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军旅岁月感人的事
作者:余应书
一

嵊泗守备区司令员董常云,1922年1月生,屡立战功,曾身负重伤,多次被师、团评为战斗英雄。1948年1月,他出席了华东军区第一届英模代表大会。1950年被授予"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董常云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世纪70年代初,有一次董司令从南京开会经上海,我艇接他回泗礁时(因海上风浪大,我艇没有固定的炊事员,全艇战士轮流烧饭),那天正好轮到我烧饭,我艇离开上海四号码头,出了黄浦江到吴淞口后,我正准备和面粉打面条,这时董司令看到了,问我干嘛,我说想打面条中午吃,司令员说:小同志你的面和的太稀了,我看面条是做不成了,那这样吧,你干面粉还有吗?我说还有,司令员说那你把干面粉拿给我,他把我原来和的面分为两份,拿一份加进干面粉帮我打面条,另一份司令员说你自己处理了,看怎么处理。
身为司令员一点架子都没有像兄长,我非常感动。
再一个我船队,杨乃瑞队长原来是董常雲司令员的老班长,他当了司令员以后也没有忘记老班长,每次守备区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他都是用他的专车接送杨乃瑞队长参加会议。
二
1968年秋的一天上午,嵊泗守备区船队,老新四军杨乃瑞队长,带领我艇八位战士(我也在其中)到石柱沙滩,进行投手榴弹训练,大家按一次一个人一个人投,九个人分成两个掩体,等待投弹的七个人同在一个俺体,轮到投手榴弹的人和杨队长同一个掩体,两个掩体之间相隔很近约两三米。轮到投弹都是杨队长在边上指导,当轮到一位新战士叫沈卫海(轮机兵)投弹时,他将手榴弹投上了头顶上空,结果手榴弹又回落到他与队长两人身边的地面上,在那紧要关头杨队长想一把推开沈卫海,但那时沈卫海也不示弱,他年轻力壮,用全身力气将杨队长推开,立马捡起地面上的手榴弹向外投去,结果手榴弹在半空就爆炸了。
全靠他俩的勇敢精神,否则后果不敢设想,有可能我们九人就永久的留在石柱沙滩了,五十多年过去了,此事我还记忆犹新,一辈子难忘。
杨乃瑞老队长,我认识他的时候年龄五十岁左右,身材不高1.68米左右,身体比较瘦弱,为人正直话语不多,要求别人做的事,都是他自己先做,以身教帶动大家,对战士非常关心,战士们非常感动。
杨队长是新四军老战士,打仗非常勇敢,参加过多次战斗,立了很多战功,但他一次都没有提起过。他身体多次负伤。冬季我们多次邀请他,到马关司令部澡堂洗澡,他都说不敢去,说自己烧点水在家洗洗算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去,他说不是我不去,是我全身都是伤疤,一个巴掌大的面积好的都没有,我怕大家看后害怕呀!我是从子弹堆里扒出来的,全部牙齿都被弹片打光了,现在看到的牙齿全是假的。
我们的老N278艇报废了,这艇还是解放一江三岛的战利品。没有事干,住在石柱村里面一个破庙里,他亲自帶领我们到石柱码头,造登陆艇用的登陆点,汽车连派车帮助我们运石头,杨队长天天和我们一起装车,干了一个多月才把登陆点造好。这样的老革命很值得我们学习。
三
嵊泗守备区船队,胡仁川老艇长,我认识他的时候是原来乙275艇艇长。在新乙278艇组建第二届领导班子时,胡仁川艇长,从乙275艇调到乙278艇,还有徐银根是从乙279艇轮机长,调到乙278艇。胡仁川和徐银根两个人搭档,组建新乙278艇新一届班子,胡仁川原来就是艇长本应任艇长,徐银根原来是轮机长,照道理徐银根应任副艇长,但胡仁川艇长认为,徐银根入伍时间比自己长,年龄比自己大,错过了这次机会,再提拔就难了,于是向组织上主动提出让徐银根担任艇长,他自己仍然任副艇长。后经上级批准任命徐银根任乙278艇长,任命胡仁川任乙278艇副艇长。到后来徐银根退休后,胡仁川才任艇长。后来乙278艇改为N2805艇, 1975年调防到浙江省台州军分区船队,改为N3351艇。先后换了好几任艇长。胡仁川艇长的这种在荣誉职位面前主动禅让的精神对我影响很深,真正体现了一个革命军人一心为了革命事业的崇高品德。当时我是乙278艇枪帆班长,艇团支部副书记。
以上三件事,使我深感解放军这所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作者简介:
余应书,浙江丽水市人,66年入伍,嵊泗守备区船队登陆艇上服役。71年3月退伍后,在气象局工作直至退休。爱好写作,常有作品在媒体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