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秋红柳艳
文/王文琴

时至十月末,晚秋近曲终。下午,我出门散步,沿村道而行。最近,农人多沿路晾晒高梁。行至半路,忽看见右手边山腰处,有几株红柳,树叶红黄,色泽漂亮,趋近树旁,驻足观赏。
红柳,我今年留意观察了它的三季变化。春天,红柳萌发出蓝绿色柔嫩的叶片;夏天,它的枝头开出令人称奇的粉色小花;晚秋,叶色呈现出美丽的红黄色。

红柳学名柽柳,之所以别称红柳,是因为它的枝条是血红色。我未曾想到,红柳进入晚秋,叶色竟是如此美丽。
红柳的秋叶非鲜红色,像铁锈黄。这几株红柳,在嶙峋的山体和枯草的衬托下,像一副水彩画。
红柳叶片细腻,给人轻盈之感,宛若气质美女。半山腰的这几棵红柳,强烈吸引着我的目光。我跨过排水沟的小平桥,近距观赏。我确信,红柳树上流淌着一种无言的美。像甘泉,滋养人的心灵。
山腰的这几棵红柳,叶色深浅不同,浓淡有异。最高处的那棵红柳,也许因得到更为充足的光照,故而颜色鲜亮,叶色接近均一,皆为红黄色。我静静仰视这棵红柳,与它进行着神一样的交流。
这是一株老树龄的红柳,胸径约30公分,主干有点之字形弯曲,上分两个主枝,两根主枝又各分两根次枝,这样形成它的基本树骨。
红柳枝柔韧,可用它进行柳编,可编筐、笼、篮、筛、耱、席、漏斗等多种农具。因而红柳枝被人们连年砍剪。所以乍看,红柳的树冠与它苍老的树干极不匹配,身壮头小,干苍冠幼。我所住的村子,就有一位会用红柳编笼的手艺人,我到他家参观过,他用红柳编的笼,做工精细,结实耐用。
红柳的生长速度快,年生长量在一两米左右。红柳枝叶婆娑,细密柔美,像侠骨柔肠之人,十分耐看。对着红柳,我连拍几张美照,要把它的晚秋之美收藏。

我是第一次看到红柳晚秋时节的美丽叶色——红黄色。它既不是银杏的金黄,也不是柿叶的火红,而是红黄调和的色彩。大自然果然神奇,每种树仿佛自带隐形颜料盒。在秋风召唤下,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像在进行一场彩妆秀,五彩缤纷,各具特色,光采照人,斑斓美丽。
近距离观赏红柳,十分过瘾。我走至山腰最下端的那棵伸手可及的红柳树前,轻轻触摸它的叶片,叶已干枯,稍用手指按压,即成粉末。这让我十分心疼,因为它用尽全力,用自己近乎干枯的叶片,给人间奉献最后的美颜,华丽谢幕。
春天,我在山坡上看到红柳第一眼时,就对它深深迷恋。我与红柳之间似乎有着精神上的某种默契,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的叶片是这样柔美,给人有美玉般的温润观感。我伫立对它凝望许久,要把红柳这绚丽的美牢牢刻印在脑海。
晚秋,只要在户外放眼眺望,总有一些动人的色彩,让人欣喜,让人思潮涌动。像火炬树的红,银杏叶的黄,地肤叶的玫红,芦花的黄白。单就一种红色,不同植物的红,表现出风格迥异的红艳之美。

这半山腰的粗壮红柳树,树干苍劲,树皮黑糙,树叶红黄,树枝血红,构成红柳晚秋美丽的姿容。
我今年亲眼见证了红柳从春至秋的荣枯过程,它把最美的色彩,奉献给大自然。人类作为会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的观察着,应毫不吝啬地给红柳送上赞美之词。忽然,我觉得红柳具有奶牛一样的品德。它源源不断地奉献着自己的枝条,甚至它的躯干。红柳的嫩枝、嫩叶、嫩花可用来治疗风湿病。其叶是很好的畜牧饲料,其花,花期长,是重要的蜜源植物。此外,用红柳枝穿羊肉进行烧烤,因肉串中有了红柳的香气,格外好吃。当然,红柳可以作柴薪。红柳做到粉骨碎身级的倾情奉献,难道不应该为它喝彩,送上赞美之词吗?
所以,致敬红柳,友待每一种不会言语的植物,因为它们也有生命,也是大自然的可爱孩子。正因为有了像红柳以及其他丰富多样的植物的合力构建,才有了人类宜居的绿色生态环境。
我高调赞美晚秋时节的红柳,因它的醉人叶色,给我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慰藉。邂逅红柳,如赴秋恋。

作者简介
王文琴,韩城作协会员。系《现代作家文学》签约作家、副主编。用文字记录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