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照寺 暖风薰得人欲醉
郑亚水/文
禅宗作为佛教内的一个宗派,它的目的与整个佛教的目的是一致的。禅是梵语'禅那'之略,意为静坐默念。并不只是静坐,还需要'默念',对所有经历与学习,'反刍'思考,得到觉悟。儒家至圣孔子在《论语·为政》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有对'禅思'的重视··闽南语说'口头禅',已经进一步了,这里的'禅'已发是指静坐默念后的觉悟智慧,成了大家已经公认了的日常惯用话。如果说禅宗不是佛教,或者说是非正宗的佛祖'教外别传',那就错了…当年佛教传入中国后,分成法相、三论、华严、净土、律宗、禅宗、真言、俱舍、成实等不同宗派,近二千年与中国本土儒道激荡交融…佛教经过八百年中国化实践活下来,也就是剩下禅宗一脉…这是有'大乘气象'的中国人对佛教发展的贡献,其智慧成果在唯一由中国人六祖惠能的口述《坛经》中…这是佛教的《论语》,犹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思想。
目前中国与日本、韩国、朝鲜等东亚佛教文化,都属于大乘佛教禅宗这一脉的发展延伸,西藏、内外蒙古等宗教活动的属于佛教密宗,而影响东南亚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地的佛教属于'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根本区别是,不相信'人人具有佛性'也就是觉悟的慧根成佛的种子,恰如闽南人的'口头禅':'牛牵到北京,还是牛。','水鸡确变,也是青蛙脸。','教到死也不会。'等。龙海区太武山下的普照寺,可能是一个佛教文化奇葩,由'大乘佛教区'的港尾镇卓崎村俗名王美逑和尚,远渡重洋去南洋传教,修成了'小乘佛教'的果位,然后再由唐山中国投资过亿毕其功德修成而成了,具有东南亚建筑风格的'小乘佛教'道场··一些活动的仪规完全不同于本地传统佛教文化…您,不妨身临其境,感受一个异国风情、丛林新貌吧!
和尚是咱中国出口的,叶落归根的积造,却是'小无相功'式的南洋小乘佛教文化…'大乘'与'小乘'啥⊙∀⊙?意思呢?都是渡船的工具而已,从此岸到彼岸,从俗人变成佛,有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和涅槃等六个'津渡','大乘'是指大船轮船'小乘'指小船鸭母船,现在看普照寺不是中国古刹,郑和下西洋那种长四十四丈四、宽十八丈的大帆船,似乎是一艘豪华的顶级邮轮…由中国和尚当老大的南洋佛禅艨艟,正承载着一批'太武凡木'信士驶向,远方的蔚蓝彼岸……能过溪渡浆就行了…修成正果到了彼岸,风光一样美好,都有'面对大海,春暖花开'吧!我看着妳,妳看着我,眼睛里有眼睛,就这样站着,风吹它的风,叶子遥着叶子…一动一静,就很美好,这都是'禅那'的境界!
到了太武山下的普照寺,不同于闽南其它地方的寺庙的南洋建筑,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受。作为小乘佛教的道场,其修行的指导思想,最基本的就是’四念住'。在`四念住'中,一是观身不净,二是观受是苦,三是观心无常,四是观法无我。一般人能修持到`四念住',已经有很高的修持水平,虽然未必达到菩萨`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境界,也有罗汉的无忧无虑吧!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罗汉与菩萨的分别。
所以,普照寺的香火在南洋很旺,返回唐山故乡,仍然有一席之地,这也是佛教文化!
作者简介
郑亚水,笔名梧闽,福建省漳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文学荣誉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15年春,经中瑞两国相关部门批准,被授予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称号;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林前也有苦山桃》入围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大奖展播;《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