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世界没有净土 但可以“心净”
郑亚水/文
这个娑婆世界没有净土,但咱可心做到‘心净’。这个殊胜唯有慧根并且觉悟的人,可以静享这个妙乐!
《七律•古刹》
遗寺翼悬拨日月,闲端云海瞰寰间。
松筠笼雾青山远,崖涧飞亭碧水拦。
院宇斑驳钟鼓老,菩提苍劲古藤盘。
岚风常扫佛前秽,垂眼娑婆自在莲。
这是龙海紫泥人、作协会员江斌元贤弟游紫云岩的赋诗,写的很好,尤其是‘岚风常扫佛前秽,垂眼娑婆自在莲。’外观的可堪忍的娑婆世界,并没有净土…观自在菩萨‘自在莲’那个心净的禅意是存在的,在哪里呢?在自观的‘心中’…
娑婆是指堪忍、能忍、忍土。娑婆世界(梵文: Saha-lokadhatu) 是指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又由于此世界的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又称“堪忍世界”如今谓之现实世界。
娑婆世界,中文读音suo po shi jie;娑婆,梵语音译。意译“堪忍”。为释迦牟尼佛教化的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堪于忍受诸苦恼而不肯出离,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
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个“大千世界”,人们常将“大千世界”称作“三千大千世界”。宇宙由无数个大千世界组成,所有的大千世界都在成、住、坏、空的过程当中迁流变幻、循环不息,没有片刻的静止。每个大千世界过去、现在、未来时时对应有佛出世,教化着那里的众生。
又有诸佛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表其无畏与慈悲。又译作杂恶、杂会。谓娑婆国土为三恶五趣杂会之所。此外,娑婆一词原指我人所住之阎浮提,后世遂成为——释迦佛所教化之三千大千世界,而总称百亿须弥山世界为娑婆,并以释尊为娑婆世界之本师。
佛经里说的娑婆世界是指“人的世界”,也便是永远存在缺憾而不得完美的世界。熙熙攘攘,来来去去,皆为利往。人活在这娑婆世界中就要受苦,而这苦字当头却也不见得立时就能体会。便是体会了也不等于解脱,看的破却未必能忍的过,忍的过时却又放不下,放不下就是不自在。苦海无边,回头无岸。但凡是能叫人真正自在的东西,总是发于内心的,所以岸不用回头去看,岸无时不在。古灵神赞禅师有一首诗偈说:“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过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信平生被眼瞒”。很多人总是冀望找寻来时的路,唯恐丢失了自我的本真,却常陷落在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境地里。
然而,地大海大天更大,让一个‘心量’比‘海量’或‘天量’还妥妥要大的地方,保持清静难呀!而真正开悟的人,真正有见地能观天象的人,不会逃避现实世界。而有一种周敦颐《爱莲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净悟,我看龙海文化人方滨潭写的诗《雨中莲》有这种修持,如下:
【雨中莲 】
今天雨水未曾停,
踏青美梦可已醒?
推窗凭栏明眸望,
一方池塘有靓影。
含苞待放飘清香,
出淤不染惹谁惊?
高风亮节品格好,
好运连连最高兴。
两只蜻蜓在含苞欲开的荷包尖上,‘小荷刚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那个蜻蜓点水式的瞬移交配,虽然没有人类做A的时间长,也不见得没事情意绵绵的惬意吧!
‘心量大于宇量,一尘一世界,一个宇宙也不外一尘。’,人的想象力…心量无限!
这无限的心量,可以清净下来,不思善不思恶,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无意识界,无无明也无无明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也…这是《心经》里说的‘究竟涅槃’那个心净的境界与禅那吧!
惬意吧!改惬意吧!其实说这句话时,已经有人类的恬不知耻,甚至蜻蜓也不知所云。正如庄子与惠施一起郊游,庄子看见渊中游鱼,感慨对惠施说:“你看,那群游鱼,真的很快乐!”惠施反诘云:“你不是游鱼,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庄子笑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感受了鱼的快乐呢?”…其实,‘蜻蜓点水’或蜻蜓立荷花苞…那个瞬移,是不是真的有惬意,我其实不知道,而我现在所盼着的境界,是化作公蜻蜒与另一只母蜻蜓,不去蜻蜓点水,那可能在放蜻蜓的受精卵,属于人类农民春季耕耘播秧的辛苦劳作;也不这荷花苞尖的嘻耍玩艺…这可能是人类的‘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这都有噪动或烦恼吧,而我突然想起来了,贺喜的祝祠‘比翼齐飞’并没有准确把人喻义拟定是蜻蜓,当一只公的蜻蜓与另一只母的蜻蜓在春风中‘比翼齐飞’粘贴着冷屁股…那是它们一生的动中静享,这不是人类所能想到的,而人类的我,在娑婆世界中,总是有苦恼,往往是欲望太多,想得太杂…没有蜻蜓夫妻那样的‘比翼齐飞’…在空中静静的享受,慢慢地‘悬停’吧!心净才有妙乐呀!
作者简介
郑亚水,笔名梧闽,福建省漳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文学荣誉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15年春,经中瑞两国相关部门批准,被授予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称号;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林前也有苦山桃》入围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大奖展播;《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