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0月30日上午9时半,在芦溪工业园萍乡市方圆实业有限公司召开了赫东军长篇小说《天河》研讨会。本次会议由萍乡市作家协会主办,芦溪县作家协会和萍乡市方圆实业有限公司协办。


参加本次研讨会人员有赫东军、杨启友、吴申良、敖桂明、刘鑫等萍乡市作协作家和芦溪县有关作家。 赫东军的长篇小说《天河》于今年3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由著名文学评论家、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贺绍俊,著名小说家、吉林省作家协会主席金仁顺和著名小说家庞贝联名推荐。小说写的是一个现代版的桃花源赣西小镇,通过对“还乡”“清洗”“认祖”“卖枪”等一系列事件的叙述,反映了在特殊时期的天河镇中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冲突,而这一冲突始终伴随着主人公高洁的成长历程,最后由高洁的出走来映射整个中国在转型过程中的希望。


《天河》出版后,引起评论界反响。庞贝认为《天河》是一个质地纯朴的写实文本,也是一部意蕴丰富的现代小说,以写实呈现真实人性,以象征隐含深度反思。
著名小说家、天津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歆,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苏勇,文学博士、赣南师范大学教授刘汉波,文学博士、宁夏大学青年教师李丽,文学博士、江西农业大学青年教师黄春玲,诗人牧斯,以及复旦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赣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吴越、李月茹等人也写了评论。
武歆认为《天河》是一部镇定自若的小说,叙述不急不躁,但引人入胜。苏勇认为《天河》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小说的表层叙事与深层逻辑都具有一种诗意而幽深的美感,在主题上的重与切面上的轻、在时空处理上的虚与实、在叙事节奏上的张与弛使得小说具有一种让人迷醉的诗意,充盈着作家深邃的洞察与思考。
李丽认为《天河》在温煦叙事中,谱写了文明更迭、蜕变的残酷性与必然性,讴歌了对自由和尊严坚韧不屈的追求精神,充溢着浓郁的社会担当意识,在诗意的反乌托邦书写中,表达了对现实人性及理想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刘汉波认为《天河》写出了桃花源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异化与溃败,在桃源谱系中发出了别具一格的声音。

芦溪县作家协会主席主持会议
参加会议的作家们对长篇小说《天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大家畅所欲言,会场气氛十分活跃。作家们纷纷从小说的写作方式到写作内涵,从小说的语言文字到写作手段,再到小说的写作风格的地域乡音化,又从乡音让人体验亲切,一步步扣人心弦的讨论使人情不自禁回忆起《天河》中精彩的情节。这是一次非常圆满成功的研讨会。 赫东军以其娴熟的小说技巧,魔幻而跌宕起伏对事件拿捏精准的描写,以及多人物刻画的力度创造性地创作了《天河》。 一篇好的小说无疑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反复思索。在品味长篇小说《天河》之后,我们还觉得余音未了,意犹未尽。 赫东军有一身写作的“屠龙之技”,施展用来写小说可谓游刃有余。从事文学工作多年来,他还出版了长篇小说《我不是坏孩子》《那年夏天》《谁主沉浮》等作品。勤奋刻苦永不服输是他走向成功的奠基石,从爱好文学到成为国家一级作家,他就是我们通往文学象牙塔学习的楷模。
赫东军,满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江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滕王阁文学院第四届特聘作家。现为萍乡市作家协会主席、安源文学院副院长、国家一级作家。主要从事小说创作。从1990年开始,多次在《中国作家》《小说界》《星星诗刊》《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校园文学》《飞天》《安徽文学》《星火》《创作评谭》等报刊发表小说、诗歌、儿童文学等百余万字。作品收入《江西90年代作品选》《江西新世纪中短篇小说选》《江西文学六十年(儿童文学卷)》《2007年中国儿童文学精选》等10余部作品集。出版长篇小说《我不是坏孩子》《那年夏天》《少女小鱼》《谁主沉浮》《天河》。短篇小说《讨米》曾获江西省第五届谷雨文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