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俗语也精彩
文/王玉权
客气话——越偏了
小时,常见祖父端着碗,用筷子轻敲碗边,向来人打招呼:越偏了!人家抱拳,客气地回应:偏过了,偏过了!那时的人,真多礼。我懂得,偏,吃的意思。可一直不解,吃和偏有什么关系啊?
读《红楼梦》,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回中,宝玉也说过,我们偏了。
查字典。偏,多义。①不在中间,歪,谁都懂。②副词,表示跟愿望、预料或和一般情况不同。如他偏要干,怎么偏偏是他?③单独着重一方,不公正。如偏听,偏信,偏心。④与正常标准有差距。如偏高,偏低。
对不上号。这偏和吃的关系仍百思不解。近来,翻阅朱延庆先生《江淮方言趣事》,才解开了这道谜。
越偏,是指越过主位而居偏位的意思。自谦辞,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偏,在江淮方言中,意思是我在您旁边的偏位上先用过茶饭了。表示对主人的尊重,也是自谦辞。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仪,是尊重的形式。《荀子修身》云,"人无礼则不义,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常见电视上播放国家领导人对来访者以国宾礼遇的盛大场面。上行应下效。我们小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礼,也不应缺席。常听人指责,这个家伙不讲理,不懂礼,跟他没得说头。失礼,是很被人瞧不起的。
诚如朱先生所言,礼仪有时比能力学问重要。与人相处,即使你能力强学问大,那也不能摆跩,看不起人。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尿你。
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中,重礼、义、廉、耻,很有道理。
几个方言字
口语中,有许多光会说不会写的字,略举几个。
扚,di,第二声,敌人的敌音。如常说的扚胡子,扚白头发,扚去猪爪上的毛。
潽,pu,第一声。比如说,粥锅潽了。方言中常说,这个人哪,懒到屁眼沟了,油瓶倒了不扶,饭锅潽了不管。
㽹,范音。如恶心㽹㽹的,作呕,很难受,直想吐。
概,一般读作盖音,大概、气概、概括等。江淮方言中读作该音。意思是把多余的量减少些的动作。如饭盛多了,给我概掉些。
据考,古人在粮食交易时,将斗、斛等量器刮平
时,用竹片或木片做的概尺,平入平出,以示公平。
佮,读割音。江淮方言中有共有、共同的意思。如一个大烧饼,我俩佮吃。两兄弟房屋砌一排,佮一架牌山。
火笃,手机上写不了这字,火字旁加一笃字,念夺音。小火慢煮的意思。如麻咸菜火笃豆腐。这道菜要火笃千滚,火功才到家。
㮟,Kα音。吃瘦肉等粗纤维食物常会㮟牙。紧夹、紧塞的意思。会意字,在两根木头之间硬塞进一块石头。
扒灰的演绎
乱伦通奸,古《礼》中称为聚麀(音优)。麀,母鹿。聚,指两代公鹿共一母鹿。犹如人类中父子共一女人。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文胆包天,操刀捉笔,在为李敬业讨武后檄中,历数武氏罪状,其中有这么一句,“陷吾君于聚麀",掀开了武氏罗裙,将武则天的丑事公诸天下。文弱书生的何等魄力!
武则天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小妾)。太宗死后,又成了唐高宗的皇后。痛骂武则天如畜生聚麀似的无耻、淫乱。椽笔如利刃,好家伙!他明知有杀头的风险,却义无反顾,敢于捋虎须逆龙鳞。文人风骨,高标千古!
初唐文豪骆宾王
敢喷狗血溅武皇
披肝沥胆世无比
丹心一片向大唐
武则天先事唐太宗,后事唐高宗,跟了父子俩。
公公偷媳妇,俗语称扒(音爬)灰,差不多一样,父子共一女。扒灰,这话从何说起呢?
过去烧草,锅膛内的积灰,要时常扒(音巴)。扒灰是脏活,因膛口低,要想把灰扒干净,必得低头屈膝去掏。膝部便污脏了。膝,媳,二字谐音。污膝转音为污媳。公公污媳的隐语一一扒(爬)灰,就此而出。巴音便转成扒字的另一音,爬。
这爬字何其形象传神,公公爬到媳妇床上去了。
据考,公公污媳,用扒灰这隐语,最早见诸明代《初刻拍案惊奇》一书中的唱词:
"不是偷东西,敢情是老没廉耻的要扒灰。"
这里的扒灰是隐语,暗指公公偷媳妇。
现在,早已演变成人人明白的大俗话了,毋须解释。
梳理下。聚麀——扒(巴)灰——污膝——污媳——扒(爬)灰。大概这就是这句大俗话的由来。
常出席人家的婚礼盛宴。这是很喜庆隆重热闹的仪式。每见好事者用彩纸糊个高帽,扎个掏灰扒,用彩绸牵着主家的公婆俩上台,还把小俩口也硬拽来和公婆相拥。主宾都乐得合不拢嘴,彩屑飞扬,乐声高亢,掌声雷鸣,闹死了,笑翻了。无比欢乐的浓重氛围,把婚礼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这种无厘头的过火的热闹,想必各位都见识过亲历过的吧。
民间婚礼上的闹剧,满足了一时的感官剌激,大抵是为了寻开心。
聚麀,太文;扒灰,太俗。反正就是指乱伦那么回事儿。关于乱伦,正史上有记载。稗官野史上更是恣意发挥,大肆渲染,令人意乱神迷,煞是好看。文学戏剧方面,有演义有曲目。上至皇室宫闱,王侯深宅,下至细民百姓,古今中外的普世现象,不足为怪。
即以中国古典四大美女来说,她们的故事中,也无不牵涉到聚麀扒灰乱伦的内容。
《吴越春秋》中的浣纱西施,被男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充当了间谍角色。吴王夫差中了美人计,迷乱、荒淫、怠政、失国。越甲吞吴,越王勾践得以雪耻复仇。西施完成了使命,逃出馆娃宫,随老情人范蠡泛舟而去,结局算好的了。
《昭君出塞》中的明妃王嫱,以柔弱女儿之身,肩负起救国救民的重任,奉旨和亲,嫁与匈奴呼韓邪单于。老王死后,依胡地习俗,改嫁老单于儿辈,甚而又再嫁其孙辈。一生亊胡人祖孙三代,真是逆天的奇耻大辱!昭君一身系天下安危,只得忍辱负重,终于梦断异邦,抑郁而亡。
当年昭君出塞时,汉明帝方得亲睹真容,惊艳之佘,怒而枉杀画师毛延寿。君王贪婪美色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卑微宫女王嫱的故事,苍凉,悲壮,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
貂婵的际遇和西施类似,不同的是,一为两国之间的阴谋诡计,一为官场上的勾心斗角。
为行使美人计离间计,先事奸贼董卓,后事有勇无谋的匹夫吕布这对义父义子。可叹美女貂婵作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最有名的,要数杨贵妃唐明皇的故事了。白居易的《长恨歌》,戏剧《长生殿》《贵妃醉酒》等等,使之艳帜高扬传播天下。
其实,杨玉环本来是嫁给唐玄宗儿子的。君王惊艳天生丽质的佳人,来了个半道截胡,命人将一乘花轿抬到自己宫里去了。老子抢了儿媳,杨玉环得侍君王侧,一家子鸡犬升天。三千宠爱集一身,君王从此不早朝。乐极生悲,渔阳鼙鼓动地来,马嵬坡下香魂销。白居易长叹,“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尽期″。饱受安史之乱的浩劫,老杜痛哭流涕,“国破山河在,春城草木深″。
这个李三郎(指唐玄宗李隆基),既开创了开元盛世,又葬送了大唐繁华;既是有为君王,又是历史罪人。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四美的故事中,无不充塞聚麀扒灰乱伦这些乌七八糟的内容。何止脏唐臭汉,一旦人欲横流,连法律底线都敢突破,何况乱伦之事仅受社会道德法庭的谴责和审判!说是红颜祸水,只不过是臭男人的甩锅与抹黑。在男权社会中,红颜自古薄命,才是历史的生活的真实!
饮食男女,天赋之欲。你总不能堵住天下众生悠悠之口,让人们去说吧。茶余饭后,人们对此类内容往往津津乐道,具有浓厚的兴趣。苦于生计奔波,难得一夕清闲,权当一碟开胃小菜,嚼嚼品品,也许能多喝一杯小酒,多啖半碗干饭呐。
【作者简介】
王玉权,江苏高邮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