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山镇的荞面饸络
作者:孙建民
2022..10.29 星期六

蓝田县玉山镇的美食多得数不清。我最爱吃的首屈一指为玉山镇的荞面饸饹。一个人走南闯北,吃遍南北大菜、山珍海味,可是我最难忘的是玉山镇的荞面饸饹!
我的家乡蓝田县玉山镇,最近荣膺西安市美丽乡村片区,为实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已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先生礼赞蓝田“山川岭原都蕴诗”。自古以来,单单讴歌家乡蓝田山水风光的诗篇就多得数不清!有诗为证!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苍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唐•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天下名山此独奇,望中风景画中诗”。——明代诗人刘玑。
今天不展开说,重点推介玉山美食——荞面饸饹。荞面来自于荞麦,说是麦确是秋粮,而非小麦那样的夏粮,属于五谷杂粮的范畴。荞麦外形呈三菱形状,将荞麦磨成荞面,再将荞面用木制的饸络床子压成荞面饸饸,不管是凉调吃、还是冒汤吃热荞面饸饸、或者热炒荞面饸饹,都是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荞面饸络含糖低,也是身患糖尿病人最爱吃的一道美味。

荞面饸络的制作工艺不算太复杂。和面是第一道工序,与和小麦面粉稍有不同,就是荞面的面粉里适当掺合少量的小麦面粉,这样就更有劲丝。面团要软硬恰到好处,面太硬了压时比较费力;面太软了,荞面饸饸进入开水翻滚锅里经不起煮,容易断线而影响卖相。
记忆中,童年时代,在玉山镇方圆几里地里卖荞面饸饹最出名的当数玉山镇峒峪村村前头李靖老师的父亲了!老人家的荞面饸饹真可谓压得出神入化,在方圆十里八乡远近闻名,大家尊敬地称赞老人家为“荞面饸饹李”!

玉山镇是每周一四七逢集市,老人家用架子车拉一车荞面饸络,步行出峒峪村行走二里路到许庙集市上,一个上午就销售一空!卖荞面饸络赚钱供给一家老小的日常开支,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令人羡慕不已。
荞面饸饸是我18岁以前在故乡吃到的最美味可口的吃食!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每次驱车返回蓝田县玉山镇,我都要购买几斤荞面饸饹,带到西安吃好几顿,有时也馈赠亲朋好友!而且我一定要告知如何将荞面饸络再进一步加工成冒汤热荞面饸饹、用蒜苗炒肉就着荞面饸络吃更有风味!吃凉调的荞面饸络一定要配上芥末,一口下去,芥末味道刺激鼻腔能吃出眼泪来!实在是过瘾极了!
难忘家乡蓝田县玉山镇的荞面饸饹!


孙建民,笔名:秦剑、蓝田玉,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文化。系中共西安市委办公厅行政处二级调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文史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2016年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获得者。主要作品有《清风明月》《人活一世靠精神》《“钉钉子”与“抓落实”》。先后60多次获得各类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