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焚天的烟火
郑亚水/文
《宗门武库》里有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做了一辈子的贼,他儿子说:‘你老人家老了,手脚也迟顿了,把贼技传给我吧,我以后还要生活呢。’他老子说:‘做贼也不容易,你真要学,晚上跟我走。’晚上他们到了一个白天探好的富家,潜入院里入房,找到了一个大柜,把锁打开,老子让儿子进去拿东西,却突然把柜子锁上走了。这下儿子变成愣头青,头痛了,如何了得呢?总得想个办法出去吧。他情急生智,夜深人静时在柜子里学老鼠咬衣服的声音。主人听到不对,起来点灯开柜子,柜子一旦打开就会被抓住吗?他又生一计,一拳把鼻血打出,脸上一抹。主人柜子一开,他唬地直立起来。主人看见这个夜鬼吓昏过去扑腾软倒了。他偷了东西,大摇大摆地溜回了家里。见到老子,怒不可歇…随后说:‘没有你,我就回不来了吗?’他把经过说了一遍,老子听了大笑:‘恭喜恭喜,我办的贼技速成班,一夜就把全部要害都传给你了,你现在比老子强多了。’
憨山大师把这个故事讲给来过白云岩妙峰和尚听,妙峰听了哭了,他说:‘我不哭别的,是哭老贼啊,老贼是父子情忍啊!’不然这个绝技如何传,这不是心疼传得了的‘做贼状元才啊’。其实除了父子情忍,这老贼还兄弟手足情深呢?
次日他把这件事告知小弟,小弟是一个神汉,俗话说‘游方道士’,专门替人捉风捕影‘抓鬼’,富户急匆匆来了,请他去他宅中捉鬼,他到富户大院走了一遭,然后到了那个房间柜前,把前天晚上发生的事说得明明白白…富户一家听得服服贴贴…未了,他说:‘这个夜鬼是一只蟒蛇精变的,来无踪去无影,我需要建一座镇头宮来祭祀蟒蛇神,让他不来祸害人间…’他交代富户去江头边捡回被偷的遗弃细未(事前交代侄子丢弃的),然后交给他做法镇符。富户去了,真的看到了那晚被偷的弃物,惊得以为道士是天神下凡…事后按照这道士安排,捐献一半的田亩家产,建了九蟒江边那座‘镇头宫’,题有著名书法家江番薯的对联:‘天灵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嘿嘿,闽南俗话‘贼子状元才,骗子天顶仙。’东晋淘渊明《归去来兮》中有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妄言。’如果坏人有文化,并且有大智慧,那坏事肯定纷至沓来。
话说那位员外富户,先是被贼偷鬼吓,吓出一种癫痫病。后又听信了道士的设局欺骗,捐出了一半家产起庙造塔…末了,人也郁郁寡欢,短寿亡故。他的子女很有孝敬心,想着家父一生勤劳俭积,晚年家道败落,接二连三的诡异,不是伤身就是损财。现在老人家命都没有了,为父亲亡灵中阴身做头七后,竟然无言以对,因为一个妙如尼姑主动上门,愿为他无偿做超度法事,这是老贼的妹妹,早年因为看不惯两个兄弟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而出家为尼…这人世间的风吹草动她是懂了,尤其是两个兄弟的作孽为祸人间,她总是深深地自责,又无可奈何!出于对因果报应的敬畏心,她来了来啦!为富户员外一家,送来一剂心灵的鸡汤,招魂引灵,幡动心动,纸烛钟鼓…又折腾了一个月,天花乱坠…作法的妙如尼姑心里洞彻。听歌的富户员外一家如梦如幻,也如电如露…这似大梵天,还是清净地,更真的是人间的烟火吧!
附文:
《高峰原妙 在漳州白云岩悟空》
元代,漳州白云岩寺游僧,法号高峰原妙。他遍游名山大川多年而无所得,一天中午睡觉醒来,忽然想起赵州和尚''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的公案,这里有儒家''万物皆备于我''的出世精神,又有''乾坤在手,万化由心''的道宗气慨,这里的"万法归一''的"一''就是我,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如果这个我不''思''就没办法体现我的实在性,所以闽南石码的俗语"无思无想就是犯空'',禅宗里把人的存在,用唯识论来评论,有三种状态说明这个一也是这个我存在的意义或者价值,一是思善的时候,二是思恶的时候。在''一念三千中'',还有一千念死于沉寂无梦的睡觉,或者白天''无思无梦''的妥呆状态。''百年三万六千朝,反覆原来是这呆汉。'',呆若木鸡式的不思善不思恶,犯着"无记空''的妥哥,实乃是活的死货!
为什么''万法归一''这一的我,就是"以人为本"呢?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改造自己,也是改造世界的缘起或动力。《金刚经》偈示"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了了是女作家连碧红微信号),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来去自由(武去文来是同学苏文来的微信号),心体无滞,即是般若(智慧)。我的心量本来就广大的,本来就无所不容的,你对恶人还容不得吗?这并不是说你当了法官,把抓的恶人罪犯嫌疑人全给放了,不是这样的。该杀关罚,都得依法判杀判关判罚。做到《论语》中孔子说的''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遍周法界,万法归一,一碗水瑞平,不掺揉私心杂念,这就对了。所以,《金刚经》复云''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皆在人性中,若见一切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名摩诃!
这些话只有上上智的群友才会交口称赞,一目了然。多数群友可能陷入如我昨天一般一一''鸭子听雷",不懂莫莉亚台风!
说到这里,还没有回答漳州白云岩寺游僧高峰原妙的禅意''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呢?,佛教的中心思想是缘起自性空,一归于"空'',空谛告诉咱你不把自己的杯子倒空,就再也装不下新水。佛经云''善知识,世间虚空,能含万物色相。'虚空不是什么都没有。不,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丛林,善人恶鬼,天堂地狱等等,应有尽有,一切的一切都在虚空之中,也在短暂的妙有中昙花一现。所以''一归虚空",真空妙有本群《龙江颂歌》,明天也可以解散,但大家感觉好,就且行且珍惜!
''一归虚空''后补一句"正如《周易》原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化四相,四相演八卦·",一即太极,空即无极也。
作者简介
郑亚水,笔名梧闽,福建省漳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
文学荣誉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15年春,经中瑞两国相关部门批准,被授予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称号;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奖“二等奖”;《林前也有苦山桃》入围世界笔会杯中国文学大奖展播;《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