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江红•江南三大名楼寄怀(三首)
古博
《黄鹤楼赋》
黄鹤楼前,长江水,东流滚滚。
岂曾想,洲空鹦鹉,饮毒成鸩。
春日暖阳花正好,世间风物谁堪损?
对人事,天地岂无情?凭心问!
云悠处,飞天隼,战瘟疫,除疾躏。
看山川异域,九州同赈。
不老青山白为雪,岂容恶雨黑压郡?
为江城,为我大中华,长弓引!
注:格律依北宋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体。 庚子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神州大地并在全球泛滥。有感于中华儿女奋勇抗疫,特作诗词以表致敬!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性建筑。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历代屡加重修,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与湖南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和“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作品发表在《河南文学》(双月刊)2020 年第 6 期(总第 13 期),以及中国作家网、中华诗词网、中国诗歌网、《广东诗人》《佛山日报》等书报杂志网媒微刊。
《岳阳楼赋》
前望君山,城楼下,洞庭浩渺。
千百载,巴陵烽火,岳阳夕照。
醉后凉风回袖舞,曲终帝子凭栏悼。
夜漫漫,月引雁归巢,孤舟钓。
丹青笔,云霞稿,唱忧乐,千秋表。
看文章气象,自成其妙。
天下可堪为己任,江湖纵远知恩报。
社稷重,重在为民生,怀温饱。
注:格律依北宋著名词人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体。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的洞庭湖畔,前望君山,下瞰洞庭。始建于东汉,历代屡有重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名“阅军楼”“巴陵城楼”,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和“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因北宋官员滕宗谅(别名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邀请好友范仲淹(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作《岳阳楼记》而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醉后凉风回袖舞,曲终帝子凭栏悼”,分别化用李白(唐)《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滕宗谅(北宋)《临江仙巴陵》诗句。据史料记载,范仲淹本人没有登临过岳阳楼,凭着滕宗谅寄给他的一张《洞庭秋晚图》,借景喻情,最终写下了“忧乐天下”民本思想的传世名篇《岳阳楼记》。
《滕王阁赋》
故郡洪都,闻于世,滕王阁序。
犹可仰,长天秋水,落霞孤鹜。
雁阵惊寒声断浦,客乡落难足失渡。
语中谶,天亦妒英才,谁能卜?
千百载,文不古,游名胜,读名句。
多情应笑我,梦曾相遇?
吾问醇乎都府酒,君言苦矣滕王婿。
笑便是,若不露锋芒,何来赋?
注:格律依北宋著名词人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体。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地处赣江东岸,为南昌市地标性建筑、豫章古文明之象征。始建于唐永徽年间,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江南都督时所建,历代屡加重修。因初唐诗人王勃所作《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和“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
王勃(650—676),字子安,唐朝文学家,为“初唐四杰”之首。六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十六岁及弟入仕,授朝散郞、沛王府文学,后因写《斗鸡檄》及私杀官奴而二次被贬。上元三年八月自交趾探望其父返回时渡海溺悸而死,时年二十七岁。擅长五律和五绝,著有《王子安集》《滕王阁序》等。
作者简介:
古博,男,汉族,1966 年 9 月出生,笔名长乐神马,籍贯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在佛山工作。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国际诗歌协会理事会副主席,中国诗书画家网艺术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当代作家、诗人、书法家。广东省佛山市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第七届科协委员,佛山市高明区第十届政协委员,佛山市高明区第十届文联副主席。现任佛山市高明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佛山市高明区诗社名誉社长,佛山市高明区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佛山市高明区红色古典诗词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主要发起人。热爱文化艺术,长期坚持文学创作,尤其在古典诗词研究与创作方面勤于探索和笔耕。目前创作诗词超过 2000首,其中大部分作品在中国作家网、中华诗词网、中华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中国散文网、中国诗书画家网等网站和一些国家级诗文集,以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河南文学》《广东诗人》《佛山日报》等报刊杂志或相关传媒有发表。此外,小说、散文、杂文、论文、经验文章等还在国家级杂志《中国口岸》《中国纪检监察报》,以及《南方日报》《佛山日报》和佛山广播电视台、佛山纪检监察及理论宣传文集等刊物有发表。曾参与《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名作典藏》(中国文化出版社2021 年 6 月版)、《中外诗歌散文精品集(2020)(2021)》(中国文化出版社 2020 年 12 月版、2021 年 10 月版),《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集(第八卷)》(中国文化出版社 2021 年 7 月版),《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作品选集(第六卷)》(中国文化出版社2021 年 3 月版)等多部诗文集,以及佛山市高明区政府文化建设工程项目《区大相诗三百首赏析》(齐鲁出版社 2015 年 10 月版)、《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博物馆馆藏文物集(上册)(下册)》(广东科技出版社 2015 年 11 月版)和佛山市高明区作家协会篇写的《风雨见彩虹》(四川民族出版社 2019 年 4 月版)等地方性文学期刊文学书籍的编著工作,担任过编委会副主任、创刊主编、执行主编、编委、特约编委、特约记者等职务。撰写并发表了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宣传、口岸管理、文化旅游,以及司法执法等方面的专业论文和经验文章超过 100 篇。获得全国性,或省部级诗歌、散文及论文奖等荣誉 20 余项。获授国际诗歌协会和中华作家网之中华作家联盟文学院、国际诗人文学院终身院士,2021“李白杯”全国诗人奖章;中国散文网、中国诗书画家网和北京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之高级诗词家、中国当代文艺家百杰、全国文艺先锋人物等誉称。此外,1997 年 9 月,获中国口岸系统优秀宣传工作者荣誉称号。1997年11月,获广东“全省共建文明口岸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奖作品为《浅谈共建精神文明口岸的难点及其成因与对策》(粤口共建办函[1997]1号),篇幅达8000余字。1997 年 3 月起历时大半年,由广东省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口岸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举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组,对 21 个地级市选送的 145 篇文章在封闭报送单位及作者姓名的情况下进行公正评审,最后评出优秀理论文章 30 篇,其中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研讨表彰会于同年 11 月在广东中山召开,该论文于 1998 年 1 月发表在由广东省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口岸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出版的广东口岸共建论文选《新思路》(粤印准字第 1164 号)一书首篇位置,首次在全国以理论文章和专题研讨会的形式,比较系统地对客货运口岸,以及海关、商检、卫检、动植检、港监等联检部门提出“多检合一”的改革思路与建议。广东作为全国口岸及外贸大省,此举为口岸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为全国提供经验和理论依据,非常具有探索意义,且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