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来才两点多,不知怎么回事儿,有好一阵睡不着。后来又睡了,至于啥时睡的却不记得,等再起来后意识到学习强国还有部分题没完成,于是又接着完成。
本来,是要写今天的日记,一时却热衷于写这里的伙食与住宿来,便分别写了一首,这回是草稿。写好,然后看着顺便口念在手机那个都市头条平台上,再回过头来修改。转眼间就吃早饭了,见看也就上课了,自己便开始听课。
中午是政治课的三位老师讲课,主评是王青翠老师。在个人感觉,第一位老师程小雨讲得最好。她能够从“中国式过马路”这个现象引出这节课的内容“遵守规则”,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又及时予以拓展,体现规则处处都有,让学生明确如何自觉遵守规则。整节课环节全,知道讲什么,怎么讲,处理教材到位,自己看了上课时间只有13分钟。自我认为她的这节课确是一节短小精悍而又成功的微课。其次是我校的刘诗雨老师讲课,她是一位刚刚步入学校才一年的新手,从讲授内容《友谊的澄清》与教学过程来看,明显看出她具备了很扎实的课堂功底,在很大程度上不逊于前一位老师。最后,主评王青翠放了她本人的课件,结束时已经十点三十九分了。不知怎么回事儿,政治少了一个人,后来听谁说是因为这位学员被隔离了,这说法是否准确还有待核实。
中午饭后稍休息了一下,兴头却来了。关于这次培训的点点滴滴,自己前后竟写出了8个话题,自己也不知自己哪来这么大的兴头,而且有几个是边写时就有另一个话题从脑海中冒了出来。写的这些事,虽是一件件小事情,但也从不同侧面反映出自己眼中这次培训的不同方面与不同角度的表现和感受。后来,怎么忽发一个念头,将这次培训能否写一个纪实文学,名字就叫《培训遭隔离》,后来觉得用《培训遇隔离》这个题目好些。至于能不能实现当然先得回去了,这也得有准备,好好构思一下,要有个结构安排。当自己再来回顾上面所写内容的时候,回来已经整理了14个章节,快进入尾声了。现实中好多事就是这样,有想法就要有行动;光有想法却不行动那自然是空想和幻想了。
下午,听了英语组三名老师讲课。不知怎的,第一位老师叫郭宁,是县实验二小的。她那个课堂上的精神状态以及神情让人一下子喜欢上了她,用活力四射形容毫不过分。自己知道她所在的学校校长是自己师范时的同学也是与自己同一个村的王鹏,好想告诉一下,为他能有这样的好老师而高兴,但下来后一直没有说。到了28日中午饭时,自己才将最后一天郭宁老师领奖的视频转给王鹏,让他转给郭宁老师。至于讲课的这四位老师(包括后来晚上讲课的老师在内)到底如何水平,自己还真不好评判,反正听得还是有些懵。有些是别人点评了,觉得好像也是那个理,可自己还是不敢上去点评的。这不是自己矫情或世故什么的,毕竟语言不理解,你能说人家说得好还是坏?所以,还是同专业老师评课最妥,人家真的有这个发言权,大家说呢?

必须说的是,下午四点不到,第三位叫刘雪妮的老师讲完课,主评老师接了个电话之后一点评完很快就走了。从后来情况才知道咸阳市区内又转为线上教学了。当时这位叫刘芬的老师(点评老师)走时一会儿说线上,一会儿说线下,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但晚上在与妻子视频后才知道就是因疫情严峻转为线上教学了。科技发达,真是信息传播得很快。而咸阳在之前,就因新疆一患者前来就医就拉开了警报。这之后,还真是险情不断,让人不知所措。自己这次来培训不也是因疫情而被推迟甚至可以说差点黄了吗?前几天王邈老师讲课,也是因为疫情既要讲课还要去学校接孩子才来迟了一些。你说,我们每天每天做核酸,都是阴性,有没有必要一直隔离?这疫情是不是有人在故意捣乱......自己想了许多,也在网上看到,有不少无辜因之而死,可这东西还没完没了。自己也在思考,会不会某个时候我也会非常绝望,甚至非常疯狂呢?还是不想了,这该死的疫情!
英语组剩下的一位老师在晚上八点讲课,讲授者叫李卓。自己开始进了两次,都是要密码。自己赶紧问小组长,在她给了密码后才终于进去了。这时已经八点零二分了。在讲授结束进行评点后,主评刘芬老师上了她个人的一节微课。上课好坏自己不置评论,结束时已经九点零四分。
今天下午,大概五点多做核酸,时间不大就送晚饭来了。自己还要来了组长的电脑,将诗雨U盘上几位老师讲的课件通过组长的电脑转到自己QQ上。虽然说回去也能转,但现在没事,转了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