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港 鹧鸪菜
郑亚水/文
小时候,有一个乐趣,就是到老家梧桥村祠堂石板埕上,去围观''打盒卖膏药",在梧桥的农耕时代,老百姓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凿井饮水挖塘养鱼,农业生活中的男女老少或挑粗犁铧,农夫的身体难免扭曲挫折,或者疲劳伤筋,常常发生腰酸背疼的老毛病,甚至连营养不良造成的“妇女白带”或者男人青春期作梦遗精也在所难免。而山场农民人头壳简单,思维也简单,认为有效果的东东最切实际,有病时对于去城里请医问药,总感觉到麻烦,除了大病危急...
这种状态加上蒙昧,让一些城里人或者外来客钻了空子,过去做多的是杂技''打盒卖膏药''的人,在这里有生意也有人气,其中包括老家梧桥这份市场!
那天下午课后,为了改善晚膳伙食,我跑到梧桥河去摸石螺田多(河蚌),隔壁小伙伴水蛇仔敲打着一面黄褐色的破铜锣,颠跑过来嚷道“晚上,看(⊙o⊙)轰现",龙文农村将''打盒卖膏药''叫做“轰现"(安徽凤阳),小时候的理解是,先制造轰轰烈烈的轰动氛围,然后再把膏药变现成''纸字''人民币…嘿嘿嘿!
傍晚时分,梧桥老宅旧大祠堂石埕上,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的社员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不下五百人,人声鼎沸…隔壁元水叔,因为去年农历三月十三日闹热时,大道公生日“犁红公”活动时,被一个小屁孩放了一门天地炮,那门天地炮走偏了,歪打正中他的左眼,变成了"独眼龙'',他只是骂了一句“社里人小孩不懂事”,要是现在城里人计较起来,炸瞎一颗眼睛算是重伤害了…没拿个30万不和解,据说当年元水叔只是涂了"马应龙眼药膏"而已,花不到3元钱了事!
而那支马应龙眼药膏,正是看凤阳时买的…上个月看凤阳,隔壁元水叔可是花了百元大票,抢了一叠狗皮药膏,如今既不能做红龟果吃,又不能丢了当肥料…所以,对\(^o^)/今天看凤阳产生一点受那蛊惑人心的下套反应,有点跚跚来迟…
今天看(⊙o⊙)凤阳,别有一番风味,四盏水泡气灯…把旧祠堂石大埕照的如同白昼,看起来耍猴戏的人是有备而来的。怪了,今晚看凤阳的社员怎么不似以前吱吱喳喳,欢声笑语呢?而是鸦雀无声,空气很沉重,有什么鬼啊!
我穿过人腿森林,贴着石坂埕…像钻被窝似的钻到人群前面,眼睛碰到一瓶大药水玻璃瓶,我以为是供应啥饮料,用小手刚要去碰碰…不料惊动了正在场中表演''凤阳"的阿肥仔,他迅敏地走过来,提起那瓶装有(~o~)Y东东的玻璃瓶,环饲围观的社员群众,大声嚷道''社里阿公阿伯九婶婆,好兄弟,小朋友…来,来,来,看(⊙o⊙)看,看祥细一点,这瓶里装的是啥东西…''。堂姐茶花探头问''面线吗?'',啪啪啪拍胸三声,只听他说''这不是面线,这是全区医院消化科周医生替我收集的,上个月长泰岩溪,一个二百斤重的阿肥仔,比我还更肥,死的时候不到一百斤,柜腹肚都是这东东一一寄生虫,有面虫,有勾虫··",隔壁元水叔急了,
''为什么会生种虫呢?''。阿肥仔敲了一下那面破铜锣,''哐哐''二声,接着说''这都是乡亲们吃出寄生虫来的,寄生虫的卵在粪坑,挑水浇菜后,这些寄生虫卵随雨水流入河埭鱼塘,躲在石螺田多里腹里,大家再去抓来煮了吃了,回到肚子里又生出了几十条,上百条象面线这样的寄生虫,粘在胃肠,吸你的血,吃你的膏…直到骨瘦如柴,慢慢死去!''
妈的,我傍晚才“咚咚咚”三碗头饭,吃了很多炒石螺,田多(河蚌)汤…听那阿肥仔说二遍,顿生狐疑不止,一会儿感到肚子在疼,有勾虫在咬在钻……
阿肥仔继续说“只有我这祖传的好药,好药因为好德,流传了三百多年,是俺祖公去南洋,从石码月港带回来的,很正港,所以叫''正港,鹧鸪菜'',大人一包,孩子半包,专治寄生虫,有虫治虫,无虫保健……”
"一包十元,卖了为止''。人群中顿时传来抢购声"来来来,我卖十包","三十包”独眼龙元水叔又出手了,我赶紧从堂姐茶花手中抢过来一包,像箭一般奔跑回家,急急忙忙用吃饭的粗碗装满凉开水,一口吞噬那包''正港的鹧鸪菜",那天夜晚,我睡得很香,做了个好梦一一''肚里无虫,天下无贼''
哎!这天看凤阳,本以为会看到“放蛇”,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我老是在看自己屁股下,有拉出什么虫没有。这放虫的''凤阳"把戏,比上次那“放蛇”的跌打拳头师厉害多了!
作者简介
郑亚水,笔名梧闽,福建省漳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文学荣誉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15年春,经中瑞两国相关部门批准,被授予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称号;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林前也有苦山桃》入围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大奖展播;《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