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你还储菜吗
李荣福
过去,冬季来临之前,家家户户都习惯大量储菜,为漫长冬季计,为春节正月备。如果储存不下,寒冬腊月就是有钱也不好买,何况大家都不富裕。民间储菜发明有多种手段,一种是储藏鲜菜,如白菜、土豆、大葱、萝卜,一袋又一袋,一捆又一捆,多半是自产自用。这么多蔬菜搁那儿存放呢?以前,农户在院子里都挖有菜窖,三米多深,窖口仅容一个人爬上爬下。菜窖里的温度非常适宜,储存的蔬菜既冻不了,又热不了,很保鲜。现在,许多人搬迁进城里了,尝试在地下室储菜,但地下室比起菜窖来,有着先天上的不足,空气干燥,水泥地板的吸水性太强,白菜抵挡不住干瘪得太快,若是为保水分把蔬菜装了塑料袋,放不了几天又会因受热而腐烂。暂时来讲,这还是个不好攻克的难题。另一种是通过特定的方式加工后再贮存,叫“沤菜”,多半在农村流行。把芥菜、白菜叶或黄豆叶、萝卜叶等切成丝,在热水中焯一下,然后反复在冷水中浸洗,直至菜变凉水变清,把菜里的水挤压尽,撒在缸里压瓷实,熬上一锅清米汤做“浆水”添进去,这样,沤上十来天后,就成了“酸菜”,可以食用了。缸里的酸菜隔两天都得用筷子搅动几圈,不然就会变质。还有一种是腌咸菜,把挑选出来的萝卜、苤蓝、芥根、芹菜等大量腌制。过去,农民的生活清苦,冬天根本吃不上鲜菜,一日三餐酸菜咸菜当家,连腌咸菜后的咸盐汤都舍不得丢,还要加在饭里。据现代科学论证,这种沤菜、咸菜长期大量食用,容易致癌,所以,现在虽然还端上餐桌,但数量大减下来了,而菜的品质、卫生也上档了,腌咸菜不再大把大把撒盐巴了,换之以酱油、醋为主,配上花椒、大料、白糖、大蒜、生姜、辣椒、生抽等佐料,腌出来的咸菜咸度小而味道好。最后一种叫“干菜”,把萝卜擦成丝或薄片,把白菜切成丝,豆角顺长剪开,房顶上晒干,冬天吃时,抓一把在冷水中泡发回来,便可加工了。类似的干菜,营养丢损了许多,但不这样,便无法贮藏。过年的饺子,无非是萝卜馅、南瓜馅、干豆角馅,大白菜馅都难得一见。
搁老以前,普通农户储存十来颗大白菜就不少了,本地不产,都是从河北运回来的,价格偏贵。一车菜分完,地上干干净净,剩不下一片菜帮子。平时舍不得吃,省着要到过年吃饺子馅,看外面的菜帮子蔫了,再不吃就丢掉了,才剥下来炒菜熬饭吃,这样,永远吃的是蔫菜帮子。后来,生活好些了,便把整袋的白菜土豆扛回家,大葱一买上百斤,把库房塞得瓷丁丁的,这才敢放开吃。这些年,市场大路菜充足,啥时买啥时有,价钱还不贵。好多人算清一笔账,与其在自家储菜,费事巴力,隔几天干一层,干一层剥一层,剥一层丢一层,弄不好丢的要比吃得多,还不如随吃随买,所以,储菜的量和类都减下来了。尤其是如今政府全方位关注民生,市长、县长直接负责“菜篮子”工程,盯着疏菜市场,早动手,大作为,确保满足供应。蔬菜种植和市场流通也大有发展,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冬季,豆角、黄瓜、西红柿、菠菜,琳琅满目,黄豆荚、空心菜、荷兰豆、西兰花,常见不缺,再加上鱼鸭肉蛋海鲜大全,谁还能吃多少白菜土豆萝卜南瓜?到了“两节”期间,市场更为丰富,让人看花眼,就一个白菜,都搞成了系列产品,大有大白菜,小有娃娃菜,长有长白菜,圆有橄榄菜,还有紫白菜,清早到晚都是鲜白菜,没有一片烂黄叶,任挑任选可零卖。这些大小市场和超市,大年初二就开门营业,方便得很,货源充足,品相上乘。再加上网购快递的异军突起,一个电话一条微信,什么菜也能给你送到门口,只要你愿意,一桌丰盛可口的年夜饭也能让你足不出户准时用餐。
储菜,多少代人为之劳心劳力的传统生活方式,注定会渐行渐远成为历史。相信,再过不了几年,储菜将会基本淡出人们的生活圈。就好比买楼房开汽车旅居南方过春节,退回几十年前,有谁敢想,但现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朋友,你还储菜吗?
作者简介:
李荣福,男,58岁,教师,山西省平定县冠山联校任职。热爱文学,偶有散文、评论、诗歌等小作品散见于地方报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