虚心纳谏,肯定会大有裨益于后来。
这次北京之行 由于来去匆匆,光临每个景点,无不时光急促。往往不及细览,总是走马观花。因而 除了亲眼目睹的有限景观外,有好多景点的简介都是从书上或电脑上 所精选摘录而整理汇编的。这一点在此说明 请大家多加谅解。
另外,全篇承蒙文超委托王罡帮忙打印(大部),还有文娟、新毅、陈琼等好多热心帮忙的人,在此 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2017、11、1 • 12、4 草、
作者简介:
武稳祥:男 现年65岁,系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办三益村(大鲍陂村)人。于1953年11月17日出生于少陵原上一个普通农家。8岁上学,1966年在本村学校高小毕业。恰逢文革,无奈辍学,回乡务农。自学木匠,服务城乡。苦谋生计,四处漂泊。栉风沐雨,历尽艰辛,暑来寒往,二、三十年。
自幼好文爱诗,常常忙中偷闲 练笔习写。1992年底,在陕南惨遭车祸,九死一生。十几个昼夜昏迷不醒,水米不进,
日夜竭力抢救,终于起死回生。 医治十载、重伤转轻。仰天长啸、不甘消沉! 拙手抖笔、泪洒毫端,三个春秋、苦成长篇回忆录《蹉跎年华》,约30万字。赠送亲朋好友,多获好评! 2002年8月13日在长安作协常务副主席王渊平的带领下,长安电视台闻讯前来摄像采访。后来播放了4遍。2002年8月20日《长安报》专题报道。2004年春,在长安区残联会长张萍的带领下,一行五人前来专访。后来此事被收录在《共创美好明天》之书中。 无论炎夏寒冬,坚持笔耕不辍。2012年紧随国家 农村城镇化的形势,在众友的鼎力协助下,为故乡撰写村史。起名:《千年沧桑古鲍陂》。朝乾夕惕,呕心沥血,春华秋实,终于报捷。图文并茂,争相传阅。桑梓流芳,聊慰平生!
数十年来,每逢要事,触感动心,无论悲喜,辄有笔记,积稿成摞。屡屡喟叹:时乖命蹇 但是总不甘心!由于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因而习作只能以顺口溜居多,无奈之间 只好望洋兴叹了。但不论优次 每一篇都是竭尽全力,煞费苦心 修改再三,无一篇不是倾吐心血凝结而成的。因而,且不管别人如何看法,甚至不屑一顾。但他自己永远是敝帚自珍、弥足珍贵的。2016年冬集结成册,取名:《诗苑雅韵》。诗选书成,引起多方关注,备受左右好评。
2017、2、17、长安电视台前来摄像采访,2、20晚及后来长安新闻播放了多遍,并发到了腾讯视频网上。2016、12、入编由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编辑的《长安文学集结号 — 长安作家及作品名录》。仅一农民 又非作家、忝列风雅之班,都岂不有辱大雅之堂?惭愧,惭愧!
2017年春末夏初,有幸赴北京一游,大开眼界。归来乘兴撰写游记《春暖京华》,意为留念。也可为没去过北京的人作一些简略介绍,亦乃初衷。2018、5、4、在“京兆文学”网上首刊(第一期)。实在没料到,反响强烈,评价颇佳。第一天就有500多人阅读,这些天来阅读者陆续竟逾千人。还有许多人抒情留言,热诚点赞。喜出望外,甚感欣慰!
声明:本文转自《灞水两岸》文学平台
亲爱的读者朋友大家好。敬请大家继续关注、支持《神禾塬文轩》。您的每一次关注都是对本平台莫大的支持和对作者最大的鼓励。欢迎大家指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