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晋峰】
司机梦
(下)
(原创 《家在山河间》
2022-11-06 发表于山西)
这期间,姜哥的妻子与他商量 ,要把家里的房产过在自己的名下,怕将来姜哥有债务危急时,牵扯到一大家子的以后光景。姜哥一听觉得有道理,儿子到了成家的年龄,眼下趋势还不明朗,不管将来发生多大的风险,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辛辛苦苦建成的这座院子。这院子要是没了,儿子结婚往哪住。没有房子儿子连个对象都难找。思来想去,觉得老婆这个办法还真是个完全之策。夫妻俩随即就办了个协议离婚,媳妇守着家业,姜哥继续在外头闯荡商海,下苦挣钱。
这一年国内放开家电与汽车市场,家电下乡,买车放贷。市场更加开放,金融推波助澜,一时间车辆暴增,运输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司机们打破脑袋争抢货源,竞相压价。最终导致发货运价降了一半还多。比如之前七米七的车上新疆,去时的运价一万二,返回配货价六千,来回费用六千多。而现在往新疆去,加长了的十一米长大车运费只有八千,回程配货运价四千元不到,往返费用却飚升到一万二还不够。运费低不说,公路全程高速了,过路费自然水涨船高。车多了,货少了,运费再低也得干,不然这贷款拿啥还?更要命的是,在西域等一个月也没有回头货可拉,人要吃饭,还得住店,停车花销不算,养路费那可是按月缴纳,一天也少不了。那几年所有玩车搞运输的都赔了个底朝天,几乎全军覆没。

路上车多了,各个关卡也大发其财,交通罚超限,交管罚超载。如上云南一趟,沿途从昆明到山东一路上经过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等省数十个县,几乎县县有罚款,处处受欺凌,逢检须买路,无钱难过关,正所谓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一趟运程下来算账,手头除了过路费票就是罚单,再扣除养路费、燃油费、司机工资,利润是夹袄倒小衫,越倒腾越赔本。
姜哥有一次运货上贵阳,在琴岛装车配货忙碌了三天,怕路上耽误了交货连夜出发。路过合肥一个地方,因躲避查车延误了一天行程,车行至湖南又遭逢滂沱大雨,洪水夺路,货车滑下公路,陷入水溏,价值几十万元的一车家电倾覆暴露于雨中。乡民们蜂拥而至,欲意哄抢。姜哥惊慌之中连忙报警求救,公家人来到现场,一车破损的货物侥幸保全,但车辆和人却被扣住。理由是车辆事故造成损失数额巨大,驾驶员须承担相应处罚。明明是现场就能处理的事,人家说要回到交警队处理。赶了几十公里山路,回到交警队,队长去接孩子了。本想认了处罚赶快走人,早日交货。可管事的人说现在是周五,人都下班了,让姜哥周一上午八点钟来处理。姜哥心中暗暗叫苦:运输这个行当从来时间不等人,不分白天晚上连轴转,迟到一天罚款一千。如今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何况自己还理亏。姜哥千般求情,万般苦诉,人家答应解决,于是,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

一个装修华丽的饭店里,人家吃完“龙蛇宴”后,一个个酒足饭饱,打着饱嗝,仍意犹未尽,又到了“歌舞厅”,吼的叫的,搂的抱的……姜哥心如油煎,火烧眉毛。盘算着这一次损失几万元的窟窿怎么补,侍候那些“爷们”的饭钱如何打发,只觉愁云又弥漫了惨淡的人生。
公元2000年新世纪来临。元旦早晨,一辆货车在杭州城外被追尾,后撞力迫使姜哥的车再撞上前车。车辆被扣,要交上保证金方可提车,车还须从杭州拖回青岛修理,货需要另找车代送,这一单赔的更大了;此时从云南又传回来消息:另一台车价值十多万元的货物在昆明城内一停车场外被盗,车和司机被货主扣作人质;济南又打来电话,说那辆双桥车变速箱报废,坏在高速公路,被交管拖走,五公里拖车费就要十万元……几经风雨,数度炼狱。一台近三十万元的大货车,一年下来赔本无数。卖也卖不动,想干又没有货源,最后以十二万元的白菜价出手。市场风云突变,大厦轰然倒塌,姜哥苦心经营的车队宣告破产。搞运输几年,不仅没挣下钱,以前的积累也赔得一干二净,银行贷款,外欠债务,姜哥背了一身。
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麻绳总从细处断。2006年姜哥的儿子从湖南阮江送货途中,轮胎受不了超载的重压,一下子爆了两条。晚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小伙子只身支起千斤顶换备胎。就在他刚换好备胎,弯腰收拾钢轮辋时被一辆飞快驰来的三轮车撞上。身体飞出去十几米,掉进了水潭里,那醉汉看四下无人,竟自逃逸。当天亮人们发现报警时,儿子早已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姜哥处理完事故,安葬了儿子,就再也打不起精神。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阔别已久的平陆县城时,却怎么也叫不开自己家的大门。原来姜哥只顾自己在外边捞世界,和老婆分开的日子长了,外边各种闲话早传得满天飞。老婆听说老公在外头包养的有小三,也打起了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各奔前程的准备。无论中间人怎么劝和,老婆说啥也不和姜哥过了。姜哥最后的希望破灭了,有人劝他来个鱼死网破,要回自己辛辛苦苦建的那座院子,哪怕一间房也算有个容身之地。姜哥思来想去,都怪自己没把握好时机,弄烂包了,与其两败俱伤,还不如成全前妻一人。入夜,姜哥喝完一瓶高度杏花村酒,走上斜拉桥,朝远处灯火通明的街巷看了最后一眼,翻过栏杆,一跃而下……
木警官讲完,叹了口气,惋惜地说:“你看现在多好!车管所这些年松绑了多少条条框框。驾驶证也不需要年年检,车辆六年内不用上线。车辆不烧油也不用交养路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真不该呀!”我也不由感慨地说:“过去驾驶员一年要集中学习四五天,要交钱才给你年检。一辆车限定只能有三个驾驶员,没车就当不了司机。如今那些老黄历早就作废了。”
木警官盯着我的脸,看了半天,最后表情复杂地说:“唉,现在回想起来,是不是咱们把他给害了吧?”
我知道,他在后悔那时帮姜哥办了驾驶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