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粽香悠悠
王小艾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这是唐代诗人殷尧藩的一首关于端午节的七言律诗。作者道:“年轻时 每逢佳节 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在端阳这天 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 共话天下太平。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 年年应节而开。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 ,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我每每读之,便会如诗人般感叹人生易老,岁月易逝的感叹。就会想起少时的端午节来。
小时候我的家乡,每到农历五月初一,节日的气氛就浓了起来,家家户户忙着为过节做准备, 先是采回艾蒿和菖蒲,用红纸和线扎成一束插在门楣上。据说这样可以消疾病、驱鬼邪、避晦气,给今后的日子带来平安和好运。那艾叶和菖蒲在初夏的空气中散发出淡淡的,沁人心脾的的清香,整个村庄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接着就去河边野地里割一种名叫杨香的植物 ,把它烧成灰,然后将灰用清水洗,用沙布过滤后把水浸泡糯米,糯米变成黄色后就开始包粽子了。邻居们一团和气,阿姨们相互帮忙,你家包完我家包,我家包完他家包。他们站在浸泡好的糯米和花生的盆前,一边包粽子一边谈笑风生,好不欢快。手里拿着两张嫩绿的箬叶,卷成一个圆锥,装上糯米和花生,就像是变魔术,先在手中上下抖动,接着“啪啪”两声,麻利地用一根坚韧的棕绳绕过粽子绷紧、扎牢。不一会儿工夫,一盆糯米和花生都变成了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然后放进锅里煮,随着热气的升腾,整个厨房散发着淡雅的香味,三个小时左右,一大锅香喷喷、热腾腾的粽子就呈现在眼前了。从热锅中快速捞出煮好的粽子,剥开箬叶,咬一口,慢慢咀嚼,花生香、糯米香、粽叶香一起交融在嘴里直透肺腑,味道好极了!
到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一早,妈妈会用艾叶和菖蒲煮沸的开水盛到一个大木桶里,顿时厨房又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芳香。透过蒸汽向桶里望去,碧绿碧绿的。把热气腾腾水勾兑温度适中后,叫兄弟们拿去洗澡。我们边洗边冒汗,洗得浑身通红。洗完后,母亲用酒溶化的雄黄,小心翼翼地给我们擦拭耳鼻手腕等,说是何以防止蚊虫或蛇蝎的叮咬,还能不长痱子。最后在我的眉间写上一个王字,这样邪恶就不会靠近我了。穿上新衣后,母亲会给我脖子系上一个绣着花草图案的香荷包,包里面有小麦、黄豆、荷花瓣、雄黄、艾草、菖蒲。还有一条用小花布、麦杆、黄豆、玉米等串成的项链。两个用五彩丝线编织成的网袋,一个里面装着红鸡蛋,另一个装着樟脑丸,挂在胸前随着走路摇摇摆摆,发出淡淡幽香,走到哪里就香到哪里,让我好不得意。
端午节的中饭很有特色,要有五碗青、五碗糟、五碗果。五碗青,就是五种青菜,比如,花菜、麦豆、长豆、豆芽、 花瓶菜。这五种菜没有规定是什么菜,只要是青菜都行。五碗糟就是,用酒糟煮成的,比如,泥鳅、黄缮、田螺、河鱼、笋干。五碗果比如,杨梅、梨子、黄瓜、梨瓜。吃这些东西是祈愿五谷丰登。
吃完午饭。村里的大人小孩都会扛上一把锄头,提着一个篮子,到野外挖草药,鱼腥草、车前草、马兰草、蒲公英等等,凡是草药都挖。据大人说端午节采来的草药能治百病。
吃过晚饭,男女老少都提着小板凳,奔向早已被煤油灯照的通明的大坪上,听大人们讲述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听到最多的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以及门上挂艾草和菖蒲的由来,那些传说有声有色,奇奇怪怪的.众说纷纭,让人听了云里雾里......
而如今,粽子不再是五月初五过节时才有,只要走出家门到街上,无论是食品店铺,还是卖小吃的摊位上,各种粽子琳琅满目,肉粽、栗子粽、豆沙粽、火腿粽、蛋黄粽……可是我还是很怀念儿时那朴实而充满人情味的,氤氲在艾香和菖蒲里包的粽子,我坚信这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因为,为国为民而献身的人老百姓是不会忘怀的。这个节日寄托着老百姓对先贤的怀念和景仰,传承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我看来这不是一般的节日,它是中华儿女,勤劳、朴实、善良、勇敢、团结、友爱的象征。它装满了忠贞和爱国情怀,愿爱国主义精神在你我心中永驻!
王小艾简介
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报告文学学会顾问,人民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文联副主席,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女书协副主席、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弘贤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四十余年笔耕不辍,在全国各报刊上发表散文、小说、杂文、诗歌等作品千余篇,多次获得全国性散文大赛和国际华人文学大赛一、二等奖,作品入编《国际华人文学大赛获奖作品精选》巜当代作家散文精选》《当代知名作家散文选》《中国当代作家文选》《中国当代作家精品文选集》《全国文学艺术精品选》出版有小说集《爱情》报告文学集《我的感动》散文集《这个世界我爱过》其作品:语言文字朴实无华,简洁生动、清新自然、雅俗共赏、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