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环卫工一个温馨的致敬
陈四长

10月26日是环卫工人节,如果不是看到《华商报》的专版,这一天也会像平常的日子一样不被注意。
63年前的这天——1959年10月26日,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亲切接见了掏粪工人时传祥。刘少奇指出: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为了纪念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环卫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形成全社会尊重环卫工人的风气,就把每年的10月26日这天定为环卫工人节。
作为对环卫工人节的纪念,《华商报》精心策划、精心组织了10月26日的纪念专版。如同环卫工人给城市带来的清洁靓丽,一版专题手绘,6小段文字,6幅漫画,图文并茂,版式疏朗;文字采用楷体字,加浅绿色下划线,视角上给人赏心悦目。文章组织上,不是一般的消息集纳,而是特别策划,走情感表达的路子,用一名中学生的视角,讲述做环卫工的妈妈的日常,讲述自己因为妈妈的职业,从自卑到自豪的心路历程。有了对妈妈事业的理解,这位“中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列举了五个常见的不文明行为加以评说,呼吁社会人群对环卫工的劳动给以尊重。
其中一个故事写道:“一名打扮入时的女子坐在马路边的长椅上边嗑瓜子边玩手机,瓜子皮扔的满地都是,环卫工大爷走过来说,‘姑娘,垃圾桶就在那边。你看,我这刚扫干净你又扔了一地,我得扫到什么时候去?’美女不屑地翻了个白眼,‘嘿,老头!这不是你的工作吗,我不扔垃圾,你还有工作吗?’”听听,她说得多么理直气壮。社会上就有这么一些自视高贵的人,外表打扮得光鲜亮丽,但思想一点也不靓丽。“中学生”这样评说:“环卫工他们并不奢望太多,只希望能多一些理解和尊重。而我们只需多走几步路,不随便乱扔垃圾,就可以让环卫工人少一点辛劳,多一份幸福感。”是呀!文明不文明,就在几步路之间。这位“中学生”说得多好啊!
还有一则故事写道,在冷风冷雨的一天清晨,一位环卫工正在马路上清扫积水,一辆小车疾驶而过,给她溅上满裤的泥水。“中学生”就此评说:看到环卫工在那里忙碌,怎么就不能开得慢一点呢?“当你驾车趟过积水的一瞬间,或许只需一个刹车减速,便可以示意你的尊重。”开小车的师傅,怎么就没有这个意识呢?
在环卫工人节的日子,给环卫工一个温馨的致敬。《华商报》精心推出的情感专版,给这个冬天的西安送出了一股暖风。
写于2022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