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读自己本民族的经典
作者/马祥
一个民族、一种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的原因就在于古人留下了智慧,而后经过成百上千年的沉淀形成文字典籍,后辈儿孙不断再从中汲取营养,最终形成体系,以独特的魅力,思维及生活习惯保存下来成为传统,在世界人类文明史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们常说:“要汲取古人经验,萃取其思想精华,一定要站在先人的肩膀上再眺望远方。”这是向来的路线,也应该这样去做。那么如何才能站在先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呢?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重视读自己本民族的经典,重拾先人遗产中的瑰宝,以达到为我们指引方向,排忧解难的目的。遇到任何问题,从典籍中与前人对话,省时省力,又能得解救之道,或许突然间的一句话瞬间就会点醒你,从此你的人生不在迷茫,充满力量。
想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先贤留下了多少治世法宝?多少益人教训?只可惜现在的人都不怎么重视这些东西了,四书五经,名著史料、警示格言……大把中国人到老也没正经读过多少,真是令人悲恸。一个民族,自己不重视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经典,那么谁又会来承担这份儿责任,继承这一种使命呢?多少传统典籍都借古文形式而保存着,不去研究,看不懂,纵然再多希世之珍,没有钥匙打开宝库的大门,仍然没有办法获取。
推动文化建设是最大最要紧的事情,是事关千秋大计持续可发展的事情,所有人都义不容辞,要尽可能去奉献,要以最大的努力保护住我们自己的文化,眼光要放长远,要注意培养文化的接班人,文化在什么都在,文化削弱或者遗失或许真的就只成为历史了。
——壬寅年十月五日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