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早六点四十四分时拍摄的咸阳师院)
回武(武功县)后,自己第二天就进校上课。毕竟,学校人手紧张,自己走后那些课让另两名老师代可真不容易。因为要么单独给我的班级上,那就占用了她俩更多的教学时间;如果上合堂,明显两个班人多嘈杂,课堂效果肯定打折扣,何况有一位老师还有特殊情况。因此,天天核酸检测报告都是阴性,身体好好的,为什么自己还要在家再呆着呢?
在22号晚上,自己将事先已经写好的,实际上就是在培训期间写的三首打油诗一并发到群里,表达自己也是武功学员对这次培训学院领导以及各位老师与工作人员的深深谢意,不曾想这让王院长大加赞赏,说我“是他们培训团队遇见的第一人,如此用心用情写诗赞美培训的老师”。实际上,自己做得很少很少,而他们培训团队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的付出才是最为可贵而感人的,暖心又难忘的。
是的,培训前后十一天不多,我们看到了培训学院每位领导和老师心里的一团火;培训前后十一天不少,我们为培训学院的环境条件和他们团队热诚的服务感到无比的骄傲。
尤其是在隔离期间,每天早中晚送餐时,一位老师在“咚咚咚”几声敲门声后,随即而来的是一声“老师吃饭了”的话语让人心都要化了。这话语平平淡淡,却非常温暖;这话语非常一般,却又真情无限。自己老在想,我们都有脚有手更能动弹,为什么要师院的领导老师和服务人员送饭?或许,多半会有人说,这是疫情防控的需要。可自己想问一下,我们又有何德,我们又有何能这么备加照顾和享受?为什么我们不能轮换着互相送餐而老是麻烦师院的培训团队?说心里话,看着一次一次总是把还变着花样的饭菜送到门口又递到手上,自己内心既十分感动又惭愧无比,也更觉得好是难为情。因为这么再被“惯”下去,那一定会折自己的寿损自己的福的。

(学院领导与工作人员给学员送餐。)

王奥玲院长给学员测温,院领导给学员发放隔离期间监测登记表。
(下图:王奥玲院长22日晚在她的朋友圈发的文字以及转发笔者的两首打油诗。)

从师院培训回来后,自己一边工作一边挤时间对这次培训与隔离期间前后的经过按时间顺序进行文字整理,终于在29日夜将18篇形成的完整文字整理结束,这也是给十天前个人的愿望一个交代,也是对这次培训更好的回忆与纪念。
最后,自己诚恳祝愿咸阳教育学院培训学院今后走得更稳,今后也走得更好。
同时,借助《都市头条》平台,在整理的大小18篇连载体《我在咸阳遇隔离》纪实文字后,用刚写的一首拙诗《虽然》作为结尾,也衷心表达自己对咸阳培训学院培训团队付出过和还正在付出的领导、老师以及所有工作人员的敬意与感激之情,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在培训和隔离期间对武功学员的关心热爱和无私帮助。
恭祝培训团队全体人员身体健康,工作愉快,事事遂意。
虽 然
虽然
一切已经成为过去
但那短暂的相遇
不是须臾
而是永远
或许
今后无缘再见
可心中常有我深情的回忆
那是你留在我心中的
——永驻的美丽
2022年10月30日凌晨于武功凤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