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老师的“金猴”
浙江 桑民强
(一)
王老师是杭州的一位集邮爱好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未的一个初春,尽管街角还有残雪,但玉兰树上已经绽出小小的芽头,白玉颜色,像是在对人们说,我是春的前哨。
此时王老师正穿过茅廊巷菜场前熙熙攘攘的人流,向前面的一条名叫严衙弄的小巷里的张包子俊家走去。不久前的2月20日,王老师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杭州市集邮协会成立七周年迎春联欢会上,第一次见到慕名已久的张包子俊先生。这位时任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副会长的集邮元老慈祥、可亲的笑容和平易近人的言行给王老师留下深深的影响。
那次迎春联欢会上还有一个“幸运抽奖”的活动,其中有一个一等奖的奖品,是一枚1980年发行的“庚申年”金猴邮票。这“金猴”邮票,可是王老师梦寐以求多年的邮票——他的儿子就是那年出生的,他一直想买一枚“金猴”邮票作为给儿子的生日礼物。可是,邮票公司一直买不到,后来他也到杭州工人文化宫旁当时被杭州集邮者称为“棚儿”的杭州邮票交换市场,但市场的价格远远超过邮票目录上30元一枚的价格。几次犹豫,都没有买,如今已经涨到100元1枚了。王老师期盼自己发到的088号抽奖券能够抽中这一邮票,可是开奖时发现这“金猴”邮票的中奖号居然是089号,他狠狠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后悔迟到会场一步!
联欢活动结束,他听说这枚“金猴”邮票就是张包子俊先生捐献给这次活动的,更是感动万分。
按照那次联欢会后张包子俊先生给他的名片,王老师第一次步入严衙弄8号的一个老墙门——听说这张包子俊的寓所当年还是张包老创办的我国最早的民间集邮组织之一的新光邮票会的活动场所,在中学担任历史老师的王老师,特地按照约定的时间,前来拜访这位新光元老,想聆听张包老当年创办新光邮票会的回忆。
正当张包老向王老师讲述上世纪二十年代和一些集邮者在杭州、上海创建新光邮票会,创办《新光邮刊》、开展新光邮票会活动的情况时,门外进来一个六十开外的聋哑人。这个聋哑人看来与张包老认识,他一进门,就将一张事先写好的纸条交给张包老。张包老看后将纸条递给王老师说:“这个聋哑人名叫孙熙,不久前已经从武汉退休,回杭州定居。他是一个非常执着的集邮者,八十年代初孙熙在武汉组织聋人集邮小组时,他就和我通信交往了。今天他来我家,想和我商讨在杭州成立聋人集邮组织的设想。”
张包老用笔谈的方式对孙熙说:“设想非常好!杭州除了有许多聋人集邮者,还有肢残人集邮者,如杭州橡胶厂的工会副主席严福根、杭州第二中学校办工厂的钱梁荣,还有前年从宁海调到西湖电子集团的工程师李少华……对了,李少华现在担任浙江省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你去找李少华商量一下,最好请李少华和杭州市集邮协会联系,成立挂靠在由民政部门领导下的杭州市残疾人集邮协会!”
接着,张包老对王老师说:“杭州可以说是我国残疾人集邮的最早的城市,当年我创建的新光邮票会里,就有一个名叫钱叔安的双腿重残人。1929年4月开始,我还请钱叔安参与新光邮刊的编辑工作,当时他经常请人背着到这严衙弄8号,和我一起编辑、审校邮刊。1946年,新光邮票会总部迁到上海,钱叔安还被选为新光邮票会杭州分会的主席。”
王老师听着张包老的回忆和与孙熙的笔谈,被一种邮友深情所感动。张包老还对王老师说,孙熙和我通信多年,也给了我许多帮助,那天我捐给青少年宫迎春联欢会的“金猴”邮票,就是从当年孙熙在武汉帮助我买的一个“金猴”四方连撕下来的。这四方连还有三枚,我去年去上海和宁海、青田参加集邮活动时,送给那里的青少年集邮爱好者了!”
王老师听后,给张包老讲起自己在青少年宫迎春联欢会自己的抽奖劵相差一个号的惋惜。张包老听后哈哈一笑说:“‘金猴’票大家都喜欢,谁抽得‘金猴’票都会高兴!”接着,张包老温情地望了王老师一眼后,拿起笔和纸在上面写着:这位王老师非常喜欢集邮,过几天是他1980年出生的儿子生日,他想买一枚1980年的“金猴”邮票给他儿子……
孙熙没有等张包老写完,连连对张包老点头,他用笔写和用手势比划着:我家里还有从武汉买来的“金猴”邮票,除了有一个整版的,还有几个四方连。但是四方连撕开太可惜了,我以邮票目录上的价格,转让一个四方连给王老师吧!
王老师怎么也没有想到,张包老竟将他一个普通的集邮者作为知心朋友礼待,更想不到这位首次见面的聋哑人会对邮友如此真诚和友好!他激动地双手抱住孙熙瘦削的肩膀,张包老在一旁鼓起掌来!
第二天,孙熙就如约将一个“金猴”四方连送到王老师的学校,王老师以120元的目录价得到市场上要400元的才能买到的“金猴”四方连,欣喜万分!
从这以后,王老师和孙熙做了好朋友。不久,王老师得知民政部门将成立杭州市残联的信息,急忙去告诉孙熙和张包老,并多次为挂靠在杭州市残联下的杭州市残疾人集邮协会出谋献策。
1992年春,杭州市残疾人集邮协会成立,应孙熙盛情邀请赶到在杭州市青少年宫参加成立大会的王老师,在成立大会上看到被聘任为顾问的张包子俊和被选为理事的孙熙,又想起三年前在这里参加联欢活动的情况,心里充满了激动。
1993年,张包子俊患病住院。一次王老师和孙熙接伴去茅廊巷对面的浙二医院看望张包老时,张包老站在病房阳台上,指着前方正在搭建的脚手架对他们说:“严衙弄8号这一地块的旧房都被拆除了,我当时曾经和一些邮友呼吁保留严衙弄8号墙门这一新光邮票会的旧址,可是因周围的旧房子太多了,没有如愿。不过原址建成新楼后,我还可以回迁到新楼里。到时,咱们一起到我分配的新楼欢聚……”
不幸的是,这新楼还没有建成,张包子俊先生就病重去世。悲痛之中的王老师和孙熙曾经多次到在原严衙弄地块上建起来的一幢幢新楼前,缅怀张包老……
谁知仅仅过了两年不到,1996年春节,王老师的挚友孙熙就被到家中抢劫的歹徒杀害。这桩当年震惊杭州和全国邮坛的大案破获后,王老师知道是外地来杭州抢劫孙熙“金猴”版票的歹徒,而使孙熙全家遇害的。
这令王老师悲痛万分的噩耗,使王老师数天无法安睡。他将已经送给儿子的“金猴”四方连收回,连同后来孙熙送他的一些纪念封一起,放在客厅里,烧香磕头。心中暗想决心,一定要将这“金猴”四方连永久保存,因为这“金猴”四方连载着张包老和孙熙两位邮坛挚友的浓浓友情,串连着三位邮人的邮苑真情。特别是王老师后来听说,孙熙当年从武汉买来带到杭州的“金猴”版票和几个“金猴”四方连,都已经在遭歹徒抢劫后,不复存在了。他的这一四方连“金猴”,可是是对张包老,对孙熙的永久纪念!
(二)
孙熙遇难后这23年来,每次春节前我国发行新生的肖邮票时,王老师都要拿出那本他用牛皮纸包得最好的集邮本,细细看着他用护邮袋装着的金猴四方连,思念着张包老和孙熙。从他1989年买到这个孙熙从武汉带回杭州的“金猴”四方连后,市场上“金猴” 四方连的价格节节上升:2000、3000、5000、1万、2万……甚至还突破过5万的门槛,“金猴”成了许多集邮者眼里的“珍邮”。儿子小王曾经几次要他买掉这个“金猴”四方连,可都被王老师呵斥拒绝,
转眼又是春节,离开孙熙遇难的那个春节23年过去了,那天,王老师又拿出那本牛皮纸包得最好的集邮本,打开一看,保存了整整30年的“金猴”四方连竟然不翼而飞!大吃一惊的王老师想起去年年底,一直和自己一起居住的儿子曾经和他商量,说孙子大了,三代人住在一起不方便,想自己买一套商品房搬出去住。已经和房产商谈了分期按揭付款的协议,可是首付的钱不够。当时王老师夫妇曾经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凑了15万给儿子小王,可小王说还差4万,并说春节前一定要付清首付……
会不会是儿子将这宝贝“金猴”四方连偷偷卖掉,想去凑房子的首付了?晚上小王下班回到家中,看到往常慈祥的父亲一下子变得冰冷。“是不是你偷了‘金猴’四方连?”“老爸,你说话太难听了,那叫拿!这猴子是你早就送给我做生日礼物的。”小王理由十足,“再说我想凑足首付款,就想将这猴子邮票拿到邮票市场去寄卖,正好在市场里碰有一个市场老板认识的人要买,我就四万元卖给他了,刚好可以交首付!”小王后面的说辞更是得到母亲的附和。“不行!首付的钱我过几天会去乡下你爷爷家借,你先把四万元钱交给我!”父亲在家里有绝对权威,小王尽管心里不愿意,还是将钱交给了父亲。
正值王老师要去邮票市场找市场老板寻找那个从儿子处买走“金猴”四方连,要求赎回时,武汉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爆发,邮票市场也关闭,王老师一时无法去邮票市场寻找老板打听买走他“金猴”邮票的买主。
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王老师也投身于社区防控疫情的志愿者之中。那天,他和另一位社区志愿者小潘到同一小区的老人陈大妈家宣传抗击疫情、分送口罩时,突然听到大妈有咳嗽声,大妈又说好像有些发热……“会感染新冠肺炎吗?”王老师和小潘赶紧将大妈送到医院。
大妈正在发热门诊等候检查时,王老师看到医院大院里停着大巴,许多医生护士正在党旗下宣誓,准备登上大巴前往机场飞赴武汉,大巴前欢送的爱心志愿者正将一箱箱牛奶、饮料、压缩饼干搬上大巴……这氛围、这情景,使得王老师热血沸腾。虽说已经退休的王老师上了年纪,他胸腔里那颗心是热的,那一身血是滚烫的。大巴上挂着“万众一心、驰援武汉”的大横幅,使他一下子想到孙熙,想到当年孙熙从武汉买来,低价转让给他的“金猴”四方连……如今,孙熙的儿子女儿孙辈还居住在武汉,正在和武汉人民一起蒙受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折磨。在天堂死不瞑目的孙熙更是一定在为他的武汉亲人、为他当年一起不幸遇难的武汉妻子、武汉岳母的后辈们在祈祷……对!将儿子卖“金猴”四方连捐助给武汉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于是,王老师急忙对陪伴在大妈身边的小潘说:“你先照顾好大妈,我有急事回家一趟,马上回来!”
王老师小跑赶回家中,取出四万元,用红纸包上赶回医院,将四万捐助款交给带队赴武汉的领队,嘱咐他一定要将这钱交给武汉有关部门。
陈大妈经过检查,被留院隔离观察。几天后,经隔离观察的大妈排除了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诊断,发烧也退了。王老师和小潘去医院接陈大妈出院时,看到大妈身边有一位长相酷似大妈的中年人,大妈介绍说这是她的亲弟弟。因儿子出差武汉,碰到疫情武汉封城,不能回来!媳妇要在自己家管孙子,只好弟弟来接她。陈大妈的弟弟老陈早从姐姐处得知是王老师和小潘将生病的姐姐及时送医院,他握住王老师和小潘的手,感谢他们及时将姐姐送到医院和姐姐住院期间多次来看望。这时,住院部的一位护士对大妈的弟弟老陈说:“王老师真是大好人,那天送大妈来医院,还给武汉捐了四万元钱呢!”老陈得知,一定要王老师将捐款的事告诉他。当王老师说起30年前他得到“金猴”四方连的往事和儿子年前将 “金猴”四方连卖掉的经过时,老陈突然拍了王老师一下肩膀,接着又伸出双手,再次紧紧握着王老师的手。王老师一时呆住了,不知道自己的话引发了对方的那根神经!“王老师,你不会想到吧,那天买你儿子‘金猴’四方连邮票的就是我!”老陈看着王老师不疑惑的目光,自嘲地说:“我是前几年才开始爱上生肖集邮的,我想编制一部生肖题材的邮集,此邮集不能缺‘金猴’邮票,因为它是一生肖邮票里的龙头老大。尽管前几年开始,一个‘金猴’四方连的价格就要四万多了,但我还是要买。为此我多次托邮票市场的老板帮助我寻购。那天我去邮票市场,正巧碰到一个中年人要将一个‘金猴’方连寄售,还说他急用四万元钱,我一看这票品相很好,还带边。就毫不犹豫买下来了,想不到那个中年人是你儿子!更想不到这‘金猴’四方连还有你和两位老集邮家之间如此感人的邮友深情。王老师,如此有纪念意义的邮票应该由你永久保存!这邮票我得归还给你!”“可是,可是我现在将四万元钱捐掉了,我一下子没有钱给你了……”王老师还想继续说下去,被老陈劈下的手势打断“你捐我捐都是咱们集邮者对武汉灾区的一片爱心,我们公司也在为武汉的疫情开始捐款。这四万元就作为我们公司捐给武汉的,这样总行了吧!”
王老师感动的说不出话来,真的吗?
第二天大妈就和他弟弟老陈来到王老师家中。老陈从带来的小集邮册中,细心的用邮票镊子夹出在他这里保存了不到一个月的“金猴”四方连,递给王老师。王老师着魔似的看着这个他整整珍藏了宝贝,“不错!不错!!就是这个右面留有白边的‘金猴’四方连!当年孙熙转让给我时,特地选了这右面留有白边的,并且反复提醒过我,拿这邮票时,千万要用邮票镊子夹住白边,不能碰中间的图案!”说着王老师又不好意思地说,我现在还在筹钱帮助儿子购房的首付款,这四万元钱,我以后一定会还给你。”老陈笑着说,昨天咱们不是说好了吗?这邮票就算我送给你!你不要客气了!”王老师只好说:“那这‘金猴’四方连就暂时由我保管,你编制的邮集参展时,我随时会给你用!”
正说着,王老师的儿子小王买菜回家了,看到前些日子在邮票市场买他“金猴”四方连的老陈,惊呆了:“老爸,你是怎么找到他的?”老陈拍着小王的肩膀说:“我昨天才知道你是卖掉这邮票想交首付的。这邮票可是你爸爸的宝贝和珍贵纪念品,你千万不要卖掉。以后要留给你的子孙,一代一代永远珍藏下去!”说着,老陈对王老师和小王说:“今天看到你们一家三代,住在这70平米的房子,这确实太拥挤了!这样吧,我公司有房子,你们去选一套合适的,不要首付款,每个月按揭付款就行!”
王老师和儿子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时,大妈说了:“王老师,我弟弟可是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弟弟昨天对我说,你王老师是他非常敬佩的人,他不仅敬佩你和张包老、孙熙的邮友真情,敬佩你退休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更敬佩你为这次疫情献出的爱心!放心吧,我弟弟说话是算数的!等到小王新房搬家时,我还要来庆贺乔迁之喜呢!”
这是2020年的早春,玉兰树又爆出星星般的白芽头……
作者简介:
桑民强,1948年12月生于现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高中毕业,曾在企业担任中层干部。1985年至1994年先后担任杭州市残联委员、浙江省残联主席团委员。喜欢文学创作,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东海杂志、福建文学等报刊上发表作品50万字左右,2008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个人文集《自强之路》(34万字),2017年出版《随语集》(30万字),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杂文学会理事,华诗会会员,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