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年后再次走进爱神花园
翟笃钧
那是66年前1956年吧,我刚上初中时每天都要路过距学校不远,那条环境幽雅一栋栋风格迥异,造型别緻的小洋楼毗邻相接的巨鹿路。那些洋楼的大门总是紧闭的,我上中学的那些年那些洋楼的大门没遇见打开过,觉得那些楼似乎有些神秘莫测。唯独675号的那扇并不太高大宽敞的铁门白天总是敞开着的,门边的墙上挂着好多木牌子,其中那块正方形白底黑字标示着《收获》杂志社五个字的牌子,尤其是《收获》两字的书法别具一格分外显眼。同学们课余间议论起这刊名是哪位大家的墨宝,最后结论一定是大书法家或名人所写,却没人答得上具体是哪位所题。而《收获》期刊的主编是大文学家巴金先生,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出。
好多同学读过巴金先生的名著《家》《春》《秋》还有的读过《憩园》《寒夜》《团圆》等等。学校图书馆《收获》杂志是最抢手的,想看的必须预约登记。有位住在《收获》杂志社附近的同学,见同学们正在热议《收获》神采飞扬插话说,他见到过巴金先生,不高的身材戴一副老式圆框眼镜,走进那扇大铁门时会主动礼貌地向警卫伸手打招呼,“早早,各位早” 没一丁点大文豪的架子显得慈祥谦和。听了那位同学言说偶见巴金先生的幸事,大家都露出羨慕的神色觉得他太有幸了。有同学接着问,“你走进过爱神花园到过巴金先生的办公室吗?” 这时那位同学神色顿露尴尬却用恭敬的语调说:“进不了那扇大门,更不能打扰大作家的宝贵时间。” 这时的我想说,那栋爱神花园我进去过,可又担心同学们不相信一时也难以解释,话到嘴边硬给憋了回去。谁知因此却打开了我的记忆之门,儿时去过爱神花园的情境又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记得那是1948年小年夜的那天,虽已过去了七十余年,可那天经历的事对我印象太深刻了。只要说起那扇大铁门里面的事,眼前即会明晰地闪现出,当年的我踏入那扇大铁门见到的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
那年我只有6岁而那天特别的寒冷,早晨起床后窗上的玻璃结滿了霜花,天天练写毛笔字的我,尽管戴着半指毛线手套,但手指还是冻得有些僵,笔划的把控很难自如。这时母亲端来了热气腾腾的泡饭和一小碟咸菜,食后全身都热了,仍然继续练写着父亲隔天关照用心练好一副“鸿吉开滦显才华,沪上手足展宏图”的对联以及横批“江南好兄弟”。虽然我还年幼但从对联的字句能揣摩出,那是赞颂事业有成同胞兄弟的诗句。父亲觉得用年幼儿子书写自己所作的诗作对联,恭贺俩兄弟事成大器抑或更有意义。
我一遍遍认真地写着,不知何时父亲却站在我身后说:“换上新年穿的外罩和棉鞋跟我出去会个朋友。” 母亲已把新衣鞋拿来了,待我换上了土林兰棉袍外罩,黑色新蚌壳棉鞋还有一顶咖啡色棉帽子,跟着父亲朝屋外走去。
随着父亲换乘了两辆有轨电车,下站后再步行了一段路到了巨籁达路(巨鹿路)近陕西南路,瞧见那扇左右图案对称空隙留白恰当的大铁门,挂着两只硕大的红灯笼,在白炽灯光的作用下那个劉字显得很有气魄。父亲在铁门边侧按了下电铃,不一会铁门打开了,一位绅士风度的中年人一见是父亲笑容滿脸地说:“长清老弟来了,请!”父亲对着我说“叫伯伯”我即礼貌地叫了声伯伯还鞠了一躬,随即传来“哈哈,父礼子貌教育有方,听说年幼贵公子能写一手好字,笔墨已备齐伯伯定要见识见识。”父亲边往里走边笑着回说:“练字收心仅此而已谬奖了。” 我跟着父亲进入那扇大铁门。行走了没几步一个壮观拱券式雨棚从那栋楼的东边伸出,雨棚下便有几级台阶和挂着青色棉门帘,中间黄色丝线绣了一个硕大的劉字。过了棉门帘便是前厅,抬眼能见一个时髦豪华的吊灯向四周起劲透着明亮的光,使整个厅光彩熠熠,还能感受到屋内热气阵阵,犹如春天沐浴在阳光下的那般温暖,这时我的手脚顿时觉得温暖自如很是舒服。
我展眼瞧见那厅内放置了一张不太高的长桌,桌面上砚台、墨、紫铜小水缸和铜质小水勺,各种规格的毛笔挂在笔架上,还有写对联红色条幅、与20、30、50厘米正方形散有金屑的红纸。我知道眼前的这些是为我准备的犹如当场考试的架势,即提醒自己今儿必须全力应对容不得半点懈怠。刘伯伯把我领到那张桌前笑声说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尽情展示吧。” 这时我清楚自己已没有退缩余地,父亲用坚定的眼神望着我还对我点了点头。
我走上桌前把那红条幅目测了一下,用手指作了字距等分和上下留距的指甲掐印,挑了一支三紫八羊中楷毛笔,用墨在硕台已有的墨汁上磨了几下,把毛笔舔滿墨汁开始下笔。当上联“鸿吉开滦显才华” 写完后,刘伯伯脸显惊讶父亲面带骄色我更加胸有成竹写下联,“沪上手足展宏图” ,横批“申城好兄弟” 刚写完刘伯伯就大声叫道 “好书法” 楷书功底行书融入楷行交融自然得体。这时的我脑门上已沁出了汗珠,许是紧张外加室内暖气交袭而成的急汗吧!
那些多种尺寸正方形的散金红纸。我将其摆成对角菱形开始写福字时,感觉到书写神情放开了字写得更加自如了。先写了乾隆字体的福字,接着颜楷、行书、楷行相合一张张福字,不一会把靠墙的打蜡柚木地板铺满了。这时刘伯伯把我亲切地拉到他身边说:“歇会儿喝杯咖啡伯伯要听你说说小小年纪竟会写几种书法是怎么练就的,然后再陪你参观一下这里的爱神花园。”父亲接着说:“鸿生兄就在这儿说说爱神雕像、蝴蝶型喷水池。犬子练书法许是有些天赋,加上我规定每天雷打不动对着帖练字四小时,上午下午各二小时。至于楷行结合是我的想法使字形显现潇洒些。”刘伯伯听后笑着说:“长青老弟八年抗战宁可艰难度日不为日寇做事苦熬了八年,抗战胜利招商局返回上海重回局里又兢兢业业工作,为我分忧解难是少有的知己。今天亲眼目睹幼子的书法甚为感慨,老弟爱国品行教子有方鸿生佩服。今日是小年夜你数次提说要目睹爱神花园,吉生与定贞应酬在外请你父子同来小聚,一来亲睹贤侄的书法,二来算是你我兄弟难得空闲先度新春佳节吧。”
刘伯伯在前厅设家宴刘婶娘作陪,先行庆贺鼠年来临吉祥如意,来年共同奋斗谋图发展大略。刘伯伯几盅下肚滔滔不绝慢悠悠地对爱神花园予以述说:这盖花园洋楼的地皮是弟弟吉生买下相邻的两块地,1926年特意请了曾经设计过远东第一楼国际饭店、大光明影院、慕尔堂(沐恩堂)、爱司公寓(瑞金大楼)、诺曼底公寓(武康大楼)、宏恩医院(华东医院)、达华宾馆等,富有盛名上海首屈一指建筑设计师,匈牙利籍斯洛伐克人邬达克领衔设计,他接受了胞弟吉生对忠贞爱情浪漫想像为主的构思,设计以爱神雕像为主导的爱神花园别墅,对自己的建筑设计风格发出了新的挑战。
邬达克绞尽脑汁反复探思基调确定后,自掏腰包从意大利定制希腊公主普绪赫真人般高的雕像,还有公主脚下4个小天使即是爱神丘比特的形象。小天使骑着或搂抱着鱼,鱼嘴里喷射而出的水落入水盘之中,象征着如意之水欣入玉盤。揭示了丘比特不仅对普绪赫一见钟情,甚至完全忘掉了维纳斯令其刺杀普绪赫的指令,深坠爱河话出了永恒爱情的一段佳话,紧扣着吉生对弟妹定贞青梅竹马纯真爱情的主调。并在事业有成之时特意建造一幢爱神花园别墅,作为献给爱妻40岁生日的礼物,可见他俩爱情生活之甜蜜,在上海滩流传着独树一帜绝无尽有的美谈。
刘伯伯话聊至此侧过头来问我,你知道爱神吗?我小声地回答在小人书中看到过,那是希腊神话中丘比特与普绪赫的爱情故事。我虽不懂什么是爱情,但丘比特对普绪赫始终如一追求的真情使我很受感动。听了刘伯伯的讲述,觉得吉生叔叔对婶娘纯真的爱情恰与爱神故事非常相似。一个对爱情矢志不移钟情的男子,对事业的发展也一定会不畏风浪奋勇向前的。刘伯伯听了我的回答高兴得“啪”的拍了一下桌子兴奋说:“说得太好了,长青老弟孺子可教也。”
因为兴奋和话语投机刘伯伯起身说:“走,到花园里去。”刘伯母给伯伯穿上大衣,吩咐打开爱神水池的彩灯和喷水阀门,待我走出前厅展现在眼前的景色不禁让人惊讶万分感叹不已。五彩灯光恰到好处地照射在普绪赫立体雕像的各个部位,粉红色的光泽使雕像的脸部显得红润适宜;黄色与乳白色的灯光交织的投射,使普绪赫裸露的形体显得栩栩如生;蓝红迭交的光投在普绪赫的四肢,随着各色灯光射落在普绪赫脚下4个光着腚的可爱小天使,只见小天使搂抱着、骑着活鲜鲜的鱼儿身上,只见水从鱼嘴里喷射而出正好落在水盘之中。七色灯光照着爱神雕塑以及蝴蝶型水池全景,水帘现出五色彩虹,我从来没看过这美妙绝伦雅緻恰当的美景。鱼儿吐水灯光错,大珠小珠落水盘,雾帘映现五彩虹,犹如爱神降花园。这一切都好啊!
刘伯伯兴致盎然地说,要是万里无云阳光满园晴朗当空,阳光照射在喷泉水珠上,反射出五彩滨纷的光晕衬在希腊公主的塑像上,真是美哉雅哉!说到处刘伯伯用手指向普绪赫雕像说,你们看这女神的脸庞自然的微微地侧向东南角,那是吉生夫妇的主卧,梦幻梦影恰当美妙用意深切。
园中这些美轮美奂无与伦比的佳景,浪漫构思精心设计的楼、柱、喷泉、爱神雕像与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白墙青瓦的江南庭院景色完全不同。精心地将并不太大的一个院子立显在爱的光环之中,增添了爱神花园的魅力。这种借助于普绪赫完美的形象,创造了属于人的理想世界,阐示了人性的完美。用爱神雕塑装点花园别墅做到了极致,完全震撼我的那颗童心,觉得把人类创造的神话融合于住宅之中,显示了歌颂永恒的爱情故事,在雕像之中予以重现确是太浪漫了。
刘伯伯指着花园洋楼进门处4根高大的爱奧尼柱说,那是象征着女性优美的线条;又诉之二楼的卧室、起居室和书房,主卧顶棚天花板雕刻着20个飞翔的小天使,还有爱神夫妻等12个人物的装饰象征爱情、受孕的玫瑰和葡萄的图案。
接着又指向弧形阳台黑色铸铁栏杆上的藤蔓图案解释说,那是夫妻密不可分的象征;南北面栏杆铁艺图案有“K.S.L”英文字母是刘吉生英文缩写;那些带有玫瑰图案是陈定贞英文名R0Se;螺旋型楼梯优美的圆弧象征着圆圆满满。整座别墅几乎每一处的设计做到了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别有用心。
那些立柱、柱顶的涡卷、柱身上的凹槽、屋檐的檐口曲线状的梁托、主楼外侧拱券式雨棚伸出的方向、前厅背后墙上像屏风一样的镜子等等,都有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各种人物形物的象征加之对中华民族传统风俗的尊重,这座爱神花园的设计真是匠心独树煞费苦心,不愧为诺大一个上海仅此一栋别无再有的建筑了。这其中既深深嵌入了古希腊美丽的神话,又有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想往和追求,简直是太别緻了美轮美奂到无法挑剔的境地了。
那次小年夜随父亲去了爱神花园,那里的一切尤其是普绪赫塑像和那蝴蝶型喷水池的一切,在我脑海记忆的皱纹中刻下了深深的印痕。以至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仍然能清晰记着那时所看到的一切,还有刘伯伯恰到好处深情地讲解,都深深地嵌入我心中难以磨灭。总想哪一天能再踏进那扇大铁门,再细细地品味深究其中的内涵,究竟蕴藏着多少希腊神话在爱神花园的建筑文化中闪现。对照中国以方方正正对称划一,讲究数字吉利传统建筑文化,寻找出中西建筑文化的共性与个性,阐释建筑文化与民族精神,文明精神与建筑的融合后的奥秘。
自从我进入向着光明那所中学读书后,对再入爱神花园的愿望更迫切了,于是我写了一篇《学龄前我去过爱神花园》想借投稿之名再进爱神花园,最好能遇见巴金老师。可是管理图书馆的老师告诉我,由于国家暂时经济困难《收获》杂志停刊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惊愕得发呆,自己多想进入离学校不远,儿时曾去过的爱神花园之梦搁置了。
待我读完中学《收获》杂志尚未复刊,我曾想将稿子送给《萌芽》期刊,却觉得自己有些自不量力能被取用吗!于是当时曾经雄心勃勃的我,变得有些信心不足了。以后由于遇上史无前例的运动,对于再次进入那扇大铁门的奢望渐行渐远,心想这辈子的梦想抑或只能是空想,罢了!
又过了好多年到了2018年七十好几的我写的一篇文章,恰被市作协选中还得了奖,通知我届时到市作协报到出席授奖大会。我简直不敢相信深藏心中70年的梦,因为怀念旧事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文章,终于把我再次引进巨鹿路675号圆了儿时的梦。
看着那份通知书我眼睛湿了,控制不住的情感随着泪水潸然而下。那一刻是激动、感叹还是悲哀自己都说不清,一个梦一个追求七十年后偶然的一个机遇,方才姗姗来迟,如果命不长者早已人陨梦破了。
那天我换上了正装隔天还理了髮,提前一个多小时兴冲冲地去了那曾经天天路过的巨鹿路675号。那扇大铁门敞开着,好像在欢迎我这位七十年前老朋友似的,我心中暗暗地说“爱神花园,我来迟了!”接着感慨万千的对警卫说,我接到通知开授奖大会,他回说进去吧!那不长的通道我一路走去寻觅着儿时的回忆,却发觉变化很大。
那蝴蝶型喷水池普绪赫和她脚下四个嬉弄鱼儿的小天使都在,那主楼前4根贯穿两层的希腊爱奥尼柱还在,大宴会厅和前厅功能都改变了。辅楼成了作家书店,主臥室、起居室、会客室、书房等都成了办公室、编辑室,宴会厅成了食堂,爱神喷水池看那光景是好久不喷水了。落叶和尘灰使美丽的普绪赫和丘比特天使,失去了原先的光彩和神歆。前厅堆满了书和期刊,过道上停满了轿车。爱神花园整个壳还在但内心都变了,变成编辑们埋首改稿写稿的地方。市作协、《收获》《上海文学》《萌芽》《海上文坛》《上海文化》以及作家书店等文化机构,期刊杂志长驻于此成了上海文化领域的一角。天天给上海民众输送着文化食粮。那些知识文化使者天天埋头改稿编辑,哪有时间定时打开喷水的阀,观赏阳光下水雾的光彩。
我傻傻地站着叹惜之余庆幸自己,在有生之年总算又能踏入了爱神花园之门,了了自己儿时所做的再访爱神花园的梦。而当今眼下的爱神花园,虽然没有了她建成之初成为业内外众多人士心中的翘楚,以及许多醉心文化人心目中的圣殿和梦幻中的伊甸园。当今她的容貌似乎显得有些颓废。我想恰恰就是这种貌视的颓废,偏偏形成了造就和发现了文化领域英才的胜地。
这块胜地出版了数不清极有价值的书和期刊,培育了多少文学人才。同时又丰富了国人的文化生活,激发了多少人创作的欲望和进取心,推进了社会的进步文明社会的发展。
据悉爱神花园的主人在新中国成立后,把自己珍爱的爱神花园别墅赠给作家协会。刘氏弟兄的用意是想让爱神花园在新中国文学领域不断地发光发热,通过作家协会和著名的刊物,传送给读者最需要的优秀的文学作品,焕发出中华文化的光芒。这七十多年来在这座爱神花园,滋养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有知识、有进取、有抱负、为祖国尽力奉献的人才。如果刘氏弟兄九泉有知,他定会说感谢你们实现了我的愿望,这才是爱神花园的归宿,比交给子孙享用不知胜过多少倍。
事隔七十年白发蒼蒼的我再来到爱神花园时,发觉自己更爱改变了的爱神花园,因为她在与时俱进的改变中获得了新生。看到这种改变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坦然和欢欣。那些编辑老师听了我七十年旧梦成真的叙说,坦诚地对我说,欢迎随时光临你心中的爱神花园,那扇大铁门永远对所有读者敞开!多亲切的话语,一种归属感扑面而来,我笑了,深情地笑了,这一切多好啊,我的美梦成真了!
作者简介
翟笃钧 1945年1月出生上海,中共党员,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多年从事文字工作,常有作品见于报刊杂志,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2018年3月长篇小说《小弄春秋》文汇出版社出版,同年8月进上海书展展销。
2021年3月长篇小说《白果姐姐》团结出版社出版。
2018年散文《大公报馆的追忆》,获得上海市作协《文学报》主办的第六届“禾泽都林杯”城市建筑与文化散文三等奖。
2018年、2019年、2020年所撰散文分别获,上海市民文化节”百篇美文奖“ “老建筑故事奖” ”百篇旅游美文奖“。其中2019年获奖作品《话说药水弄变迁》改编成舞台剧演出。
2019年上海市作协、《文汇报》“爱我中华”征文获二等奖。
2019年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宣传部组织的”与共和国同成长“征文,二篇散文获“苏河湾”故事奖。
2021年被普陀区教育局评为年度读书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