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伯父的记忆(组诗)
马维騄(山西)
自报成分
从小随爷爷精习医术,
长大到外地开了个药铺。
半辈子辛苦攒的钱,
全置办了土地和房屋。
土改时划成分先让自我评估,
可伯父竟然主动去报了个地主。
说地主就是土地的主人,
与家里的情况比较相符。
却不知这个身份到手,
就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
让家里三代人,
身心承受了无尽的痛苦!
仁心柔肠
一生谨遵医者仁心,
不知救了多少病人。
只要患者进门,
总是热情如亲。
不管近邻还是远村,
无论家富或者家贫;
急诊有请必去,
哪怕夜半更深。
医酬大多是些小麦玉米,
给不了的就用本子一记。
结果多年累积的几万斤人情,
全和花圈相伴付之一炬!
灾年训侄
生逢三年灾荒,
人人面瘦肌黄。
我在外村念书,
每周两趟回家取粮。
因为实在饥饿难受,
有一次多拿了两个窝头。
结果伯父直追到学校门口,
把我训的脸红心服——
他说家里孩子不分手背手心,
在吃喝上必须要一视同仁。
你多拿一点姐妹就要少分,
做事情绝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做饭称粮
家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生活上却非常律己。
严守国家月供二十八斤标准,
每顿做饭都要称准粮米。
我曾打诨他的做法多余,
他竟认真反驳我的质疑:
凡事有预则立,一点不能大意,
不然今天吃稠,明天就要喝稀。
这个习惯他一直坚持了多年,
直到日子富裕才渐渐放弃。
现在想起他的做法和话语,
满眼都是流不尽的泪水!
逝不瞑目
因家庭成分不好,
孙女上不了高中。
哥哥无奈,
让女儿改成嫂子的姓。
伯父为此内心大恸,
直到病重仍再三叮咛——
切记以后劝你哥嫂,
一定要让孩子认祖归宗!
遗憾的是,伯父到离世,
也没能心想事成。
我只能把孙辈改姓的消息,
在清明时节说给他听!
简式葬礼
八一年端午节刚过四天,
伯父便因病不治匆匆而去。
葬礼上没有惊天动地的锣鼓唢呐,
也没有声响嗓亮的艺人洒泪唱戏。
在灵堂前,
只有收录机凄凉悲婉的哀曲;
在陵园里,
只有不孝的儿孙们痛苦流涕。
我知道,让伯父风风光光的驾鹤西去,
这是对一个悬壶济世者应有的敬意。
可当时好多的倡议与禁忌,
却让我这辈子都后悔不已!
感恩伯父
伯父一生从医,
却始终钟情土地。
既然他喜欢做土地的主人,
我就尽量满足他的心意。
我为他写了好几首诗,
都让他以农民的身份出现在诗里——
有的扛着镢头,挥汗如雨;
有的脱掉破衣,满脸欣喜……
啊!离家四十多年的伯父,
你现在的日子可舒心如意?
不管你在天堂里务农还是行医,
我每天都在梦里等着你的消息!
作者简介:
马维騄,山西省夏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山西省作协会员,山西省诗词学会、运城市诗词学会会员,运城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运城市作协理事、夏县作协主席。出版有《心声》《歌声》《守望生活》《难忘昨天》《庚子诗痕》《辛丑诗心》等10余部诗文集;曾多次在全国诗歌大赛中获奖;有作品入选多种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