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庄子》 会当水击三千里
郑亚水/文
《金刚经》《坛经》还未参透,座边沙发的扶手,又缘起摆着《圆智法师》闻思录,就似昨晚与陈宝石老书记、王建瑞老中医等在锦江道那千万公厕对面一一玖隆海鲜馆吃佳肴美味,在厦门舒友当大厨的海树与小红,把炒好炖成的菜接连上传,摆在我这只饿鬼山猴的面前一样的!
文化也有一些大餐,甚至是硬骨头炖虎尾轮如《周易》《论语》《孟子》或《道德经》《金刚经》等,《庄子》上来时,看了满满一桌的文化佳肴,不屑一顾曰:'这都是死人讲的话,人最大智慧不在这儿。前人已經死了,有些话也别当真!'于是庄子讲了《折轮》的典故,战国的一个七十多岁的老木匠,比今闽南石码木匠卢道强或陈预果老十五岁左右,仍在齐桓公的王府修理马车轮,齐桓公踱步走来,不忍问道:'老伙啊,怎麼了,不叫儿子来干,自己年龄这么大了,还这样辛苦?',老木匠这才露了真情:'给大王修车轮马虎不得,我做车轮五十年了,才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这种经验说不出来,写出來的也不是全部的智慧。所以,刚才经过堂前,看大王您在看古代圣贤的书,忍不住劝您别看了,那也是死人的糟粕呀!'齐桓公听了深有所思,赫然开朗,进行改革图治,终成春秋一霸。尽信书不如无书,而看有字的典籍,不如去实践学习无字的经验,这种'得之于心应之于手'的经验,大概是人最需要的智慧,这需要的实干践行的结晶!
不过话应該说回來,自一九九二年我去读厦门大学干专班,结缘圆智法师所闻教诲,并不是'聒碎鄉心夢不成',而是反复验证非常准确,比如他当时对我說:'此后廿年,官场买官卖官盛行,你千万别买,别急功近利呀!'我差一点犯错,真的很准!现在他又说:'未来三十年,中国儒释二家传统文化将盛行全世界。'现在已见端倪。漳州籍台湾预言家曾仕强也说'中美对决的最后一战是文化战争。'嘿嘿,有闲还是多读些好书有大利益,包括《圆智法师闻思录》,桌上还剩几本,欢迎群友来索取,送完为止吧!
作为闽南佛学院原教务长圆智法师,见面时并沒有叫我学习他的佛学权威《中观论》智慧,而是叫我多读道家次祖《庄子》,在佛教未传入中国之前,庄子的智慧就是佛陀的大智慧,'佛说,是名,即非'逻輯思維是《金刚经》的辨证法,'一切法空'佛祖讲了七七四十九年的法,最后的《涅槃经》又讲'我净常乐',对人世间的'苦集灭道'四谛法进行了'否定之否定',在新的境界上实现再'肯定'!所以说:佛学有'自我革命'的创新精神!
一个人,不必到了受挫折,无路可走了的时候,才去找《庄子》,1992年底,南普陀圆智法师预知桂其明老书记,马上会有官场风波…临行时嘱托我送他一本台湾学者点评《庄子》,予备文化补料或精神释怀··从此,我对道家次祖《庄子》有了一种潜意识的眷恋···无聊的时候、痛苦的时候、受挫的时候,总是不经意想起了《庄子》,从二十多岁读到快退休,融融春光,炎炎夏日,潇潇秋色,凛凛寒冬,阅久弥新…鲁迅先生说《庄子》:'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它一会儿像个水灵的村姑小芳,清丽俊美;一会儿,又如半老徐娘,风韵犹存··
当然,也可能是呢喃的姥姥,顾盼暖爱…
这就是庄子的独特魅力,芸芸众生熙熙攘攘,无不是'利来利往',至少也为'顾名思义'…总免不了烦躁不安或者无所适从,此刻的古印度佛陀说'我觉悟了',成了佛,他想告诉众生一起成'佛',怎么样成'佛'呢?那就是远离'颠倒梦想'…而此刻之后不久,庄子睁开了眼睛,恳切而真诚地告诉人们一样的道理'远离颠倒梦想'…如《秋水》中的大鹏,放空自己俯视生命的渺小,不必汲汲营营于犄角旮旯,保持一种《逍遥游》的安宁快乐、清净自适、跃然灵动!
晚年的庄子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玑,万物是我的陪葬,我陪葬的物品不够完备吗?'一个行将就木的人,头脑还那么清醒睿智,在面对生命既将终止的大限依然有情趣,以极冷的眼光,表达了暖暖的大爱··证明他是一位无忧的哲人、真人或至人,《庄子》犹如《心经》也能:'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萝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所以,在华人的世界中,有两个中国人的思想影响深远,一位是孔子,另一位是庄子,孔子为世人设计了一套适用于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而庄子,则想为世人找到一种活得轻松的自然之道…没有名利羁绊的乐逍遥!
所以,劝您读点《庄子》,这是我的真心祝福!
毛主席有诗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中的'水击三千里'诗词出自于《庄子·逍遥游》。
当年,儒家创始人孔子抱着一只鹅,向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聃请教问礼。老子向孔子讲了许多道理,包括'游心于物之初',这就是'有物混成'的因,凡事从源头起因去把握,从极简极素中'人法自然'。
老子曰:“欲观大道,须先游心于物之初。天地之内,环宇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性不同。所同者,皆顺自然而生灭也,皆随自然而行止也。知其不同,是见其表也;知其皆同,是知其本也。舍不同而观其同,则可游心于物之初也。物之初,混而为一,无形无性,无异也。
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齐物我也,齐是非也。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一般说道家是老庄哲学,《庄子》更似是一位提倡'道法自然'哲理,又善于用文学的'文载于道'表扬老子的'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的消遥自在。'观自在'是佛学觉悟的一种状态,道宗庄子似迢迢牽牛星,一篇《逍遙游》让国人脱离庸俗,返璞归真,自得其乐几千年,真的有毛主席诗句那种'冷眼向洋看世界'的冷竣智慧,自由自在,潇脱超然吧。嘿嘿!
为啥'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因為人的心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客观世界可以提供的可能或条件是有局限的。平常读点《庄子》,能够让自己跳出我外看我,破除'我执'冥顽不灵,而有了'不如意'的如意精神寄托或备胎,找到继續活下去而有《逍遙游》的老子函谷关!
附件:
庄周 〔先秦〕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皲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皲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作者简介
郑亚水,笔名梧闽,福建省漳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文学荣誉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15年春,经中瑞两国相关部门批准,被授予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称号;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林前也有苦山桃》入围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大奖展播;《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