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 我的'老支书'
郑亚水/文
我在农村生活了十七年,又在乡缜工作了十七年……现在掐指一算,大约能再活十七年吧!十七是我的吉祥数字,十七岁那年,我考入了中专,从此改变了我这辈子当农民的命运…从此,在紫泥、角美、九湖、颜厝以及港尾、隆教的乡村驻村十七个年头,从工作队员到队长、片长…让我受益良多的所驻或联系较多的大队(村)老支书,有紫泥的城内郑全、陈海松,南书陈幼毛,紫泥吴祝山,巽玉陈建钟,溪霞陈翻根,溪乾康猫母,角美的金山林英国、田里王瓦、白礁王加福、吴宅卢炳全,九湖的洋坪欧阳和成,岭兜李扁头,下庵陈杰森,长福朱老柏、朱笃昌、朱江兴、朱子路,,林前郑庆鸿、田乾郑顺民、蔡坑林亚容、林英俊,木棉陈顺亮、恒巷李万坤、林下郭建池,颜厝的古县郑森长,林墩刘海防,水头蔡清福、路边郑龙云、上溪蔡阳水等37位老支书,至今已经走了一大半……还剩下不到一半,今天周未,特地跑到颜厝,看望了水头村的老支书蔡清福与林墩的老支书刘海防同志,他俩都已经年过七旬了,一见面就有讲不完的话··
解放后,作为公社或乡镇的下一级大队或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基层战斗堡垒,支部书记是领导核心或群众的领头雁…上头各级的路线、方针、政策、计划和任务,最终都要落到大队(行政村)头上,俗话说'上头一下比,下面做到死。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支针。'拿针提线的他们曾经是土改积极分子、三面红旗的标兵、部队的五好战士、农业学大寨的劳动模范、’文革’期间的’保皇派’、改革开放的拓荒牛……没有政治上的可靠或者工作上的奉献…想当上'支部书记',并不只是'猛房硬角',或组织认可,更重要的,必须有党内威望与群众基础…是千里挑一、百中拨翠的红色才骏……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整体形象,焦点总是体现在'支部书记'的个体上,在农村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有他们的汗水、鲜血甚至是一生的生命…
如何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良心或责任,为了'老支书'…因为他们给了我的灵魂,就像《唱支山歌给党听》歌词一样'母亲只是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永远照我心…'。而最初给我'初心'印象的党员形象,我曾经写的一篇《梧桥 也有土粪阿扁》中的'土粪叔',而当年步文公社党委委员、梧桥大队的'老支书'吴鸿同志,不久前却上吊走了…消息传来,让我无比震惊…一个好人,一个一心为民优秀的'老支书'…结局却如此悲哀,探究起来,也是'贫病'交加引发的……所以,梧桥的老大队长郑高生对我说'以前,村主干真的不如民办教师…坚持到最后,民办教师都有四五千退休金…',而今天老支书蔡清福同志今天却带着感恩的心,对我说'干了21年的党支书,现在一个月领800元…很好了!'
洋西村是梧桥的亲人社,那一年,为了完成小学二基达标,培养好下一代社里的孩子,郑霜高同志二话不说,马上捐献了自己十多年经商办企业积累的二十万元,在九十年代初,这是可以到石码镇区购买2套商品房的数呀!一个'支部书记'的诞生,不是'空穴来风'的……'全国人大代表'的荣光属于光荣的正确的人,伟大是伟大者的足迹…
'老支书'是不应该被遗忘的,他既使走了,也会活在百姓心中,他的善行德造因果律…常常会发生在子孙后代上,这一点,我从洪坂村'老支书'刘海防身上看到了,虽然后来种种原因,他干了将近三十年的大队干部、党支部书记,退下来没领过补助…今天,他见我特别欢喜,原来不是他家埕里种的'蛋黄果'快熟了……而是他的家门福有双至,一是和郑霜高有博士女儿一样,他的宝贝女儿考上了浙江大学准备攻读医学博士,而不久前儿子刚晋升某保险公司高管…年薪是一个七位数…积善人家,必有余庆焉!恭喜呀,我的'老支书'!
在《龙江颂歌》与'老支书'们茶聊…映入眼帘的初冬景色…有石榴花的多子多孙,有茉莉花的嫩白纯洁…祝愿,'老支书'们'夕阳无限好'吧!
溪乾'老支书'康猫母的儿子康建中的作品,赴全国画展参赛的国画《残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的'老支书'的鲜艳映日的风采已经不见了……留着《残荷》上似乎还有难忘的风骨…
作者简介
郑亚水,笔名梧闽,福建省漳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文学荣誉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15年春,经中瑞两国相关部门批准,被授予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称号;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林前也有苦山桃》入围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大奖展播;《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