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最亲.奶奶最爱
在养育我们成长过程中,妈妈出工后,我与二弟都吃过奶奶的空奶止哭。在教育我们兄妹时,他们是牢不可破的统一战线,奶奶是教主,妈妈是护法使。所以我把她们这对组合,叫妈奶,并以此命名,缅怀离我们远去天堂,𨚫让我们总难忘却了妈妈,奶奶。
写妈奶之前我先交待下我的祖父与外祖父,我的祖父周书义在我爸爸只有二岁时病逝,我的外公易大強,在我妈妈还在襁褓之中就死于武装械斗,我的爸妈的结合,如果让今天给它取个网名叫"苦瓜组合",记得小时侯外婆把外公留存于世的一幅石英石墨镜传给父亲,这仅有的遗物被我们三兄弟淘气包把这文明镜撤的尸骨无存,只有回忆。
我祖父书礼为他的信仰为主义牺牲,我外公肯定是为生存舍命。从这幅文明镜折射出外公一定是风流倜傥,气宇非凡的铁血男人。
尽管我与祖父辈没缘相会于世,但我何其有幸,何其有缘成为我奶奶许氏的长孙,我父母的长子,这是什么因产生的这样的果留给古人类学家,生物学家去考证,什么时候是猴子又怎么变成猿,猿怎么成了人,人人相传几千万年,到有了我这个生命的降生,我与他们相会于三汊河,向家渡之间,东荆河畔。给我接生的是凡标奶奶,我奶奶定是迎生的总揽全局的总指挥,随着我的笫一声哭声,奶奶有了他的长孙。
放了一挂大鞭(爆竹)
分发乡邻喜糖
吩咐木森大爷(小姑姑)去给天合工作的爸爸报喜报平安
以上这些史料都是奶奶引以为高光的谈资。
我的降生逢观音暴,携风雨带闪电,家门添丁还有一挂鞭炮多少有点动静,那个时代一个生命比猫比狗比蚂蚁高贵不到哪里去。|现在说GTP增长,那个时代只有人口疯长,那是一个无序生育的时代,到了晚上家长们没有精神文化娱乐,有的是一条一一闭门造娃。
接连生了一堆女娃的一定要追生男孩,重男轻女,我爱人讲岳父秋爹看生我幺妹又是女娃时,当时五岁,记得秋爹一“拧果″打在脑门上。 既生了男娃又生了女娃的既不重男也不重女,生到最后只有麻木。生了-群男娃的家,最多的有存活十个以上的,看到眼前这一字排开的,由高到低的队伍,看到他们如饿狼饿虎的眼睛,除了无奈,麻木,还多了一层发愁到双腿发抖。
同组一文姓人家,生育成活十人小孩,每到夏天一字排开站在东荆河边,用洗干净的粪瓢,从左往右沖洗,连大人十几口之家的中饭晚饭,就是几把米外加红薯野菜,干也是它,稀也是它,饿也是它,饱也是它。
说到穿衣,谁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时候纺织工艺外加一件衣服全天侯,春夏秋冬的全勤使用频率,三年之后衣服早成了抹布,再者到灰堂坑躺着了。
说到生死,母亲在那个岁月,十月怀胎历经千辛万苦,九九八十一难把我们带到人间,有条件还有接生婆助产,时有遇难产母子双亡,还有穷的连脐带都是母亲自已咬断的。我粗略统计过,我向家渡老家上下十户人家,与我上下年龄差不到五岁,有名有姓的脑膜炎病死,东荆河溺亡,小儿麻痹症高殘者不下十人。
一根草一丝露水
天生他,必养他。
大自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这也就是那时代农村妇女生产,百姓生存生活的大同小异。
话回到我的妈奶。天蒙蒙亮,东荆河边每家门前有块石头,妈妈就在石头上用木棒捶衣,发出的捣衣声,鸡在打鸣,狗在撒欢,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牛儿在河滩上吃草,学童们背着书包唱着歌上学,如诗如画。而我们的妈奶就开始披星戴月的到集体干农活,在那比学赶拚的年代,个个都是一百二十分的努力,谁也偷不了懒,你也懒不了。要挣工分,要为家里小孩挣粮食,我的巧娘巧奶奶㖿!你们是怎么解决吃饱这世纪难题的。
记得有几次断粮的日子,米坛子粿粒无存,奶奶带着我到隔壁郑爹,王爹家借米,待到还米时,用当时借米的器具原样还上,奶奶总是外加一把米,这恐怕是乡村最原始的诚信原则,乡规民约。奶奶最拿手的鸳鸯饭,有时添些青菜野菜,待到煮沸时,用锅铲将锅分为楚河汉界,一半稀饭留给自已,干饭留给儿孙。
每到夜深人静时,一盏煤油灯下,奶奶纺棉花,妈妈缝缝补补,纺织的棉花再织成布,我们称粗布,再染上蓝花。我们老沔阳在旧中国纺织界是有一席之地的,就是"沔阳蓝”花布,下汉口,上重庆,下上海行销整个长江流域。
还有“沔阳红"绝对极品中华野生蔷薇,李时珍《本草纲目》首推沔阳红。
妈妈将破袖,领口补齐,将裤脚接上一段传给弟弟,弟弟再传给幺弟。农闲时,爸爸领了工资,喂的猪赶到集上买了,交完生产队超支款后,接裁缝干成,黄奶奶到家做衣服,我与妹妹秀是要确保有过冬新衣。
那不是我一家之苦难,是一个时代,我童年伙伴比我苦七分,发小长春与生发到冬天穿的既单且短又破的棉衣,能露出几个脚趾的布鞋,鼻涕能摔出丈把远,余涕擦在衣上结壳。
苦难岁月,没让我们饿死,冻死,病死,这一章我要歌颂我的妈妈奶奶。
我的小脚奶奶,那个封建时代牺牲品,那双畸形的小脚,世上绝迹了,但我记忆犹深,儿时奶奶饴孙之乐,也可能对我们孝道教育,每到冬天总是让我们兄弟妹妹轮着给她煨脚(暖脚)把一双冻得像冰的小脚捅到我们胸口悟热,这是她最惬意时光。
1999.1,11日奶奶逝世时,我剪下-缕发丝放在奶奶脚下,陪同奶奶化尘升腾。
奶奶许氏这双小脚趟过了她人生的多少险滩与激流。祖父病逝时,奶奶二十多岁,姑妈三岁多,父亲不足二岁,我们周家在向家渡乃鸡名小姓,孤儿寡母受人欺负难免,当时有一大户人家在我家门前放了一挂鞭炮,其寓意是我奶奶抬脚改嫁。
现行结婚离婚要政府大印,那个时候,女人的命运就是一挂“油鼓子″鞭(一条小鱼长的编炮)。结婚迎亲一挂鞭,夫死改嫁一挂鞭,女人死了也是一挂鞭,一挂鞭是女人的全部乐章。女人之悲,男人之哀。
我年幼的姑姑与我父亲各抱着奶奶的一只腿,哭声撼动天也撼动地,哭声既撕心又裂肺,奶奶坚毅果敢命令放鞭人一颗颗捡起鞭屑,把地上扫的干干净净,放鞭风波才平息,奶奶终寡一生把儿女拉扯大,陪伴儿孙走完她似平凡却不平坦的人生。
家父六岁时,沔阳洲又遇水灾,奶奶带着两个孩子踏上了逃荒谋生之旅。奶奶会一手民间剪纸工艺,在那时乡风民俗女人出嫁前一年,要做针线嫁妆,蚊帐上绣孔雀开屏,忱上鸳鸯戏水,门帘富贵牡丹,就连脚上的布鞋都要绣上花花草草,这一切的蓝本都要以剪纸为底样,奶奶有底样,模版,会雕刻,还有木货柜,货郎鼓,在我们很小时,这些传家宝让我们拆的连骨头都不剩了,否则今天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奶奶她们花样最远处卖到湖南,途中经历过家父走丢,又遇野狼,父亲讲还遇到过山民打死老虎,一村民分得虎肉,三个儿子分食,笫二天全部毙命的悲剧。
当乡亲为生存生计以行乞为生时,我的奶奶带着她儿女行走山间过着一种有尊严的谋生。
天亮了,解放了,我家有烈士爷爷的烈属光环,又有田多地多正反两身份的叠加,分给烈士爷爷一半土地后,政府评定为上中农。成份就是现在的身份证,学位证。我奶奶毫不含糊抓起了父亲的启蒙,先请远近闻名的陈元尧老先生教私塾,陈元尧先生那么好的国学功底,丰口中学校长,最后沦落我们乡野,凄凉终老。家父后转到郑道湖公立小学读书,上小学笫一篇作文巜我的父亲》又倒我爸,一个对父亲没有记忆,提到只有伤心怎能写作此文,他背起书包,泪两滂沱往家里跑,其中心酸与悲怆可想而知。奔跑在路上,远处只见浓烟滚滚,接着就是火光冲天,隔着东荆河,那是家的方向,别人有漏屋偏遇连阴雨,我爸是苦命娃又遇伤心事,连栖身的茅草屋都化为灰烬。
就是这些水与火的焠炼,铸就爸爸刚毅品质,努力发奋,也有烈士爷爷的庇荫,仅有高小文化考取南京林学院(后在父亲篇中写)成为全村当时笫一个吃国家饭的人。
🌹
到我长到五岁,奶奶牵着我的手把我交到周宗祥老师手(角落写过)"不听话就分掰"筒单六个字道出了奶奶的希望与责任的托付,现在想来,老师很掰,父亲能掰成了侈奢。
在我很小时,字没识几个,父亲带天合营上枝柳铁路建设,父亲任天合营营长,远房外公易文理任沔阳师师长,一去几个月,中途要给父亲写家书,有人要代写,奶奶坚持让我写,他在边上指导,记得大意是
爸爸,你好吗?我们全家都很好,我们读书了,家里猪卖了五十元,一切都好,你保重!
这是奶奶口述,我手写,好多字不会写都开了天窗,这是我写给父亲的笫一封家书,想必也是父亲收到的最幸福的家书。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我仅有点文字功底拜奶奶所赐,能把事记叙下来。
逢春节,家家户户总把新桃换旧符,写春联贴春联是迎新的一个节奏,从我记事起我家大小门前的对联,奶奶坚持,非我莫属,她在一旁开心的研墨,熬浆糊,从几岁起一直到现在成了传统无一例外。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又
四海翻腾云水怒
五洲震荡风雷激
感谢奶奶培养,现在毛笔字功底不深,但当我拿起笔我从容,镇定,信手拈来,就如同奶奶站在身旁,把着我的手。
记得是林彪元帅出走那一年,奶奶分别给我与弟弟几个毛角,让我们到杨林尾镇上去“见广",就是去见见市面,开阔下眼界,我与弟弟结伴,一路采着路边的野花,追逐着五颜六色蝴蝶的与蜻蜓,攥着几张捂得快冒汗的角票,隔河渡水,走十多里地来到杨林尾镇上,首选是到供销合作社饮食点吃上一碗包面外加油墩子,那一碗冒着猪油花外加葱花的包面,那金黄焦碎的油墩子,现在回想起来也都掉口水。把肚儿整园了,必定是到新华书店去逛逛,书架上躺着的几本小人书,《小兵张嘎》,《地雷战》,《红灯记》,原本就巳泛黄起卷的小人书,又被我俩从左到右,又从头到尾翻阅一通,手里向书店售货员阿姨展示二角钱,暗示她不要烦我,我是真心买书人,只是在挑选。最后了看售货员(同学张燕兵妈妈)的眼神的舒适度,这就是我们讲的脸色,手不择卷,依依不舍,买下本小人书,又沿路返回,过保合渡口,一路跑一路唱着歌回到向家渡,这之后可怜了那本小人书,不停被传阅,不停的减页,最后成了擦腚的毛纸,那年月,有纸擦屁股都是很奢侈的事,往事的难堪与不堪,童年的苦中有乐有趣。‘
我的奶奶在五十多年前就自主发明了芦蓆风扇,董大小姐明珠当时也只是穿开档裤的女娃,每到夏天夜晚在那棵大木枣树下,把两张竹床并排摆着,我们兄妹四人全靠他一把芭扇,既要顾东也要顾西,刚从树上摘的葡萄,刚从自留地摘的瓜果,奶奶把我们贫脊的生活打理的有趣有味。当时村里没通电,她织了张精细的芦蓆,中间有个轴,两头连在树上,我们轮值拉绳,往前是风,回过去也是风,既驱蚊,又凉爽,不要看这小发明,百分百自主知识产权,出自一农村奶奶之手,大智慧堪比今日董明珠。
奶奶更是管理行家,在我们稚嫩的肩膀还没长硬时,就逐渐加担子,我们吃东荆河的水全靠妈妈桃,奶奶讲要给妈妈分担子,刚开始与奶奶同担一桶水,奶奶在后面,我在前面,奶奶总是把中点靠近她一些,后来我在后面,弟弟在前面,如遇雨天坡陡路滑,两兄弟连着水桶轱辘轱辘滚到河里。再后来大点肩膀硬点就挑半桶水。父亲幼时发生的那场火灾后,我们家“穷灶门,富水缸”的消防意识从不改变。
又到冬天编芦蓆季,全家齐上阵,有梭(将芦苇破开)有锤(将芦苇锤平),接着是我编,一天从早上到晚上,雷打不动,像钉子钉在上面,能爬出十多张芦蓆,手上全是倒卷皮,扎满刺的双手。
奶奶是温暖的奶奶,她懂得领头羊效应,她主抓对我的管理,也给我特权,家里母鸡下的鸡旦,大多是给我鸡旦炒饭,永生难忘,或许我们这辈人每人都有一碗鸡且炒饭,油盐饭的情结,一千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鸡旦炒饭数我最香,我奶奶是周边十里八乡的名厨,谁家女儿出嫁,儿子结婚要请到奶奶主厨得提前半年预约,那礼节也是很繁锁的,之前叫穿厨,之后要谢厨,肉,毛巾,香皂都不能少。能预约在奶奶既要德高也要望重,贫苦人家奶奶也帮,每到奶奶主厨,我放学背着书包到奶奶灶前,准有我爱吃的东西打牙祭。
🌹
打从我出生到二弟妹妹幺弟降临,奶奶就成了全职奶奶,小时侯她抓仪表,穿着要整洁得体,奶奶语录
肚中无食无人知
身上无衣被人欺
抓称谓,对活着的长辈怎么称,对死去的先辈怎么称,逢农历七月十五中国万圣节这差事肯定又是我写佛包,她一边报,我一边写什么故曾祖考妣X,今日化,时至今日我也只知表皮,人物结构复杂点就晕了,最后奶奶特别交待她死后一定给她多烧点纸钱,她爱打牌,我兑现了对奶奶的诺言吗?十之七八也。
抓礼仪,坐有坐样,站有站样,吃有吃的样子。金正昆全是照抄奶奶的教案。
小时侯没少挨妈妈奶奶的木条竹条,可是真打耶,百分之八十与戏水有关,有-天我们大队学生放学,头顶书包,顺流而下,回到家里,老师找上门来,一顿家法,妈妈执鞭,奶奶喝彩。
二弟小松到大树上掏鸟窝,但凡鸟窝都长在树梢,长在高端,他要全取的鸟窝中的鸟旦与幼仔,一次树枝折断,掉下来摔到昏死,回到家里,难逃家法。
记得最深刻是村里放电影,凡标,长生兄我们三人AA制买了一包九分钱的大红花牌香烟,没抽完的烟我带在裤袋里,笫二天奶奶洗衣服时发现了,我在想这次奶奶怎么不动声色,放我一马大发慈悲。没几天爸爸回家休假,她原本奏上,爸爸呵斥我跪下,我知道东窗事发,他一只手拧着我一只耳,在堂屋里绕了两圈,奶奶边上语录
桑树条趁早育
她知道我的这个罪超过了她的审限,只能由我父亲对我作出处罚,由男人对男人开出罚单。
🌹
奶奶也不是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奶奶,她也有犯糊涂的时侯,儿时节假日奶奶带着我走亲戚家,总是与那帮亲友玩一种纸牌,传播孔孟思想的文化纸牌,并教我识字,教我规则。
"上大人"-一我的父母大人
“孔乙已″_一一孔子
“话三千″_一教话三千弟子
"七十四"-一七十二贤人儿
“尔小生”一一你这小子
“可知礼"_一一你可知道道礼。这些带彩娱乐的游戏,这些字在上学之前就认识,规则就懂,最早植入我大脑的文化基因,是祸根还是福报,我三生记得奶奶恩情。
1971年底,我们家起了新屋盖成瓦房,按习俗亲戚要给我们家送扁,并挂上红绸,我妈妈最亲的人是同娘各父的黄格云舅舅,还有妈妈易姓远房舅舅,就是这远房舅舅送来的扁,挂上的红绸短几寸长,一向开明豁达的奶奶坚持不让扁上墙,弄得这门亲戚我们俩家人再没走动。
把我家旁边葡萄树,木枣树砍了建房的王姓队长家,奶奶至死也没原谅别人,有好事者要把他幺妹给二弟保媒,让奶奶臭骂,并放出狠话,奶奶又语录
我孙子打光棍也不会娶他女儿。
与王姓队长的结怨除了那根葡萄树外,在这之前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立四新"又一单项小运动,就像俄罗斯套娃,大运动中套着小运动,其实质就是对中国文化的无以修复的叠加破坏,在城市是对历史,文物的破坏,在农村就是对财富的变相掠夺。我清楚的记得,小时侯奶奶给我双手双脚包括胫上都用银元打造银制品,套在胫上的叫狗箍,套在脚上的叫脚箍,还有铃铛,很牛B的。四新运动来时,要积极上交充公,否则捡举揭发,文革搞群众运动得心应手,套在我身上的这些银器被王队长生硬的取走充公,奶奶把这笔帐应在了王队长名下。
2011年继父亲6o岁生日后,我又给70岁妈妈在太子湖开了个生日派对,请来了她的妹妹,她的三个妯娌,我的二个姑姑,有图片为证,让她老人家真正做了回主角,奶奶健在时她永远只是配角,我太太给她们配了统一着装,妈妈恐怕是笫一次站在C位,妈妈生前留给我们的影相很多,但唯有这次最能崭现她愉快的心情,这六老天鹅照。
2015年7月18日上午我在武昌接到母亲病危的电话,急速赶回仙桃笫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四楼时,母亲因不治身亡,我看到她是不肯合扰的双眼,可能最后没有见我一面心有不甘,我的眼泪叭嗒叭嗒的掉在母亲的眼窝,再用手去合上了母亲的双眼,这是继奶奶,父亲之后我与先辈又一痛彻心扉的诀别。
在失去奶奶,父母之后我与死神的屏障一览无余了,该我站出来接受死神的拷问,在失去母亲的这些日子里
哭母黄泉无子路
思亲梦里有颜回
想想我与母亲生前见的最后一面。
地点,杨林尾四丰移民点墨香爹家门前。
生我养我的天合垸向家渡因98洪水整体移民,父亲手里把埋在那块土地上亲人的几幅骨头都刨出来移灵洪湖万家坝,我78年高中毕业高考不中,81年参军入伍也没混出点名堂,退伍经商也没风光过,一晃十几年不回老家,衣不锦无脸回乡,回乡情也怯这种心理在作崇,好几次路过,只是站在洪湖东荆河堤上把老家眺望,作别西天的云彩。看似与四丰村没半毛线关系的我,因为与母亲在此诀别,我与幺弟与老乡亲新移民点多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5年端午节前母亲要回四丰移民点窜门,⼳弟送往,在四丰驻了几天,中途我去看望她,看她生活的很开心,还在墨香爹堂屋里家长里短话家常,临别,我给母亲讲,我接她到我家过十五,老娘默默地送我上车,还挥挥手,从此这里就成了我思念母亲最后的定格。
我一生一辈子,因为太子湖把自已不自觉的弄成了没有道德,没有诚信的人,最后因为对母亲的失信,老天爷惩罚我,端十五因为满街的追债人的围堵,没能与母亲最后晚餐。
母亲对儿女是春蚕,吐尽最后-缕丝,是蜡烛熬尽最后一滴油,母亲死时正值我四面楚歌,债台高筑的危城之时,母亲死后节余的七万元丧葬款,我全数还了仙桃恶人胡高高的高利贷利息。母亲生养我,床前没端上一碗水,死了死了那堆灰还帮儿子我还了高利贷。
2016年7月18曰是母亲周年祭,我们三兄弟约好这天给母亲扫墓,从仙桃出发晴空万里,过白庙大桥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我三兄弟约好就是天上下刀子,脱掉皮鞋,在雨中狂淋也要按计划完成这神圣祭拜,没曾想刚到墓地又艳阳高照,这不到三十公里的路线上,老天爷三变脸。
我们给先祖,父母烧了几柱香,坟头拨了些草,看到一方方矮矮的坟茔,想起余光中先生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百生伤感。
我们十岁时,家里爆发了重大危机,我写到这里是对逝去的父亲大不敬,大不恭,为教育后人,只能求您原谅。
那一件,父亲在外有了外遇,在家里与母亲矛盾,我们当时还小,不知大人间的事,这事在当时是十恶不赦的,名誉扫地,撤职,开除公职,后果不堪设想。又是奶奶把这场危机化解的无影无形。
奶奶的后半生是幸福的,随着父亲离开农村进城,又随着我们兄弟离开杨林尾进仙桃城,过着安享晚年的日子。
2002年父亲得了哮喘病,久治不愈,每次发病就像到死亡边缘,奶奶每次都守在爸爸床前,她一生为儿女守寡,儿子的命就是他的全部,她的命是草。
今天我猜想奶奶是否认为自已高寿(83)岁碍了儿子健康,或牺牲自已把阳寿给儿子,前二者是我猜想,但奶奶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不想死在儿子前面。她淡定从容地把自已该了之愿全都了了,1998年年底一天,穿好装敛的新装,用刀片划开了手腕,幸好妹妹秀及时发现才暂躲过-死,她绝决之心在1999年1月Ⅱ日早晨五点,奶奶选择了诗人般的死法,从我三楼纵身跳下。头上裹满几条毛巾,走完了她83岁艰辛人生,待我赶到家时,奶奶刚刚搬到榻上,脸上的血还没凝固,我用毛巾给她擦着脸上血迹,吧嗒吧嗒的泪水像断线的珠子洒在我最爱至爱奶奶脸上。
从奶奶选择死亡的时间及二种方式,一个农村小脚女人,高贵而有尊严。我们怎能体会她最后对儿女子孙的不舍,最后一步何等惊人毅志。
写成此文,祖父们早就死了。祖母,父亲母亲也死了,在我之前的都没了。每每想到他们泪水总想涌出,想到我有一日与他们相会时,我会无愧地告诉他们,我带领的兄弟姊妹,儿子媳妇,孙女孙子个个向善向上,安居乐业,泪水伴着暖流在心中荡漾。
2O22年11月1日
仙桃市太子湖山庄
周松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