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233)
明清诗人咏山海关八首
作者:学 贵
诵读:月亮泉

明清诗人咏山海关八首
一、刘时敩《山海关》
东望营州眼界赊,
蘼芜渺渺遍天涯。
古今人度关门险,
南北山分海路斜。
鳌背睛看翻雪浪,
马头日逐逼风沙。
驱驰王事谁非客,
总是安边为国家。
刘时敩(xiào),明弘治年间山东佥事,生平不详。
【蘼芜】 古书上指芎䓖(xiōng qióng)的苗。芎䓖即川芎。

二、李英《去山海》
来时行李书一束,
去时行李一束书。
俯仰天地无愧怍,
清风千载竟何如?
李英,江西饶州人,人称异泉先生。少好学,不远千里到浙江余姚拜师求学,学业大进,名冠乡里,可是参加省试屡次失利。年五十以贡生任山海卫教授。明正德初,不满宦官刘瑾专权,告老还乡,赋诗咏志而归,年八十六无疾而终。明文学家王世贞撰有《名宦异泉李先生传》。

三、李英《至答拜诸生家》
昨谒诸生数十家,
醉驼羸马日西斜。
邻妪唤侣分灯火,
霜夜惊风螺帽纱。
事老欢迎南学士,
儿童争看李师爷。
谁云山海风文薄,
恩义今朝百倍加。

四、陈天植《山海关》
雄关划内外,地险扼长安。
大海波光阔,遥峰杀气寒。
疆场百战后,烟火几家残?
塞草连天碧,行人不忍看。

五、汤右曾《山海关》
东西谁界绝,封此一泥丸。
地接长城险,天浮渤海宽。
连山趋碣石,积水见辰韩。
吹角关门出,边风马首寒。
汤右曾(1657-1722),浙江仁和人。康熙二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出典贵州试。三十九年授刑科给事中,四十一年转户部掌印给事中,四十四年提学河南学政,四十八年迁奉天府丞,四十九年迁光禄寺卿,五十二年授吏部侍郎。帝重其文学,御制诗赐之,目为“诗公”。其诗大而能恢张,与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创始者朱彝尊密切。

六、吕履恒《山海关》
天际重关虎豹扃,
前瞻云树尚冥冥。
山余落日千峰紫,
海泻遥空一气青。
汉塞烽烟亭甓坏,
秦城膏血土花腥。
漫吟碣石东临句,
绝代雄才敢乞灵。
吕履恒,清河南新安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官至户部侍郎。
【亭甓(pì)】 亭燧和军营。

七、宋荦《山海关晚眺
(海上杂诗)》
杰阁从前代,平看碧海流。
千年留碣石,一发辨登州。
潮送斜阳落,风传绝塞秋。
倚栏聊咏志,骏鹘下荒洲。
【杰阁】 自注指山海关城楼。
【从前代】 此楼建自明朝。
【一发】 形容眺望远处所看到的细微影子。苏轼《澄迈驿通潮阁》:“青山一发是中原。”
【骏鹘(hú)】 鹰一类的鸟,也称隼。
八、韩雄胤《关门秋夜》
静夜蟏蛸响,新凉蟋蟀吟。
三山归远梦,一叶助悲心。
月色凄团扇,霜华冷素衿。
幽人寥落意,不待九秋深。
韩雄胤,高阳进士,原弘文院庶吉士,顺治十五年至康熙元年、康熙四年至六年任山海卫儒学教授。
【蟏蛸(xiāoshāo)】 蜘蛛的一种。通称“喜蛛”或“蟢子”,民间认为是喜庆的预兆。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笔者生于斯,长于斯,上中学的母校,紧傍天下第一关城楼,连接城楼北面的城墙,就是母校的东面院墙,可谓“长城紧傍,关山环抱”。而明长城终点嘉峪关,号称“天下雄关”,与山海关有着共同的历史功能,特录旧作一首结束本篇:
我居龙首位极东,
今向长城这畔行。
紧傍祁连瞻瀚海,
承迎塞北沐胡风。
陇云低抚危楼顶,
丝路亲拂险要冲。
甘北冀东双锁钥,
曾经御辱恁称雄。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