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艳艳 远去了‘凄美’
郑亚水/文
清代作者张潮有言:“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
懂美之人,对身边的人、眼前的事是深情的,精神天地也是极为广阔的。
他不会被忙碌牵绊、琐碎绞缠,不易陷入焦虑烦躁。因为懂得如何发现美,就算生活一地鸡毛,也依然能把日子过成诗。曾有西方哲学家惊叹:“中国人的美学,是一种感性之智”,它不仅教会人们用美的眼光审视生活,还教会他们如何与这个世界和平共处。
现实生活中,越是深谙美学之人,越能撇开贫富,活出惬意风趣,令人羡慕的一生。
王琪这一曲《送亲》,凄美伤感又无奈,却有强烈的现实感。如果说有真正的自由恋愛体验,多数发生在古早如《梁祝》或《牡丹亭》。而我作为《八十年代代的新一辈》,也是超越了一些后人。当年讲的是文凭,吃米的城镇户口或吃谷的农村户口,现在讲的是银两或房子家当。四十年前,一张文凭大小,或一本户口的不同,城里或乡下的差别。很容易阻断那些一见钟情的缘起。这是人的自然性,有点纯粹的爱情味道。而社会发展了,又因为职业不同,收入的差距而分成三五九等。当年农村吃香的‘一书记二司机三杀猪’仅仅存一个当官的‘书记’有点吸引人。前年龙海一中组识派对,据說十几位未婚女教师与电力公司职工对上眼结了缘。我的一位老领导老姐的儿子大专‘大头斌’,竟然耐心等到美人归,一位在厦门工作的博士嫁给了他。秒杀了‘八十年代的青年我’。那一年,我作为中专毕业生公社干部,竞然让城里出生长大有大专文凭的太太下嫁'头无寸瓦'的农民子弟,嘿嘿!享受文凭上的高配,户口上的攀缘,实属不易。总之,我可能需要感谢祖宗遗传,太太第一次与我见面。因为这白面书生的‘白’吸引了她的眼球,这才有接触下去的续缘。熟不知道,人一接触多了久了就有感情,那‘有情人终成眷属’则自然而然瓜熟蒂落了。鉴于以前的体验和现在财富‘门当户对’理念变化,男士相亲再也不能靠皮白去吸引人或皮厚去粘贴人;只需要把房产证、银行卡或名车钥匙摆在桌子上,就是不讲一句话的哑巴,也是很容易‘抱得美人归’,沒必要再去伤感,或吟唱王琪这首《送亲》的凄美酸曲吧!
‘你家门前的山坡上,又开满了野花。多想摘一朵戴在妳乌黑的头发上。就象往日两小无猜的我们,玩起了过家家。捏上一对泥娃娃,我当爹来妳当妈。…’人长大了,理想还是过去的梦,可是世道变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新的也是旧的常态。你不能与时俱进,那么就剩下的伤感的情愫!人心思富,向往美好的生活。富在深山有远亲,前天去了白水崎玢村,参观了龙海道教协会陈春生会长的‘丹霞食品’企业,排列有序,琳琅满目的各种食品正在装车外送。他带我們参观了工厂和办公室,并坐电梯上了四层车间楼顶,哇哦⊙∀⊙!竟然是别有洞天,一个设施齐全的泳池,环配了雅室茶吧、文化走廊、卡啦0K、奇花异草、文物根雕、收藏玩艺等等,这是乡下的富贵人家!羡慕羡慕,没有嫉妒恨…毕竟创业不容易,成功了也该享受享受。有一个夹著的福报,子女婚姻幸福和偕,这都是百里挑一的反馈吧!
那卡拉0K唱的歌,第一首不是唱酸曲,而是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歌词曰:‘咱們的队伍势力壮’,多么激昂澎湃。他說‘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个农民家庭,与改革开放四十年国运一起兴旺,就似地球人都想嫁去中国一般,不需要让子女后代唱着凄美的《送亲》吧,嘿嘿!
作者简介
郑亚水,笔名梧闽,福建省漳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文学荣誉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15年春,经中瑞两国相关部门批准,被授予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称号;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林前也有苦山桃》入围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大奖展播;《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