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名篇与秦皇岛(229)
释函可《宿山海关》《大雨》
作者:学 贵
主播:月亮泉
释函可《宿山海关》《大雨》

释函可(1611-1659),俗姓韩,名宗騋(lái),明清之际著名诗僧。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zuǎn)的长子。作为名门之后的函可,年轻时多才、好义、豪爽,原为江南名士。其父病逝北京后,家道零落,深感世事无常,29岁时忧世伤生,经高人点拨,别母抛妻,赴庐山拜空隐老人道独为师,皈依佛门,法号剩人,意为希望躲避世俗世界。其后,在广州黄华塘创“不是庵”为静修之所,又名“黄华寺”。函可虽已出家,然家事国事常系于心。顺治二年(1645),函可自广州来南京,刷印藏经。他目睹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看到杀身成仁的明代遗臣,写下了传记体的《再变记》。不料书稿被清兵截获,他被押解到了北京受审。顺治五年,清廷对他从轻发落,敕往沈阳“慈恩寺”,成为身陷清朝文字狱的第一人。顺治七年,创东北历史上第一家诗社“冰天诗社”,函可的诗文和品行使他获得了百姓的崇敬。有“日光堕地风烈烈,满眼黄沙吹作雪。三更雪尽寒更切,泥床如水衾(qīn)如铁”;“菊开人尽赏,菊残人尽弃。我昔赏无心,今看有深意”;“谁能直劈天门开,放出日光一点来”;“明月但照雪,不照世人心。雪深惟一色,人心种种深”;“谁识山中别有春,梅花为梦草为茵。更馀布袋残书卷,不恨身贫恨道贫”;“长江还淼淼,归鸟正提提。梅坞怀方切,春塘梦独稀”;“东溟观出日,北镇读残碑。西岫哭义士,南邻舞阏氏(yān zhī)”等名句。

《宿山海关》
重关犹未度,破衲早生寒。
大海依然险,危峦空自攒。
乡书万里绝,鼓角五更酸。
敢望能生入,回头仔细看。
大意是:
又来到了山海关,破旧的衣服抵不住寒冷。大海依然凶险,山峰依然高耸。看不到万里之外广东家乡的书信,只能听到到五更酸楚的鼓角声。希望能接纳生人羁旅他乡,回头仔细观看。

《 大 雨 》
去年秋潦淼茫茫,
鱼鳖沙虫登我床。
瑶宫巨室皆漂没,
何况流民茆札房。
死者横流生者泣,
千口仅留不得食。
努力高山挖草根,
至今面带黄泥色。
眼看麦短黍差长,
虽未入口心有望。
上帝岂忧沟壑剩,
其雨其雨乃复狂。
翻盘沉灶不肯止,
庭户无光天重翳。
谁能拔剑斩顽云,
捧出日轮头上置。
流民流民奈若何,
生世坎壈何其多。
兵革遗馀乡国绝,
又见辽海鼓风波。
老僧德薄命更鄙,
偃卧若遭毒龙戏。
夜半滚滚浮枕头,
不知是泪还是雨。
【茆(máo)】 同“茅”之“白茅”,义:茅草。
【坎壈(lǎn)】 困顿;不得志。
【辽海】 渤海。指东北边境,即唐代河北道属地,东并海(今渤海),北通渝关、蓟门及关外。

读释函可诗歌记感如下:
广东才子号诗僧,
命运悲催塞外行。
诗艺品行皆可取,
犹钦民苦系心中。

作者:李学贵,秦皇岛市政协第八届至第十届委员会秘书长、党组成员。曾任秦皇岛碣石暨徐福研究会顾问。主编《秦皇岛市政协志》、《秦皇岛市政协文选》,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人物/诗词与党史——庆党百岁百期》在京津冀头条专题连载,博得广大听众、读者青睐。

主播:王庆阳,网名:月亮泉。退休前曾任秦皇岛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卫生学校、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党委书记。个人专著《养正新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结集诗词文《岁月如歌》。热爱生活,喜欢用诗文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喜欢用朗诵,为多个平台主播,用声音倾情传递正能量。

