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百个齐白石抵不过一个鲁迅”说开去
作者:宋世宽
“一百个齐白石抵不过一个鲁迅。”这是当代国画大师吴冠中先生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关于文艺对社会产生的作用等问题时谈到的。吴冠中先生的这句话,大概是从两个方面阐明的。
首先,是画家齐白石对“社会功能”方面,所谓“社会功能”,即是各种有利于社会环境或能满足人们社会行动需要的结果。纵观齐白石的一生,他是为个人生计根据市场需求而画且格局不大,多是画鱼虾之类的,很少有突出民族精神高度的作品。他最大的功劳只是把“写意画”与“工笔画”成功“组合”。显然,他谈不上有多大利于社会环境的功能;另外是齐白石先生的人品颇受争议。而鲁迅,他是站在一个民族的高度,用那犀利的文笔来唤醒这个沉睡的民族而最终促进民族的解放,于整个社会、国家的贡献是巨大的。人品方面不用说了,他的骨头是最硬的,浩气凛然。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因而,在吴冠中先生看来,自然纵有一百个齐白石也抵不过一个鲁迅了。
吴冠中的这句话,从表面看,是拿两人作比较。当然,从专业角度没法比,一个是作家,一个是画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诚然,吴冠中是在拿“绘画”与“文学”的社会功能作相比。事实上,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能相提并论,尤其是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或社会革新时,文学的作用尤为凸显,是靠文学来唤醒,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即便在和平年代,文学对社会的功能亦然至关重要而不可小觑,如当下文学弘扬社会的真、善、美,鞭挞社会的假、丑、恶等来让人们从作品中深刻认识并自觉融入“社会核心价值观”中。文学不管处在任何时期任何环境,她最终的使命是推动社会的良性循环与人类文明。显然,在整个文艺领域,文学的社会功能无疑是巨大的,也应该是最大的。当然,其他艺术门类同文学一样有对“社会功能”的作用,但似乎没有文学的影响力。原因在于,文学涉及广大普通民众,即只要是识字的人都能基本能阅读,而其它艺术相对专业性强且阅读审美要求要高而受到一定的局限。如绘画、戏剧、曲艺、音乐、民间文艺、摄影、舞蹈等等。
那么,“书法”与“文学”的社会功能相比呢?那更不用说了。尽管书法有众多的爱好者,但由于门槛相对要高尤其是审美,可以说,书法的审美除戏剧(京剧)外超过了所有的艺术审美难度,真正看得懂的极少,而绝大多数仅仅是停留在欣赏普通的横平竖直的行、楷书字体上,稍步入艺术层面就无法阅览。亦然,书法由于审美过高受局限进而导致看似面广实质仅是圈内人士的把玩加之书法的实用在不断削弱,自然也就谈不上有多大“社会功能”,通常也就是向爱好者提供精神食粮以及陶怡情操、丰富个人的精神生活罢了。
书画家的“社会功能”,虽不及从事文学的作家的作用与意义之大,但是,她同文学一样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这个层面讲,固然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只是大小各异。书画的社会功能,唯有书画家情系家国,做到文质兼备,德艺双馨,才能给“社会功能”以“更大化”的影响。
宋世宽 1969年生,贵州遵义人,民进贵州省委文化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遵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红花岗区书协副主席,曾任大学书法老师。书法作品被敦煌博物馆、北京通州博物馆、韶山市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收藏。应邀参加“中韩国际书法交流展”、“齐文化节”个人书法作品展览等。文学作品有评论、小说、随笔等在各类刊物平台发表达数十万字。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_2767344.html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