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狗的过程
□ 雷平阳

这应该是杀狗的
惟一方式。今天早上10点25分
在金鼎山农贸市场3单元
靠南的最后一个铺面前的空地上
一条狗依偎在主人的脚边,它抬着头
望着繁忙的交易区,偶尔,伸出
长长的舌头,舔一下主人的裤管
主人也用手抚摸着它的头
仿佛在为远行的孩子理顺衣领
可是,这温暖的场景并没有持续多久
主人将它的头揽进怀里
一张长长的刀叶就送进了
它的脖子。它叫着,脖子上
像系上了一条红领巾,迅速地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主人向它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继续依偎在主人的脚边,身体
有些抖。主人又摸了摸它的头
仿佛为受伤的孩子,清洗疤痕
但是,这也是一瞬而逝的温情
主人的刀,再一次戳进了它的脖子
力道和位置,与前次毫无区别
它叫着,脖子上像插上了
一杆红颜色的小旗子,力不从心地
窜到了店铺旁的柴堆里
主人向他招了招手,它又爬了回来
——如此重复了5次,它才死在
爬向主人的路上。它的血迹
让它体味到了消亡的魔力
11点20分,主人开始叫卖
因为等待,许多围观的人
还在谈论着它一次比一次减少
的抖,和它那痉挛的脊背
说它像一个回家奔丧的游子

❂ 诗人简介:

雷平阳,男,当代诗人,散文家,1966年秋生于云南昭通土城乡,1985年毕业于昭通师专中文系,现居昆明,供职于云南省文联。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四个一批”人才,云南有突出贡献专家、云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云南师大硕士生导师,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省政协委员,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人民文学诗歌奖、骆宾王诗歌奖、十月诗歌奖、李杜诗歌奖等。出版诗歌、散文集四十多部,多部作品翻译为英、法、西、萄、波兰、俄、日、韩等语言。
▓ 童年点评:

我有一个谬论:写诗的人包括从事其他别的艺术门类的艺术家,最好不要太守规矩。作为一个有点出息的诗人或艺术家,其思想、语言乃至行动最好带着自己独特的印记与个性色彩。独具匠心的“险绝”,胜过四平八稳的平庸。说实话,绝大多数人在读过雷平阳的《杀狗的过程》之后,都会恶心甚至讨厌他的这种血淋淋的“冷叙述”。雷平阳运用小说式、戏剧式、纪实式的细节描写,还原了一个几近真实现场感的杀狗的故事。如果单从感知层面看,该诗的语言无疑是充满残忍、歹毒、阴险、狡黠、虚伪、冷漠、肮脏底色的。然而,只要稍微有些艺术修养的人都会觉察到,该诗另类的“味外之味”。写诗30多年,把写诗视为“内心生活”,在写作上一向不太依赖灵感,而是依靠“一种具体的触动”,“更关注别人视而不见的元素”的云南诗人雷平阳,不可能不懂“反常合道”。换句话讲,他的文字早已越过了单一感官层,而是深入万物核心、直探人性与生命本源的意味层。在这首诗中,诗人摆脱了大众化的褊狭之见,道出了令人警醒的人性与良知,无情地针贬了当下社会俯拾即是的原罪、愚忠、奴性、劣根性及各类尘世恶性肿瘤。事实上,多年来,雷平阳都在用未知的神秘去摆脱、去避免成为“自己的囚徒”。
品读雷平阳这首诗歌,最好你用显微镜、放大镜、甚至多棱镜多纬度、多侧面去观察、去灵悟。因为,你只有学会“穿墙术”,绕到诗人这些分行文字的背后,你才能看到熟悉的悲悯情怀以及人文性观照。否则的话,你很可能会掉进诗人专门给人制造的陷阱。

◆童年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师从洛夫、丁国成,乔延凤等前辈,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