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 煌 寻 梦
作者:艾丹
人们在看到精美绝伦的事物时,第一反应往往是张大了嘴“哇”地一声表示惊讶与赞叹。但更高级的赞美,则是张大了嘴而发不出声音,因为视觉与大脑都被震撼住,已无瑕运转,只剩下视觉在紧张地、贪婪地抚摸眼前的一切。每个第一次见到敦煌莫高窟的中外游客,无一例外地都把最高级的赞美奉献给了这世界上最精美、最珍贵的壁画和雕塑,而敦煌,也绝对配得起世人对它的崇拜!
别的不用说,仅是那色彩就令人眩目。走进石窟,仿佛穿越了一千多年,灯光一亮,人们立刻回到了雍容的大唐。佛像衣服上的赫红、佛光中的绽蓝、飘带上的翠绿、祥云中的淡黄、配饰上的深褐……即使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最有经验的画师也无法再调配出如此鲜艳大胆的颜色;况且,更无法将这色彩再完好地保存一千年!正如余秋雨所说“看敦煌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再看技术.敦煌艺术,是先用中国画法勾勒出轮廓,再用西洋画法上色。莫高窟中的壁画与雕塑,即使是艺术的门外汉也可以一眼判断出哪个是唐代的杰作。唐代的佛像,面色白皙,神态雍容,气定神闲,衣饰华丽,色彩斑斓,表情各异,雕工细腻,技术精湛,无与伦比。站在这绝世珍宝面前,一开始心中会涌出一种激动:身上所有的感官都因被这稀世奇珍深深震撼而暂时失去了所有功能,只是呆呆地伫立,唯有神识在欣赏着这令人绝望的美。
接下来心中便感到自豪:随便哪一幅壁画、哪一尊雕像,拿到香港伦敦的拍卖行去,都可以拍到上亿元,何况敦煌这4万平方米壁画,二千多件雕塑!单以价值论,已是天文数字,更遑论隐于其后的超过千年的中国绘画雕塑艺术和累积和体现的中国文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整个人类世界的无价之宝!每一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带着宗教般的信仰来朝拜敦煌,每一年都有世界各地的电视台来拍摄敦煌,把它的珍贵和美传遍全球。这一切,怎能不让身为中华民族儿女的我产生自豪!
但是,自豪之后,接下来竟莫名其妙产生了一种——惭愧。一千多年前的艺术精品,直到现在还让全世界为之倾倒,为之顶礼膜拜,然而今天,我们还会再制造出能流传一千年、再让世界为之疯狂的艺术品吗?正因为千百年来不断吸收世界各国文明和画风的优秀营养,才使敦煌的技术不断提高,不断突破,从而达到人类绘画和雕塑史上的最高峰!盛唐,竟只有盛唐,只有胸襟广阔、包容得下异见、虚心学习各国先进技术和文化的盛唐,才能将各国优秀文化艺术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这举世无双的奇珍,才能让万国来贺!
回首祖先留下的光荣,今天的中华儿女心中是否应当有一丝疼痛?抚摸历代先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今天的炎黄子孙是否应有一丝惭愧?
站在鸣沙山前,竟是不舍离去。莫高窟里飞天那曼妙的舞姿,是隽刻在历代中国人心中千年不朽的印象;飞天反弹的琵琶,似乎每个有月亮的夜晚还在漠漠黄沙中奏响;你已在洞窟中寂寞地飞翔了千年,一心等待那个前世曾承诺过你的人越过漫天戈壁来与你相见,只为了却一段执念千年的宿缘;拂去你身上面壁千年的尘埃,我只愿化作唐诗宋词中的一阙,痴守在你身边。
作者简介:艾丹,中国古代文学硕士,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金融作协副秘书长,曾任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辑。高级经济师。多篇文章在全国和省级以上媒体发表。多次获得全国级和省级以上文学大赛奖项,曾获首届“华夏作家网杯全球华人文学大赛”优秀奖;获“黑龙江省报纸奖”二等奖;获“全民电影剧本接龙大赛”全部四个阶段全国前五十强,最后一阶段全国第一名;黑龙江金融作协“文学大赛”散文类多次一等奖; 获第四届“中华情”全国诗歌散文联赛金奖;全国金融系统“书香畅享”征文大赛二等奖;;第二届全国“圆觉文学奖”散文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