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军旅,平凡一生
张殿忠
一九六九年正月初八,应征入伍,离开了自己生长十七年的老家小杨戈村,步入了驻扎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县莒格庄公社的9517部队,从此步入了火热的军族生涯!
在部队,经历了严寒与酷暑的锻炼,经受了战火与流血的考验,付岀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在新兵班,有时一晚上搞三次紧急集合,精神高度紧张,休息难得安逸;尤其是紧急战备训练,每个坦克成员要搬携一百二十斤的电瓶急行装车,自己不到一百斤的体重,付岀吃奶的气力才能勉强完成,就这样练就了自己强壮坚实的体魄!
为拦海造田,种稻养武,双手磨起了层层血泡,腿脚划岀了道道红伤,冰凌中筑起了十里拦海堤坝,海田里扬起了片片金色稻花。就这样造就了军人勇于吃苦敢于奉献的无畏性格!
野营拉练时,寒冷冬季睡过野外窑洞山坡;酷热暑期住过百姓的牛栏畜舍,每住一地一村,群众的缸满街净是必须的;进农田帮百姓收种庄稼是经常的;下矿井支援煤矿增产是常态;岀操、训练、学习、站岗、执勤、保养战车、拉练打靶,实战演习就是我们的全部生活。寒暑砺炼,摸扒滚打铸成了军人独特的“三八”作风。
一九七九年元旦前夜,我随第二梯队【坦克二营】,乘坐着装滿坦克、汽车等战备物资的列车急驶南疆边垂,加入了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临战行列。二月十七日凌晨,自己随着滾滚铁流!伴着隆隆炮声!肩负着战时技术保障的光荣任务,奔向那硝烟弥漫的战场!看到了勇往直前的战士,激励着自己奋力抢修被击伤的战车!目睹了流血牺牲的战友!激发出自己时刻准备流血或捐驱的无畏气魄。此次作战,自己组织协同战友,战地抢修了八台坦克和装甲车,恢复了相当于一个坦克连的战斗实力,使他们都及时加入了作战行列。虽然自己参战仅短短七天七夜的时间,尽管在敌人的炮火袭击中自己的身体受到了重伤!但想起当时那抢修抢救战车的紧张场面和战时技朮保障的战绩,想起自己曾为祖国人民做出了努力,奉献了热血,心中就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
回望过去,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是在军旅度过的,美好的人生追思也是在部队实现的。服役是义务,当兵是荣光,保家卫国自当责任,参战流血无怨无悔!这就是自己那时简单而朴素的认知。同时当兵期间认识了许多异地战友!打仗时结交了许多生死弟兄!到现在年过古稀还经常聚会叙旧,微信聊天,问寒问暖,互报平安,物质生活足丰厚,精神生活充实而快乐。一生值了!一世足矣!
专业到地方后,尽管自已还年富力强,但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工作环境不习惯丶不适应制约了主观能动性的挥发,虽然为本质工作也做出了努力,在地方工作二十几年也立过功,多次受过嘉奖,但自己还是感觉来到地方工作几十年,不如在部队工作十几年的劲头足贡献大,无形的遗憾,军旅的思念,心中时有显现。现在年令大了,怀旧心俞强,追忆战场的凶险和对牺牲战友的思念,目睹战场上战士们的勇敢和对天南海北战友的牵挂,时时刻刻充实着自己大脑的空间。
一生有苦有甜,有暑有寒,有惊有险,有成绩也有遗憾!这就是人生,品尝过百味,途经过曲弯!
这就是一个普通老兵的自我素描!
写于2022年“八一”前夕

张殿忠,山东安丘人,生于1951年12月,1969年2月入伍,1970年6月入党,1979年2月17日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86年春转业,2002年从安丘农机局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