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的小菜园
作者:宋孝武
也许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的缘故吧,故乡河边那一畦畦的黄瓜、青椒、大葱、白菜、番茄时时在我的记忆里疯长。多想于城市繁华之外,觅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小菜园。在园中可以与花草为伍,与雨云相邻,品一壶清茶,读几页诗书,这便是我梦中的乐园。
老宅的门前有一株碗口粗的桃树,桃树边有块一分左右的空地,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我的小菜园。招呼孩子们一道把路边邻家废弃的树枝扎成了有模有样的围栏,里面种菜,护栏外边开辟了一块二三尺长宽的小花园,栽上了月季、兰草、美人蕉,如此这般,我不仅拥有了碧绿的菜园,还拥有了美丽的花园,幸福和快乐就在这花草之间。
“种菜一支花,全靠粪当家”。一位养鸡场的朋友听说我要种菜,拉了半车发酵过的鸡粪当底肥,翻土、平整、打垄、播种,闻着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小菜园,那绿的菜、红的果、白的花依稀就在眼前。
种菜是技术活,从没有侍弄过庄稼的我打心底对种菜没谱。为学种菜,我买了好几套种植方面的书籍,不时上上百度,刷刷快手,还虚心的向路过种庄稼的大叔大婶讨教。“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的我也悟出了种菜的门道。就说大葱吧,大葱生性喜凉,只能在十月份播种,种早了地温太热不出芽,太冷了也不行。刚出的小葱像绒毛一样细小,柔柔弱弱的,惹人爱怜,熬过了一个冬天也长不了多少。等到春天天气转暖,葱苗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开始生长。到了夏天,葱苗一个劲的往上窜,绿油油的一大片,郁郁葱葱。随便移植几颗,很快就长上来了。到了秋天开始塕葱,用铁锹挖成一米的深沟,上足农家肥,浇足水,长着吃着,也是过冬备用的菜肴。
菠菜也喜欢凉爽的天气,秋天种上,所谓的“秋菠”,一冬一春吃菜便有了保证。这时种的菠菜最好吃,因为天冷,没有虫害,不用喷洒农药,叶厚,味鲜。
黄瓜种植要打菜架,夏天长得飞快,一夜之间冷不丁就挂满了架子,两三天就可采摘食用。黄瓜喜水,正结瓜的时节,在早上或晚上,把水管拉到地里,用泉水浇灌,这样的黄瓜又脆又甜,可凉拌、可生吃、可烹炒。是招待朋友们最好的下酒菜。
到了春天,菜园边上的桃树一夜之间粉红的花儿开满了枝头,浓郁的花香吸引了无数的蜜蜂、翩翩起舞的蝴蝶。路过的人们不时簇拥在花前拍视频、刷抖音,银铃般的笑声弥漫在这春天的气息里。月季、美人蕉、菊花次第开放,装点着美丽的小菜园。
这成片的蔬菜,一家人自然是吃不完的,半条街的邻居都可以随意采摘。在今年疫情肆虐、静默封控的艰难岁月,菠菜、白菜、香菜、生菜、蒜苗......是这满满的一院子青菜伴我们度过,摘着长着,一家老小心底便有了依靠。特别是有两家从疫区回来隔离的朋友,我们隔三差五把一兜兜新鲜的蔬菜送到他们小区门岗上,让她们去取。礼轻情意重,至今朋友对这份雪中送炭的举动念念不忘。
种菜如养儿,浇水、施肥、捉虫、除草、移栽,哪一件事都得让人操心。但是,只要用心做了,你就是专家。
我爱我的小菜园,我爱我的家。
作者简介:
宋孝武,河南伊川人,就职伊川县卫健委,伊川诗词协会理事、洛阳市书法家协会硬笔委员会委委员、洛阳市硬笔书法家协会支部付书记、伊川作家协会会员,酷爱文学、书法、诗词。曾在《河南卫生报》、《洛阳日报》发表散文多篇。硬笔书法作品获伊川县2018、2019硬笔书法比赛一等奖,曾发表《洛阳诗词二十年》个人专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