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明格竹与菩提树
郑亚水/文
紫云岩,最美翠竹林,就在此后面。原来只是一排翠竹杆,现在成长为一片翠竹林,三年后从这排的二三米地下冒出竹笋狂长,连麻雀也来搭巢……
‘格物致知’就是实事求是的文化渊源,格:研究分析,物:各种事物,包括格竹子。致知:让自已有知识,进而有智慧,了解到因果规律。王阳明曾经在自家的后花园,每天看竹子,想格竹致知,一个月过去了,才弄懂竹子原来‘空心有节’,把心放空,守好规矩,有这两条已经接近贤达了,但还不是圣人,因为竹子定律是潜心钻地长根三年,第四年才狂长成竹林的,王阳明研究一个月的竹子,时间太短只到了‘空心有节’感知,未悟到了竹子定律!
古代佛陀出去修道,学着苦行僧日食一餐,夜盘静坐……在如今石码公园西路那种菩提树下,整整坐了七七四十九天,骨瘦如柴,忽然彻悟了因果律,原来娑婆世界的‘三世因果六道轮迴’是这样的……人‘生老病死’是一个小规律,如果说死了就死了一切断灭,那么人生似乎并没有意义。只是消耗了能量白度了时光,这主裁人生的灵识究竟有没?如果有,总是在‘六道轮迴’没意义,人生之后变狗生,狗生之后变蟋蟀,蟋蟀之后变燕子,燕生之后又有人生……多生累劫仍然一个普通的灵魂,在天上飘啊飘吧,这也是无啥意思!佛祖为这个无限轮迴的灵识,指明了一个去处‘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界谁也没有真实的体验,科学目前也未发现这个净土……早上我在阳台研究供孙女观赏的塑料水盒,里面有金鱼、乌龟和青蛙。我突发其想,我在有土地、空气和水的地球上活着,与这小盒子的金鱼、乌龟和青蛙活着,并没有不一样的局限。它们需要换水和添食,而我却一样需要空气和吃饭。它们不知道盒子之外的天地多大。我也不知道地球外的宇宙有多精彩,无法感受的暗物质与量子纠缠,唉!所以,既然咱无法证伪一个存在2559年的空谛梦想,就应该怎么说呢?活着,好好生活继续思考,每天再看看这竹林,这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的竹子定律,想要向着阳光长多高,真的需要不断地把自己的根扎进深深的土壤,并且力所能及地向四周伸展吧!
作者简介
郑亚水,笔名梧闽,福建省漳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文学荣誉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15年春,经中瑞两国相关部门批准,被授予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称号;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林前也有苦山桃》入围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大奖展播;《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